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园 心 语(一)
预初(2)班 范博伟
转眼间,新学期紧张忙碌的一个月过去了,坐在桌前,扶纸执笔,一件件校园小事像水花,像涟漪涌上心头,浮上脑际。
小事一:今天有一道数学题不会做,刘诚见了,便问:“天津人,有题不会做啊?”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来,我教你!”他说。一阵交头接耳之后,“噢,这样啊!”我使劲点点头,充满感激地望着我的小伙伴。“不谢,不谢!”他憨厚地笑笑。
小事二:“这题怎么这样写啊?”不用回头就知道是数学
小事三:“
小事四:“快来背课文!”这不,
这一份浓浓的师生情谊和同窗友谊,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身边,像暖流在上海早春的料峭中给予我温暖,像春雨在我感到疲惫倦怠时给予我力量。老师们、同学们,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刻苦学习,回报你们的关爱!
校 园 心 语(二)
第七周
预初(3)班 奚雨霏
每天早晨,当我缓步走入教室的时候,总能看见教室黑板上悬挂着一个大大的、红色的“静”字。正对那个端正的“静”字,同学们都在安静地早自习。
这个“静”字是班主
“静”这个字的左边是一个“青”字,而右边是一个“争”字。仔细琢磨这个字,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其实是在告诉我们,要把握住人生中最好的青春时光努力读书,积极争取。心静方能自持,只要我们静下心来,就能专注晨读、静心自修,就
同学们,静下心来学习吧,让我们一起努力!
校 园 心 语(三)
第七周
预初(3)班 顾世昊
我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人家,本本分分的外公、勤勤恳恳的外婆、默默奉献的父母亲,他们都是那么的可爱,他们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优秀品德。这些优秀品德,形成了我家的好风尚。
首先是勤奋。外公年轻时是单位里的业务能手,他刻苦钻研,成为了总公司的专业技术教师。更了不起的是,他经过多年经验积累,研发的技术产品,获得了国家级专利。现在外公虽已年迈,但他从没有放弃过学习。外公从小爱看书,可谓博古通今,直到现在他仍每天看书,有时甚至捧着新华字典看,他说:“中华文化深着呢,我不懂的东西还很多。”外公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外婆以前也是单位里的业务骨干,每次技术考核都是第一。她辛勤操劳了一辈子,现在仍每天打理家务,里里外外操持着。外公外婆总说:“‘勤’字很重要,‘勤学、勤思、勤干’,一颗螺丝钉,如果一直不转动,就会生锈,甚至腐化。做人是一样道理,所以千万不能让惰性侵蚀自己。”
其次是奉献。我家的奉献精神,外公起了模范带头作用。他虽然年纪大,得过中风,但他还担任着居委会党总支委员、支部书记,小区的绿化建设、停车问题、扶贫帮困,外公都要参与管理解决。尽责的管理,诚恳的态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爸爸妈妈在市公安局工作,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加班加点多、工作任务繁重,节假日当人们都合家欢聚时,他们仍坚守岗位,常常是顾了大家忘了小家,他们就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毫无怨言。
最后就是“坚韧”。在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外公得了脑溢血,每天把我带进带出寸步不离的外公突然噩梦般地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我吓坏了。而外公却反过来安慰我说:“别担心,外公会站起来的。”外公没有食言,他咬牙忍住病痛,坚持锻炼,从一点不能动,到现在能正常走路。这些年来,外公不仅接送我上下学,还辅导我学习,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坚韧”的精神,对待人生的拼搏精神,我的敬意油然而生。
在我家,长辈们用传统的美德影响着我,这将让我受用一生。
校 园 心 语(四)
第七周
初一(6)班 刘孟洋
那天下午第四节课,大家都在安静自修,突然一阵轻轻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大家都向门外张望,是谁呢?
脚步声越来越近,靠门的同学突然轻声地对大家说:“嘘,汪校长来了!”一听这话,有些本来在低声交谈的同学也闭上了嘴巴,心里满是疑惑:汪校长怎么会来到我们班呢?校长来干什么呢?
终于,在全班同学目光的注视下,汪校长来到了教室门口。校长背着手轻轻地走进教室,径直走到教室后方的板报前,他仔细地看着板报的每一个角落,时不时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一些图钉,摆正一些歪了的装饰。静悄悄地做完这一切后,他又向教室的另一边,也就是向着我所在的这一排走来。
看着汪校长向我走来,我内心不禁有些小激动,因为我从上初中以来,还未与汪校长有过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啊!
