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13周校园心语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心语
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13周校园心语

作者/来源:校园心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3-11-25

校 园 心 语(一)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科技总指导   刘德骏老师

据统计,本市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近1.9万吨,人均每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公斤。人们大量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又产生大量新的废弃物。这些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再送去填埋。垃圾填埋费用十分高昂,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人民币两至三百元。

难道,我们对待垃圾处置真的束手无策吗?其实不然,垃圾分类就是一个好办法。垃圾分类,就是从源头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从各国垃圾分类处置的经验看,一般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将垃圾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

我国的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处理。

4.其它垃圾。指除上述几类垃圾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对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

徐汇区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开展了“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的活动,我校也参与其中。学校设置分类垃圾箱,除在校门口专设废旧电池回收箱以外,其他三类垃圾箱分设在汇成本部的小卖部、食堂,以及高中部和临江校区,共四组。

上周学校组织了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并开展了有关知识竞赛。师生们的积极参与,在校园营造了垃圾分类环保的和谐氛围。希望师生们能做到分类投掷垃圾,用我们的举手之劳,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垃圾的减量做出贡献。

地球只有一个,她的生命看似强大,实则很脆弱。垃圾分类,造福人类,节能减排,需要全民行动。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校 园 心 语(二)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预初(2)班   陈心婷

孝这个字,老在上、子在下。这个结构就说明了‘孝’字的内涵。它是一种承担。孝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而今天我们所要结识的这些孩子,会告诉我们孝这个字,如何写得更美,写得更棒……”

这是中央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上的一段开场白。两个多小时的颁奖典礼,我认识了帮残疾母亲卖烧烤却成绩优异的高雨欣;一边上学一边靠骑车送票挣钱给母亲治病的“奔跑女孩”路玉婷;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亲,不远千里推父求医的黄凤……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深深触动了我。

最令我感动的一位孝心少年是被人们称为“板车女孩”的黄凤。在小黄凤六岁那年,爸爸在外打工时不慎摔伤,造成高位截瘫。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妈妈离家出走,小黄凤毅然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照顾瘫痪父亲和几乎双目失明奶奶的重任。听说上海的医院能治好爸爸的病,085月,12岁的她,找人做了一辆能推动的板车,带上全家仅有的27元积蓄,与奶奶一边乞讨、一边推父亲到上海求医……医生的诊断结果没有给爸爸任何希望,但小黄凤从来不放弃,她独自照顾爸爸,给他喂饭、翻身、按摩、换尿片。风霜雨雪再累再苦也不放弃。十六岁时的她说:委屈时看见我爸笑,就没事!   

我想,黄凤的事迹不但感动了我,也会感动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古语云:“百善孝为先”。“最美孝心少年”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父母,相比之下,生长在蜜罐中的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有谁能考虑到父母工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有谁能看到根根白发已悄然爬上父母的鬓角?有时,稍有不称心,父母的关心换来的却是我们的埋怨和白眼。我们只知享受,不知珍惜;只知索取,不知付出。我们生活在那么优越的环境下,却不能发愤图强,让我们自叹不如!

孝心少年的事迹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学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吧!孟子曾说“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感恩父母,用“孝”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校 园 心 语(三)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预初(8)班   汪睿轩家长

孩子进入中学学习已有2个多月了,期间,我感到了孩子的变化。

每天吃晚饭的时候通常就是他的校园生活广播时间,他的变化可以从这每日的“饭前广播”中得到体现。最初几天,他表现出不适应,因为小学的硬件比中学好一些,他会告诉我说,妈妈,教室里没有后柜,我们小学都有的;新校园里没有果树。但一周后,“广播”内容慢慢发生了变化,妈妈,今天我们英语互动小组又赢了,我们是不败小组!今天的小报做好了;今天太高兴了,我看到洋葱表皮了,是长形的,老师居然给每个人发了血液玻片;今天打篮球我们组又获胜了……

