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校园心语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心语
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校园心语

作者/来源:校园心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5-04-27

校 园 心 语(一)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预初(3)班    李明泰

我曾读过这么一个故事,一只十分勤奋的蚂蚁,有一天误入了牛角,蚂蚁很小,弯弯的牛角在它看来就像一条极宽敞的隧道。谁料,脚下的路却越走越窄,最后难以容身,蚂蚁在困境中不断往前挤,终是无用。终于他放弃了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掉头往后,结果道路不断延伸,也不断宽广,最终,蚂蚁钻出了牛角,享受了和煦的春风。

期中考试刚刚落下帷幕,无穷的悔意充斥心头,数学的失利造就了考试的失常。数学最后两道应用题被狠狠地扣了16分,抱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心态,一意孤行,结果在错误的道路上愈行愈远,等柳暗花明到来之时,便是考试铃响之时。在回家与父亲的争论中,我才发现,父亲也是通过不断地修正思路才得出结论的。

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以此来形容那些走极端爱钻牛角尖的人。我在这次数学考试中,就是吃了这个大亏,明明时间有限,我还是往陷阱里越走越深,为什么当时不换种思维呢?我记得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成功需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要确立正确的方向就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打下成功的基础。

不要抱怨自己考得不好,你是否想过自己哪里不足,不要欣赏别人的成绩而自叹不如,你是否想挑战自己,所有的成败都该从自身找原因。

 

校 园 心 语(二)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预初(4)班  单赢宇家长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然而西南模的老师们却在每一季都辛勤耕耘着。他们用学识、爱心、耐心和崇高的师德修养,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小苗。

那天与老师约好的时间是中午12点,想趁着任课老师们的午休时间去了解一下孩子近期在校的情况。在没有跨进老师办公室的时候,我还在想是不是约的时间不太好,打扰了老师们的午休。但是当我进入到预初年级的大办公室时,我不经愣了一下。办公室内大概有七八个老师,基本上每个老师的办公桌旁都围着三四个小朋友,有的在老师身边订正作业,有的在老师面前背诵课文,而老师们也都没有闲着,手上的笔还在飞快地批改着作业,不仅如此,老师身边的小朋友还在变换着,一会这几个好了,又换成另一批进来。答疑辅导、面批订正、监督背默……基本上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也没有。

看见老师们这么忙,我也不好意思多耽搁,连忙与老师、老师聊了几句,通过与老师的沟通,我了解到了孩子平时在学校的听课、作业完成和待人处事等方面的情况。听着老师细细道来孩子平时的表现,我感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了解程度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我们家长,这让我这个做母亲的觉得平时总是以工作繁忙为借口而放松了对孩子的关心和叮嘱的这种行为,真有些不应该。通过沟通我感觉到老师们对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观察入微,对他们一点小小的状态变化都了如指掌,这是要付出多少的心血和精力啊。

我突然想到,其实,西南模老师的耕耘又是分季节的:春天,我们家校携手,为孩子播下一份希望;夏天,师长付出辛劳和汗水,期待孩子的成长;秋天,我们便摘下成熟的果实,获得一份回报;而冬天,我们深藏收获,养精蓄锐,期待来年的“好收成”!

老师后,我为我们当初选择西南模而欣慰,有这么尽心负责的好老师,有如此良好的育人和学习氛围,我相信,我们这些小树苗们在老师的辛勤浇灌下一定会茁壮成长的。

 

校 园 心 语(三)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一(1)班   谢嘉怡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同学,你有没有好好珍惜一日之计?这也是我们班本学期重点关注的问题。

我们的班主任常常会很早来学校,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督促我们开展晨读,帮助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早晨时间宝贵,要懂得珍惜,不能仅仅将时间用于交作业等琐事上;晨间头脑清晰,适合学习,进行有序的晨读十分必要,也有利于营造班级的学习氛围。老师对于晨读是这样安排的:在周一、周三和周五进行英语晨读,在周二和周四开展语文早读。晨读安排合理,课代表积极组织领读,同学们也专注投入,认真参与。