在巡视的过程中,汪校长还不停地俯身和同学们交谈,那态度不像是对待学生,倒像是对自己的孩子。当汪校长看到有的同学握笔姿势不正确时,便拿起讲台上的笔,手把手地教我们该如何正确握笔。他一边示范还一边说着错误握笔方法会带来的危害,还说到将来踏上工作岗位,要批阅文件时,握笔的姿势就更为重要了。全班同学都很认真地聆听着……
看着汪校长走出教室的背影,我的心里感慨万千。现在,还有哪个学校的校长会经常亲临各班,关注班级最近的成长,关注班级同学的点滴进步?又有哪个学校的校长会亲自、认真地教同学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至少在我所知道的学校里面,汪校长是第一个。这使我倍加珍惜在西南模的学习生活,更为感激学校为我们营造的学习氛围,也更加感恩师长的关怀。我将努力学习,不辜负汪校长和师长们的期望,最终达到“成为模范”的目标!
校 园 心 语(五)
第七周
初一(8)班 姚瑷佳
周四,我们来到工商外国语学校,开展了本学期的学工社会实践活动。与上学期的学工相比,这次我们不仅见识到许多不同的技术仪器和机械操作工具,更涉猎了我们将来要学习的理化学科知识。
首先,我们来到了数控实训中心,里面运作着数台机床,就像是一个工厂,全是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大家一边参观,一边听着指导老师的讲解,我们也看到学长、学姐们在机床前认真工作着,好奇心促使我们提出不少问题,指导老师都耐心地一一解答。机床操控可真是一项精密、复杂的技术!
之后,我们走进劳技课堂。我一边聆听着老师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一边仔细打量着操作台上的两件东西——台虎钳和电脑主机箱。正当我心生好奇时,老师开讲了:“我们今天要动手拆装电脑主机箱。而台虎钳装置在工作台上,用以夹稳加工工件,力量很大,为钳工车间必备工具。”我们都十分震惊,再不敢随意碰它。接着,我们按要求分组拆装起了电脑主机,并认识了显卡、声卡、网卡等构件,丰富了知识。操作中,我们小组分工细致,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拆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组员们也都很高兴。
午休后,我们步入物理实验室,不仅见识了上午课程中提及的千分尺,更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用此仪器进行测量。从铁块到头发丝,我们很快就学会了度量和读数,并能娴熟地度量物体。
欣喜之余,我们又开始了另一项手工操作——焊接电子元件。焊接原件必然要用到电烙铁,老师告诉我们电烙铁的温度超过
一天的课程结束了,通过体验、感知,我们看了一些,做了不少,更学到了很多。
校 园 心 语(六)
第七周
初二(3)班 谢思佳
很荣幸代表学校参加《我爱汉字美》这档节目。这次经历对我而言,极为可贵,它教会了我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自己平常上课都不太敢举手发言,这次要上电视,对我无疑是一种挑战。难免有压力,而且24进12的比赛我又是“打头炮”的,更觉重任在肩。先是纠错题,“巨擎”这个词一出来我刹那间有些失神,头脑中飞快地浮现出许许多多相似的字,“掣肘”的“掣”,“提纲挈领”的“挈”……这个词明明复习过,可当聚光灯打在脸上的那一刻,偏偏就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尽管写出了正确答案“巨擘”,但已经超时,没有得分。我满心失望和不甘地回到队里,而其他两位队友——俞快和夏伊凝却没有丝毫责怪我的意思,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到的是无言的鼓励。原本眼泪已涌上眼眶,可伙伴间互相支持的情谊使我感到如沐春风般温暖,嘴角不由上扬,一直微笑着到比赛结束。我们队最终凭借小组第一的好成绩晋级了,我们四人都十分高兴。备战本次比赛的半年里,我们一起成长,并已建立了“袍泽之谊”,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什么叫做荣辱与共。
12进8的比赛,我没有上场,替补队员张来屹上场了。他庞大的阅读量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轮答环节,我们抽到的词语确实很生僻,例如“振翮难飞”一词,场上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劳燕分飞”一词虽然难度系数不高,但也很容易搞错。本环节我们很遗憾地一无所获,选答环节也是如此,我想主要是我们的战术存在一定问题,因一味地想挑战高分值的难题,而未能扎扎实实地在低分值题上得分。
最终PK环节是张来屹上场,他顶住压力成功答对5题,带我们队进入复活赛,可惜在复活赛中我们惨败在“粳米”一词。我们应当反思,当
虽然我们止步八强,未能进入决赛。但对于这个舞台我们依依不舍,因为这里承载了我们的梦想和欢笑,这场比赛凝聚着我们的心血与努力,它包含了太多意义。这将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校 园 心 语(七)
第七周
初二(6)班 王圣皓家长
家风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包含了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家庭风气等各方面。家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言行举止,影响孩子的心灵和人格。因此我们在言传身教的同时,也要求孩子做个:正气、宽容、豁达、自信,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我们以身作则,也希望将诚信、责任心植入孩子的心灵花园。我们认为良好的品行要从小培养,所以经常对孩子说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始有终,耍小聪明过得了一时,过不了一世。在我们的影响下,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做任何事也都是有始有终的。