我很欣喜地看到了这些变化,小学时,为帮助小朋友养成好的习惯和素养,规矩总是比较多,老师们也管得比较细致。到中学的第一个星期,他就兴奋地告诉我,中学里比小学宽松多了,老师也和蔼很多。小学的学习是在老师督促下完成的,而中学里,课堂之外会有更多自觉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甚至有时还需要写一首小诗。前两天他很得意地给我看自己写的小诗——“快乐的雨滴”,虽然笔触略带稚嫩,但却是自己用心撰写的成果。他还颇为喜欢英文课上的小组竞赛,凭借自己及同组同学的努力,他很骄傲地告诉我他们小组没有败过。各门学科中,他最喜欢科学课,对他而言,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通过显微镜观察微观世界。每次地理课后,他也会得意地问我一些问题。而晚间,准备第二天自己小组英语题的时候,他又是如此专注……

孩子在成长,从儿童逐步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小小少年。我从他学习的进步中,也感觉到了孩子争取独立时的小小挣扎。慢慢地,孩子已不需要家长像以前那样去管束和帮助了,而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和顺从了。孩子的小小自我在膨胀,这让家长感到以前的管束经验似乎失灵了,因为管紧了,和孩子的冲突就会升级;而管太松,又害怕孩子会失控。回想起孩子到西南模入学面试的那天,遇见汪校长和一些家长在树荫下聊天,有家长谈起教育孩子的困惑,汪校长真诚的话语,让人觉得任何孩子在西南模都是有希望的。期待着孩子们真正长大!

 

校 园 心 语(四)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预初(10)班  曹歆悦

本周,我们预初年级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汉字听写大会”。在班级比拼中,我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最终与吴念真一起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

走进比赛的教室,我紧张极了。此时,窗外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的眼帘,没错,是他们:叶珑珺、汪玥、林璐瑶……是的,我的同伴们来为我们加油打气了!我们顿时有了信心,心中暗暗发誓:不能畏惧,要拼搏到底,为十班争光。

比赛正式开始,在第一轮比赛中,我与吴念真合作,与五班两名男生比拼。每两个班的同学拿到一个相同的偏旁部首,三十秒内为这个部首组字。我们分到的是单人旁,由于紧张,一时间我只想到两个字,此时,吴念真从容应对,想出四个。最终,我们以6个字击败对方的5个字,好险,第一轮,我们赢了。

稍作调整,我们继续迎战第二轮,虽要“单独作战”,但有了第一轮的胜利,我的信心越来越足了。第二轮的比赛规则是每两词一报,三十秒内写出一个即可,几轮比拼,我们淘汰了四名对手。

关键的第三轮开始了,也是两词一报,要求在三十秒内都写对。几组词语听写下来,六位选手都写对了。“迫不及待、再接再厉”,我迅速提起笔书写,并告诫自己:“一定要小心谨慎!错一点儿就会被淘汰!”“6班错误,8班错误……”当老师走到我身边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10班正确!”“耶!”我在心中欢呼道,“太棒了!”

我和吴念真相视一笑。转过头,看见老师正在朝我微笑,我也笑了。此刻,真想跑过去抱住她,对她说,老师,谢谢您!因为有了您的付出,才有我这个小冠军。

回到教室,我将好消息告诉了大家。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刻,我和同学们一起沉浸在欢乐中。

谢谢您!老师。谢谢吴念真!谢谢那些站在窗外为我们加油的同学!谢谢十班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这个第一是属于十班的。

加油!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努力为班级争光!

 

校 园 心 语(五)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初一(8)班   姚瑷佳

在操场的领操台上,横挂着我们学校的校训:“树立模范、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成为模范”。而汪校长在这个月也为我们树立了“光盘行动”的模范,亲力亲为,榜样示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月,汪校长开始进入每个班级陪同学一起吃午餐,而本周一中午,他就来到我们班示范了一次。

起先,当大家得知今天汪校长要来我们班时,虽然好奇,也有些紧张,但更害怕因不节约粮食而遭到批评,可事实却并非如此。第四节课下课了,只见汪校长端着餐盒来到了讲台前,开始与同学们一起吃午餐。平时只能远远地看到校长在领操台上讲话,现在能与他一起吃午餐,我和同学们都有些不习惯,吃饭时也一言不发,只是认认真真地吃着饭。

我一边吃饭,也一边看着校长吃午餐。只见他细嚼慢咽,并未对食物有任何的不满,不像我们平时一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菜肴会有所怨言。此时我心想着:“光盘行动”如此重要,况且我们和校长吃的饭菜是一样的,所以校长能吃光,我们也能!凭着这样的动力,我出奇地爱吃菜。嚼着嚼着,感觉嘴里的饭菜并不难吃,只是常常挑食惯了,不愿意去动筷。没过多久,我的餐盒便见底了!