每日到校进班后,同学们会用最快的速度交送作业,当然,同学们来学校的时间有先有后,但早到的同学会在交送作业后自觉先开始晨间自习——默读、预习、温故……大家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早自修方式,而且懂得晨间时光之宝贵,会争分夺秒;稍晚一些进教室的同学也会迅速交齐作业,随即立刻回到座位跟上集体的行动。

我们班的晨读有时是同学们安静、专注地自学,有时是全班齐声诵读。齐声诵读时,课代表会站到讲台前,大声领读,同学们会“齐刷刷”地拿起课本,跟着领读同学的语调、节奏,整齐朗读,专心学,认真记。在我们班齐声朗读时有一个缺点,就是声音有时会比较轻,每当此时,班主任刘老师就会提醒大家,并说,放声朗读更有助体会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也有助识记,更是个人自信的体现。听后,我们挺直腰板、正襟危坐,放开喉咙,齐声朗读。每当听到那朗朗书声,老师都会露出满意的微笑。而我们也因此受益颇多。

同学们,让我们抓住这美好时光,学会惜时;让我们用好这晨读契机,懂得勤学。有道是:“一生之计在于勤。”专心行事,惜时勤学,就从每日的晨读开始!

 

校 园 心 语(四)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一(3)班班主任     涛老师

今天我们初一年级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庄严的换戴大号红领巾仪式。我代表全体班主任向同学们表示祝贺,换戴领巾的过程虽简单,但它赋予了成长过程中永恒的内涵——让责任与我们同行,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何为责任?即“份内应该做的事”。“责任”二字加重了生命的力量,生命因责任而生辉。领巾大,责任大,今天的换巾仪式让我们对“责任”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了解!

本学期的德育主题是“让雷锋活在心中”,雷锋精神的本质就是责任意识伴随终身。作为学生,我们就是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在班级、家庭和社会中恪尽职守,有担当,尽责任。我们要时刻提醒、告诫自己:对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尽责。

一是对自己的责任。自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已成为与责任同行的使者。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克服自身惰性,认真对待生活、学习,少一些患得患失,不断完善自己。诚实守信、待人友善、勤勉好学、不耻下问、坚韧不拔、乐观积极、百折不挠……这些优秀的品质是对自己负责的最好体现。

二是对集体的责任。每周值周评比、每学期优秀班集体评选、每年一次运动会成绩计算都是以集体为单位的。在班级这个大环境中,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定位,无论身处什么样的集体,我们都要有集体责任感,一言一行都要对集体负责。集体就像一部机器,我们每个人就是小小的零件——螺丝钉。螺丝钉虽小,但作用不可忽视,因为它决定着机器能否正常运转。就让我们做一颗对集体负责的螺丝钉吧!

三是对国家之责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五千年华夏文明而自豪,但我们更不会忘记使国人泣血百年的耻辱。“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必定被欺”。勿忘国耻,居安思危。生在和平年代,热爱祖国是我们的责任,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我们的基。唯有建设强大的祖国,我们才能不再受外敌侵略,才能在国际上维护自己和同胞的权利,才能过幸福安康的生活。“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谁主沉浮?是你们!所以你们必须以国家的强盛作为自己志向的基点,那样才能心胸开阔,眼光远大,在努力学习的基础上把个人理想、目标与实现“中国梦”紧密联系起来,将来成为“对社会大有益的人”,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带着使命来到世界,我们的生命里跳跃着神圣的责任。作为陪伴在你们身边的老师,每天不厌其烦地给你们“唠叨”,就是希望你们成长、成人、成才。最后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从此刻开始书写最绚烂的篇章,最精彩的人生!

