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课题:化学燃料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1.A政治学习
课题:化学燃料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6-12-16

课题:化学燃料

潘云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知道它们的元素组成及其重要产品和用途。

2知道石油分馏及其原理。

3知道甲烷的常见物理性质和可燃性。

4掌握有机物的简单判断。

5知道绿色能源,了解开发绿色能源的几种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通过让学生参与读图找规律活动,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并感受能源结构消费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数据分析知道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到合理开采、节约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感悟开发绿色能源的重要性。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甲烷的燃烧及产物的检验。

      2.石油分馏及产物。

难点:1.通过数据分析感受能源结构消费趋势。

      2.有机物的简单判断。

三、教学过程

教学行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进入冬季,我国北方开始统一供暖,能源来自多方面,其中就有:化学燃料。

 

直接点出课题

提问及讨论

1、你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燃料?

2、在黑板上列出各燃料

回答所知到的化学燃料:酒精、天然气、煤气、汽油、柴油、煤油、木炭……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化学与生活联系。

介绍

投影:各种燃料的图片。

观察

增长见识。

提问及讨论

1、这些燃料从哪里来的?

(提示:1.直接开采使用?

2.从另一类能源物质加工而来?

参考书122页)

2、把各燃料之间的联系补充在黑板上。

根据课本及现有知识回答。

培养阅读能力。

 

 

找出物质间相互关系。

了解石油、煤的主要加工产物。

了解生物质能源的具体例子。

过渡

列出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说明煤、石油、天然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自学

板书:

§4.4化学燃料

一、化石燃料

        

石油    

天然气    

阅读课本P120~124

完成导学案“一/12”部分。

 

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讨论煤

 

交流答案。

训练学生表达

过渡

观察近200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势。

1、煤带来了第二次能源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2、上世纪中叶什么能源异军突起?

 

 

 

 

 

观察后回答:石油和天然气。

 

讨论石油

如果蒸汽机为煤的使用创造了平台,那么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为石油资源提供了广阔空间,并且延续至今。

交流答案。

 

小品表演:石油分馏。

认识煤被替代的原因。

讲解

板书:

       无色无气味气体

甲烷   密度小于空气

CH4    难溶于水

       可燃性

完成导学案“一、3”部分

 

 

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教师采用讲授式教学,直接有效。

从气体收集角度对气体(物理)性质的学习建立起学习模式。

讨论天然气

 

交流答案。

观看视频“甲烷燃烧”。

知道燃烧后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

为燃烧法检验元素的组成作铺垫。

过渡

提问:根据甲烷(CH4)、乙炔(C2H2)的化学式,能否把它们归入到我们已学过的物质分类中?

投影:已学过的物质分类。

所以要对这类物质作新的分类。

回答:不能。

 

 

 

 

在学生已有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扩展与提升。

讲解

板书:

二、有机化合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COCO2H2CO3、碳酸盐。

 

 

讨论

把有机物加入之前的物质分类体系中。

完成学案“二”部分。

 

 

对物质分类建立网络体系,便于学生掌握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练习

点名提问学生。

判断是否为有机物。

关注所有学生,检测概念掌握情况。

过渡

我国能源特点:“一煤独大,油气短缺,清洁能源偏小”。

 

 

 

了解我国能源现状及能源安全。

 

讨论绿色能源

对于我国能源情况,你对此有何建议?

回答: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限制使用污染大的能源,罚款,技术升级……阅读课本P124~127,完成导学案“三”部分。

表达学生自己观点。

小结

(结束语)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卷

经过选择,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