放好饭盒,见校长有事走开一会,讲台上留下了一个干干净净的饭盒,没有任何剩菜或剩饭,真的“光盘”了。我们都夸校长厉害!校长的率先垂范,比一再地提醒更深入人心,我也下定了决心,今后每一餐都不能浪费,要用实际行动来实践“光盘”!

保护资源、珍惜粮食是我们每个人应当做到的事,这不仅是对劳动和劳动者的尊重,而且更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不可忽视的大事!然而,节约粮食需要每一个人每一天的努力,因此,“光盘行动”需要我们持之以恒。

校长为我们“树立模范”,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校训中另外的十二个字:“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成为模范。”这说难也并不难,只需要我们认真、努力和坚持。让我们一起成为模范吧!

 

校 园 心 语(六)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初一(9)班   陶治宇

黑板报上又增添了一张奖状,上面写着“初一年级广播操比赛一等奖”。同学们凝视着这张小小的、金黄色的奖状,心里充满骄傲。这张奖状挺小的,或许这个奖项在别人眼中算不了什么,但我们都非常看重这张奖状,因为它承载着集体的努力。

记得刚刚听说要广播操比赛,我们并没有太在意,天天都要做的操有什么稀奇!但是,我们发现老师们都非常重视: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将每一节操都分解,然后让我们练习与交流;还让我们的体育委员带头和着音乐踩节拍练习进退场。早操列队时,班主任戴老师反复提醒我们跑步的要领,做操时也提醒我们伸直手,不要抢拍。在班会课的时候,老师也常常提醒我们,每一个同学对于这个集体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每个同学都做好了自己应该做的,那么我们的队伍就会是最整齐,最漂亮的。

在老师的提醒及体育委员的带头下,我们都暗暗地绷紧了神经。于是我开始越来越认真了,我努力地听音乐节拍,告诉自己听到动令时要马上反应,手要紧贴裤缝,做操时动作都要到位不能拖沓。我尽力做到最好,渐渐地我发现身边的同学也在发生改变,我们的队伍越来越整齐,连平时常常抓耳挠腮的那几个都控制住了自己。我们都知道自己对于集体的重要性,我们要为集体的荣誉而努力。

终于到了比赛那天,我们都牢记着老师的提醒,记忆着每一个关键点,认真地做起了操,我目视前方发现前面的同学动作整齐划一,虽然不能回头,但我想老师也一定欣慰地笑了。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同学们为了比赛,都在刻苦地练习着,我们明白了集体对于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也领悟到了自己在集体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这张小小的、金黄色的奖状凝聚着48位同学的共同努力,是大家汗水和泪水的结晶。

 

校 园 心 语(七)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初二(1)班   陈一祎

秋风萧瑟,在天气渐渐转凉的时节里,我们将要迎来全区性的广播操检查评比。在集中训练的半个多月里,我的感悟和收获不小。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出操为什么要统一服装。天气很冷,我非常想在外面套上一层保暖的冬装。但是当我在操场上放眼望去,看到全校学生都穿着一模一样的校服的时候,感到了一种莫名的自豪感。对啊!我们是一个整体。如果一个整体连服装都无法统一的话,又谈什么步调一致和统一行动呢?就更谈不上团结一致和凝聚力了!于是,不论在多冷的天气,我都会记得要和大家保持一致的着装。

也是从这几天的练习之中,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班是最后一个退场的班级,所以我能够看到其他班级退场的状况。很多班级步伐整齐,速度适中,堪称完美。但仅仅是因为几个人踩错了重音,或者是手抬起来摸了下头发什么的,就导致整个队伍的形象被破坏。所以关注细节,才能使队列更整齐。

说到在队列中随意用手整理头发,就必须要提这四个字,那就是“令行禁止”。意思是根据命令来做出相应的动作,没有丝毫的偏差。譬如,在要求立正时,就是要保持静止不动。可是有不少同学会忍不住有些小动作,这样,就会因为一个人的不统一,而破坏了团队的整齐划一,也使集体的精神面貌大打折扣。

在点滴感悟与思考的积累中,广播操检查评比来临了。周五,我们以饱满的精神、整齐的步调和近乎完美的表现,接受了区广播操评比小组的检查,我们用每个人的努力塑造了团队的整体形象,更经受了考验,展现了西南模学子应有的精神面貌,我倍感自豪!