 

校 园 心 语(五)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一(7)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昨天,恍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

今天,在这春风拂面、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季节里,我们举行壮重的换巾仪式,来庆祝我们成长过程中这一值得铭记的时刻!今天,在这里,在龙华烈士陵园,在无数先烈们长眠之地,我们骄傲地宣布,我们告别了曾经稚嫩的童年,走进了阳光的少年时代!

还记得,在上小学时,老师亲手为我们戴上鲜艳的红领巾的那一刻,我们心情激动;还记得,老师告诉我们,红领巾是国旗的一角,我们要为飘扬的队旗添上光辉的一笔! 今天,我们在无数先烈面前换上大号红领巾,我们所珍重的不仅是一份少先队员的自豪感,还拥有着一种责任与义务。那就是:我们要牢记先烈的光荣事迹,发扬先烈的为人民热忱服务、为国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将激励我们不断奋进,走向成熟,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这无数的先烈中,雷锋,一个响亮的名字!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仅传承,我们还要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驿路梨花处处开,雷锋精神代代传。”斗转星移,移不走雷锋的英魂;岁月流逝,逝不去我们的热忱。

我们要时刻牢记:人大领巾大、人大责任大、人大志向大。我想:人大领巾大,今天我们已经做到了;人大责任大,我们应该懂得了其中的含义;人大志向大,我们每位同学的心中都怀揣着梦想。

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今天,我们磨练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让我们牢记“领巾大,责任大”,为学校争荣誉,为祖国添光彩,为自己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更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今后,我们将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把远大的志向变成现实。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发图强、迎接光辉灿烂的未来吧!

 

校 园 心 语(六)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一(9)班   黄钰欣家长

曾国藩,位列“晚晴四大名臣”之首,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为毛泽东唯一佩服之近代人物,被蒋介石称赞为“国人精神之典范”。

在研读曾国藩的历史资料时,有一轶事典故引起了我的注意。故事的名字为《比贼笨》,主要内容是:一天晚上,一个贼人潜伏在曾国藩家书房的屋檐下,想等曾国藩读完书睡觉后,进屋偷东西。可是,有一篇文章曾国藩读了很多遍,仍背不出来,一直折腾到深夜。那贼人等得不耐烦,十分生气地跳进屋子,对曾国藩说:“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我听几遍就会背了!”于是,贼人将那篇文章从头到尾地背诵了一遍后,扬长而去。

跟女儿说完这个故事后,两人不禁乐得哈哈大笑。但是,笑完之余,故事中的各种意味却令我反复回味。曾国藩儿时天分并不高,但是他努力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故事中通过那贼人反衬得淋漓尽致。这个故事也令我联想起了另一个小说人物,《士兵突击》中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

曾国藩的“恒”字格言与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精髓在于“持之以恒”。回想这些年来,女儿一路的求学历程,亦体会到“贵在坚持”的重要。

女儿刚进预初时,学习没头绪、不适应,成绩直线下跌,整整一学年没有明显起色。全家人非常担心。初一上半学期,在各科老师的指导下,我与女儿一起讨论分析学习中存在的方法及习惯问题,寻找解决措施并督促她付诸实施。经过一学期的坚持、再坚持,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安排学业,学会了预习复习。虽然成绩还只是缓步攀升,但是每个点滴的进步都是对她的肯定,我们鼓励她要继续坚持。

期间,我自己也经历了从焦虑、无奈到沉静、积极的心情转变,学会了和女儿一起慢慢地享受成长过程中的甜酸苦辣。在每天的上学路上和女儿分享点滴趣事时,在夜晚陪伴女儿读书时,我都能感受到女儿心中对成功的执着和向往,并不时为她的单纯善良而欣慰,为她的开朗乐观而欣喜,为她的积极向上而骄傲。

无论是曾国藩,还是许三多,“持之以恒”都是他们人生成功的秘诀。我的女儿,妈妈希望你也能拥有这份宝贵的财富,勿忘初心,勿失梦想,勿迷方向,始终执着,自由翱翔,尽情享受你的美丽人生。

 