家庭成员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沟通。我们经常对儿子说只有你尊重、关爱他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关爱。记得去年在瑞士雪山上,由于海拔高,我突然感到心脏不舒服,脸色煞白,儿子和他爸爸都紧张了,一刻不离地陪在我身边,直到我恢复。虽然我们错过了很多难得一见的美景,但是家人温馨的关爱,胜过美景无数。
在我们的感染下,孩子很愿意与我们交流。晚饭后的小憩时间,儿子会与我们交流学校的情况,我们三人也会像朋友一样交流自己的看法,家庭气氛很是融洽。
家中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相信,知识是最好的财富,将会让人一生受用。记得儿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培养儿子的阅读习惯。晚饭后是我与儿子的读书时间,我会坐在小桌前,陪儿子看书。现在,碰到周末,儿子也会去图书馆看书、做作业。
我们希望孩子能吃苦,能经受挫折,不论是顺境或逆境都能坚持下来。为了使孩子有强健的体魄,我们从小让他学游泳,而且一年四季都坚持游。因为他年纪最小、人又长得不高,胆子也小,总是不敢下水。在我们的鼓励下,他终于学会了游泳,并在俱乐部的游泳比赛中得奖。有一次,他聊天时说到,以前学游泳,是家长的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现在他不论碰到什么困难都能积极面对,从容解决。如今孩子长大了,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孩子能直面挫折了。
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快乐、幸福、健康成长的空间。
校 园 心 语(八)
第七周
初二(7)班 叶天楠
班有班风,家有家风。虽然我从不曾问起过我的父母,但在潜移默化之中,我早已受到了我们家家风的熏陶。
一是诚实。从小,父母就将培养我良好的品行看得很重。小学时,有一次考试没考好,我不愿意跟妈妈说,就将卷子藏在科学书里。但“纸里是包不住火的”,不久,妈妈就开始怀疑我,并在整理书包时发现了我掩藏的卷子。妈妈非常生气——她狠狠地打了我一顿,并苦口婆心地告诫我,做人要诚实,即使成绩考得再不理想,也不应向家人隐瞒。自那以后,即便考试考得再怎么差,我也绝对不会向家人隐瞒,而是更多地在考后及时分析失利原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既让我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失败了要自己面对并认真反思,也让我谨记为人要诚信的家风。
二是孝顺。自古以来,中国就流传着一句古训“百善孝为先”。由此可见,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在我们家里,“孝”一直是令全家人都引以为豪的。每逢佳节,我们全家一定会拜访长辈,风雨无阻。我们家离奶奶家很近,由于老人腿脚不便,亲自下厨不免有一些困难,所以妈妈一旦有空就会烧一些菜给奶奶捎去。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我家的“优良传统”,也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之一。
三是对学术的认真态度。每当我考试失利,就会受到家人的格外关注。但若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造成的,我便会受到父母的责怪。如果学习态度是端正的,而考试失利是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父母就不会过多地追究我的错误,而是鼓励我继续努力。因此,在家风的熏陶之下,我学会了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面对每一次考试,努力做到完美。
这些就是我们家的家风,虽然普通而平凡,但这就是我们家最真实的写照,它每天都在陪伴我不断地成长、进步。
校 园 心 语(九)
第七周
初三(6)班班主任
所谓“家风”,就是家庭形成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式。我国古代的士大夫就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风”上承国家“治国”,下启个人“修身”,于人于国都具有重要作用。
好家风有利于个人“修身”。“与人为善”是我家家风之一。小时候,父亲经常告诫我们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经济比较拮据的年代,每当遇到沿街乞讨的人,父母总是尽可能多地拿出家里的食物给予他们,还会和蔼地和来人聊聊家常,询问一下他是哪里人氏,语气中毫无半点施舍之意。父母的言行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我。记得当邻居来借耕种器具时,我会主动告诉他们:“犁具摆在东厢房了!”现在想来,我的行动就是受到了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可以说善良是我家家风的底色和出发点。因为善良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源头。
父亲经常告诫我们的另一句话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虽然这句话有些狭隘,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知识改变命运。天长日久,“好读书”就成了我们的家风。所以,我记得年幼时的生活就是晴耕雨读,晴天农忙时帮助父母劳作,雨天就在家读书,有时没有书读了,就听广播。八十年代,听评书就是那时的时尚了。每天中午放学时间,村里的高音喇叭里播放的就是“精忠说岳”、“杨家将”和“呼家将”等传统名篇,每次听完就记在心里,这一场景就像袁枚《黄生借书说》里“有所览辄省记”吧。因为大作家贾平凹说过“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今天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是要教育自己的学生“认认真真做学问”;教育学生勤学苦练,练就一身建设国家的本领。