校 园 心 语(七)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二(1)班班主任   燕青老师

425,很多同学期盼已久的日子终于到了,或许是怀揣着换戴队徽的喜悦,或许是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快乐,或许是期待着难得和同学一起欢聚的时光。十四岁,这是鲜花烂漫、朝气蓬勃的年龄;十四岁,这是你们从幼稚迈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的一步。你们身上寄托着家长、老师、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希望,学校也非常重视同学们一生中这样一次重要的经历,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那你们如何才能不辜负厚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有价值,绽放出绚丽的光彩呢?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好人生的方向,因为目标能激发潜能。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行驶在迷雾中的航船,前不得进,后不得退,只能原地转圈。一个人有了明确的、远大的目标,才能向着理想之星指示的方向前进。

曾经有一个善人,在春天的时候分别给两个乞丐一间破房和一块空地。到了秋天,懒惰的乞丐因贫病而死,而勤奋的乞丐却富裕安乐。勤奋给你们前进的步伐提供动力,每天迈出一步,虽然它仅仅是一小步,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老师坚信,同学们只要用勤劳播撒智慧与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有硕果累累的明天。

其次,要懂得感恩。你们得到的一切关怀与帮助,以及善意的提醒与批评,它们像阳光和雨露一样呵护你们成长,又像警钟一样提醒你们进行反思。人生中,有了它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人生中,懂得感恩,才能体味生命的真谛,逐渐走向成熟,自我完善。

最后,勇于承担责任。摆脱依赖、走向成熟是十四岁乐章的主旋律,而这旋律中的重音便是责任。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不能成大事,他可能很难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生活中处处都有责任,有来自家庭、社会的,更有时代赋予的。所以希望同学们从认真独立完成每一项作业、做好每天的值日做起,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

十四岁,它可能是你们人生中最绚烂的一段回忆,班级因你们而充实,学校因你们而骄傲,世界因你们而温暖。从此刻起,希望同学们满怀信心,走向美好的未来;放飞梦想,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学习。

 

校 园 心 语(八)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二(4)班   朱雯怡

校园生活离不开学习,而学习离不开读书。读书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谈到读书我想到了冰心奶奶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因为阅读是一种心智的锻炼。黄玉峰老师曾在其讲座中反复提到: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内涵。这种内涵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而不是徒有其表。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曾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先。他们都直面阐述了读书使读者受益之深。美国18世纪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一生为世界做出了很多贡献。一天,富兰克林在路上看到一位白发老妪,已饿得走不动了,他连忙将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送给她。老妪看富兰克林的样子也是个穷人,便不忍心收他的面包。富兰克林却毫不犹豫地将面包塞给老妪,自己则在一旁读书。老妪看到不解,富兰克林笑着回答说:“读书的滋味要比面包好多了。”面包可以填满肚子,而书籍可以充实大脑和精神。

要学会将读书所得活学活用。把书读“活”,而不是把书读成一个“死框架”。《三国志》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多读书,广泛地读——古今中外的佳作珍品具有很大的魔力,亲近它、热爱它,心灵会丰富起来,品味会高雅起来,人格会高尚起来。

好的阅读习惯使人进步。读书习惯伴我们成长。读一本书,如果不加以用心诵读,也是毫无意义的。朱熹的“读书三到”一直流传至今,即“心到、眼到、口到”。精读是读好书的关键。朱熹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我们要细细品味一本书,如品味一壶茗茶,静静体会,娓娓道来。如果像囫囵吞枣般读,后弃之,则岂不是愚昧至极?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对我们的各科学习都有帮助。而严密的思维习惯又是学习数理化的关键。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心灵发展史。读书,是我们获取成功,实现理想的阶梯。

 

校 园 心 语(九)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二(5)班   袁心睿

这次,我很荣幸被同学推选为“敬业奉献之星”,心中除了喜悦,更多的是感动,感谢同学们看到了我的努力,认可了我每天的付出。

敬业与奉献,是一种美德,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准则。我是班级的物理课代表,这便是我在班中的岗位,收发作业,做同学们老师的“桥梁”就是我的工作。每天,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我的本职工作,随时准备迎接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坚信课代表更重要的职责在于带领大家一同提高。

我知道一人的好成绩不代表全班的优秀,所以为了提高大家的成绩,在班主任梅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我每天给同学们挑选一道题目,并负责讲解。我毫不吝惜自己发现的好题目,将它们全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仔细给大家解答,每次台下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奖励。这一过程也促进了自己的物理学科学习。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学习的积极性,我向另一位课代表公开发起“挑战”——比试期中成绩,想以此鼓动同学们互相“下战书”,营造一个积极竞争的氛围,物理老师也表示将给获胜者予以奖励。这一招果然有效,一时间,大家找到了自己的竞争对手,上课好像也都精神了几分。看到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我的努力可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敬业,专心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奉献,为自己的事业全身心地不求回报地付出,这是我时时用来督促自己的准则,我想应该也是所有人的准则。敬业之人才能有成,有成之人才能更好地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力量。

 

校 园 心 语(十)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二(5)班班主任   梅钟华老师

弹指一挥间,我们在西南模已度过两年半。在这短暂而又快乐的时光里,我们初二(5)班已俨然成为一个团结、创新、勤奋、向上的优秀集体。每个人都在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充满自信,敢于拼搏。我们相亲相爱,携手共进。校训“树立模范、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成为模范”始终引领我们成长。

班级是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努力去爱护它。我们班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多的成绩,每一名队员,每一个干部都功不可没。精干的班委,热心的同学,组成了一个奋发向上、坚不可摧的集体。

每月,集体中都有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被选为“班级之星”,其会将自己的事迹写下来,张贴在板报的“创意园地”中。“攀登之星”、“体育之星”都是我们的榜样,他们从集体中诞生,成为我们身边的模范。“攀登之星”告诉我们,求学之路是艰难的,要想得到成功,我们就必须向山顶不断前进,不能放弃,更不能后退。这让我们明白了坚持到底、奋发向上的道理。“体育之星”带领着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健康成长。“友爱之星”是新时代的雷锋,将阳光和温暖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走进我们班,经常可以看到互助小组在活动,有的互相讨论课堂中未掌握的问题,有的互相背诵英语生词、课文和语文古诗文,在这样温馨、和谐的气氛中大家互助合作,不断超越,共同提高,遵循校训,全面发展,一起成长。

初二(5)班每个人都努力为集体的进步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前进的路上,我们也许会遭遇挫折,但我们绝不服输,我们会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去年此时,我们换戴上大号红领巾;今年此刻,我们换戴上队徽,立青年之志,逐青春梦想,且肩负的责任更大了。我们即将升入初三,面对人生的第一次挑战,我们要珍惜时间,明确目标,增强信心,学会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我们要感恩父母,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爱护班级,热爱学校,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奋发努力。在“模范教育”的指引下,一起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校 园 心 语(十一)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二(10)班   马叶昀

挥舞着笔的同时,有一句歌词也回荡在我的耳畔。“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

雷锋的精神和事迹代代相传。而我觉得生活中学雷锋,不一定非要去做轰轰烈烈的事,因为默默无闻地付出也是一种美德。给老人让座,搀扶盲人过马路,孝顺父母,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每件平凡的事,每个小小的举动或许对你而言微不足道,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却给予别人很大的帮助与温暖。

我的邻居任爷爷,已年旬八十,皱纹爬满了额头,笑起来像水中的涟漪荡漾。虽然他的个子长得不高,但是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却是高大的,他在我的心中就是一个活雷锋。身子骨硬朗的他,每天早上都去公园锻炼。可他每天回来都愁眉苦脸的,因为他发现人们会把烟头丢在地上、草丛里,清洁工人要不断地反复清扫。自那以后,我发现他每天早上出门时总带着一个畚箕和一把扫帚,义务清除人们乱丢的烟蒂,然而新问题又来了,烟蒂太小,嵌在草丛中,不易清扫。于是,第二天早上,他拿出了自制工具——一根底部定了一根钉子的竹竿。