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国家是维护细胞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家国”两字,在中国人心中重逾千钧。“百善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古训,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家训。今天我们做子女的就是要担负起家庭的重担,进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学生就是要读好书,做到不“坑爹”、不“啃老”就是一种孝顺。另外,“精忠报国”是岳母对岳飞的希望,也是父辈经常教育我们的口头禅。所以,今天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们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了实现中国梦而“埋头苦干”。作为教师就要做到爱岗敬业,用心中的“爱”育好人,用心中的“敬”教好书。
总之,我们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做对社会大有益的人”来反观自己的家风,确立自己的家规,丰富家风的时代内涵,练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校 园 心 语(十)
第七周
高一(3)班 郝 韵
两日的绍兴社会实践活动令人难忘。而对东湖景区的游览更令我印象深刻。东湖,位于绍兴古城东约
湖西有“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所建。东湖湖水清澈透明,乌篷船在水上来回穿梭。湖水四周是当年采石留下的陡峭山崖。
绍兴东湖是人工开凿出来的景观湖,秦始皇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代以后,箬篑山成了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又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搬走了半座青山,人为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日子一久,就有了一个长逾
游客之所以对东湖如此流连忘返,主要原因大概就来自于人工崖壁对人视觉的冲击。远看崖壁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洞穴形状各异,层次多变。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如画的景色,更有华夏民族先民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锲而不舍的毅力、愚公移山的精神。郭沫若曾游览东湖,并留下诗歌一首云:“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这个“天”,正是千千万万个百姓创造的,是他们用奋斗、坚毅和顽强改变了自然、创造了历史。那些峭立的陡壁,就是一座座无字的丰碑。
今天,面对奇景,除了赞叹先民,我们还能有什么启迪呢?我想,应该是面对挑战,发奋努力的决心;是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的毅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每天多思考一道题,多一项主动实践,多一次小组互动,多一份助人的爱心……每天进步一点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以实际行动将坚持不懈、拼搏努力的精神品质不断发扬!
校 园 心 语(十一)
第七周
高三(2)班 包灵琍
高三的学习已经过半,我们的高考大战也早已步入了百日的冲刺阶段。随着教室后方板报倒计时日期一天天减少,我们已感到高考脚步的临近,心中的紧张感和迫切感与日俱增。
上周的成人礼标志着我们已经步入18岁——这花一般的年纪,也表明我们将承担起自己未来和祖国发展的重担。作为学生,我们要为自己的学习和未来考虑;作为成年人,我们要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作为子女,我们要为自己父母切身处地地着想;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更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做对社会大有益的人。第一,要认认真真做学问。现在的我们正处在一个风华正茂,挥斥方遒的年龄;在不断吸收课本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学问不仅仅是“学”与“问”那么简单,更要我们“做”与“思”。在立足本岗,勤奋学习的过程中,如钉子一般不断地钻研,寸进寸取,寸寸顶真;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认真思考,挖掘认知的深度,探索思维的广度,那么就不会有“学”不好的学问与“做”不好的事情了。
第二,要堂堂正正学做人。当我们走出校门,我们将不再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步入社会,而是以一个社会人,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接受社会的挑战与洗礼。做人就需要有正能量,需要有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需要敢于面对挫折、承认失败的勇气,需要诚实守信的良好作风。萧楚女曾说过:“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烧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而我们要一直保持着心中这一份纯真的善良,学会承担,学会面对,学会抬头挺胸、堂堂正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