不久,公园的清洁工人也用起了爷爷的这个办法。爷爷清晨六点出门,上午九点回来,天坚持去公园捡烟蒂,帮忙打扫。无论狂风暴雨,还是烈日炎炎,无论酷暑或是严寒,从不间断。日复一日,经历了多个春夏秋冬。

爸爸问我:“雷锋精神是什么?”我回答了很多,都没有回答完整。爸爸告诉我说:“今天做一件好事很容易,明天接着做也不难。可是每天坚持不懈地做一件好事就不容易了。”爸爸的话让我明白了:要持之以恒做好事才是对雷锋精神的真正传承!”

停下笔时那旋律又回荡在了耳畔……

 

校 园 心 语(十二)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初三(5)班   邬臻杰家长

初三第二学期对邬臻杰以及所有他的同学而言,是初中4年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时光转瞬即逝,“二模考”后,距离中考50天的倒计时开启。所以,全体初三学子只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作最后冲刺了!

大家都有长跑的体会,在最后一刻,坚持,坚持,再坚持就是最至关重要的事了。看着孩子桌上堆积如山的卷子,白天晚上夜以继日地作业,还有周末各处的补习,体力和心理都已经长期处于绷紧的状态,所以偶尔会有暴躁的脾气,以及抵触的心理。作为家长,除了照顾好他的饮食,补充营养,补课接送之外,我觉得应该注重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比如,有时候,孩子会趁间隙偷闲一下,家长应适当地宽容一下,使他绷紧的神经得以暂时缓和;但是时间过长的话,我们还是会委婉地把他拉回来,比方说,“邬臻杰,那道题答案是多少啊?”而不是简单地叫他快回到书桌前做作业。

另外,手机的使用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强制性地禁止好像适得其反。我们的方法是陪在身边,但不打搅他,使得他不能有随意使用手机的机会。

总之,最后50天,我们家长会陪伴学子们一起跑完,在他们身边除了日常起居照顾,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我们相信,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和毅力,具体学习和复习任务就自然会步步到位。

最后预祝孩子们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校 园 心 语(十三)

第十周  2015年4月27~~430

高二(1)班   沈俊杰

自律,就是严于律己,能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自律,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但想要做到自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没有外界监督情况下,约束自己是件很困难的事。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人,往往抵制不住巨大诱惑,每天玩很长时间,对身体、对学习生活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想抽烟的人,也是抵不住抽烟的欲望,最终损人不利己。想要获得成功的人,自律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不会自律,一个人终生不会有大成就。自律又很艰难,因为人的惰性是其最大的“拦路虎”。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许衡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有一天外出,天气十分炎热,让人口渴难忍。在路旁正好有棵梨树,路人纷纷都去摘梨,只有许衡不为所动。有人问他:你怎么不摘个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着说: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正因为许衡能自律,才不会盲目追随世俗,为潮流所动。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十分朴素,百姓于是称他为于青菜。他在担任总督时,知县给他送中秋节礼,他坚决拒绝。他曾在大厅中挂上一幅联: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在他为官的十多年里,他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他真正做到了自律,从未受过别人的馈送,接受过贿赂。有了自律的精神在心中,能警戒自己,勉励他人。

自律,如同指路灯,照亮前进的道路,使人战胜自己,不会误入歧途。我们要培养自律性,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

自律的关键是严于律己。律己,即要学会慎独。作为高中生,懂得自律,就是没有师长的叮咛,也要主动勤学苦读,按时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学会律己,就是即便没有旁人的提醒,也要热心公益,乐于志愿服务;做到慎独,就是即使没有他人的监督,在独处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诚实守信,遵守道德准则。

同学们,让我们在点滴行动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做一个有“慎独精神”的人。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