 

校 园 心 语(八)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初三(4)班   祝陈安琪

仁爱,令人感动,给人快乐,予人温暖。

这天,我和妈妈一回到家便看见桌上摆满了菜。外婆从厨房探出头来:“快去洗个手,吃饭了!”饭桌上,妈妈将一盘青菜推到外婆面前:“您胆固醇高,吃点青菜吧,少吃点油的菜,多吃点清淡的菜。”外婆笑眯眯地看着妈妈,点了点头:“好,好。”我看了,夹起一块鱼肉放到妈妈碗里:“妈妈,您上班累了,鱼肉可是很有营养的哦!” 妈妈漂亮的眼眸中充满了温暖的笑意,家中满是温暖与快乐。

这就是仁爱,它存在于亲人间,让我们的家更加温暖。

时光飞逝,我步入了初二的学习殿堂,学业变得繁忙了起来。在初二下学期,我的英语成绩突然下滑,差点成为班级倒数,就算我拼命努力也没能将成绩拉上去。不久后,英语老师便找我去办公室,我本以为她会狠狠地批评我,但她只让我看着她为滴水观音浇水。突然,一根枝条被碰断了,老师没说什么,只是将断枝收了起来。过了几个星期,我又被老师叫到桌前看那盆滴水观音。断了枝条的地方已经长出新枝条,老师说:“断了的枝条不能再活,而留下的根却可以通过坚持而活,挫折算得了什么,只要理想的根还在,坚持不懈地努力生长就会在人生的树上长出叶子,开出花朵,结出硕果。”我看着老师希望我努力坚持的眼神,心中洋溢的是温暖和感动。

这就是仁爱,它存在于师生之间,让我们的学校更加温暖。

那是一个春日的早晨,我下了校车,急匆匆地在一家小店中买了一瓶矿泉水。这时,我看到一个同校同学翻着书包,好像是皮夹子不见了踪影。我说:“同学,你是不是没带钱?”她看了我一眼,紧张地点了下头。我说:“没事!我先借你吧!身体缺水可不行哦。”她点了点头,欣喜地接过钱,眼中充满感激。从这以后,当我看到路边有人遇到困难时,都会给予帮助,哪怕是举手之劳。

这就是仁爱,它存在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温暖。

仁爱,存在于每一个角落,让我们的心中充满感动,快乐与温暖,让我们充满了传递正能量、给予别人关爱的热情。

 

校 园 心 语(九)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初三(6)班   费知行

早晨,校园里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操场上,同学们迎着朝阳,在清新的晨曦中,一排排、一列列,和着音乐的节拍,跟着口令,一招一式比划着,扩胸、伸展、踢腿,做起来有板有眼,像模像样。

最近,我们正在为广播操比赛而加强练习,这给了我们一个重新体验和认识广播操的机会。

第一,做好广播操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进退场。进退场是整个出操能否“虎头虎尾”的关键所在。为了列队整齐,节奏准确,体育老师专门花了半节课来训练。而我作为带头的体育委员,更是被体育老师悉心地指出了细节上的不足,使我能够更好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二要认真、到位地做好广播操。平时因为过于心急,我们根本没有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以至没有起到锻炼的作用。体育老师为此特意用几个早晨出操的时间让我们练习分解动作,帮助我们纠正“手不伸直,不用力气”这些问题。学校领导也亲力亲为,在做操时指出我们不到位的地方。

第二,做好广播操能带走倦意,振作精神。

因为校长老师们的重视,加上班主任老师的督促,我们班的同学们也开始了解早操的重要性,尽力做到最好。我也注意到,有了每天认真做操这样好的开头,同学们上课也变得精神多了,很少再看见有人趴在桌上,昏昏欲睡。

我想,这就是“舞动青春”的魅力所在吧,我们应该将这种认真的态度持续下去,让蓬勃的朝气充满整个校园。

 

校 园 心 语(十)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初三(6)班   许靖杰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开学的第二天,老师当场宣布委任我为课代表,我感到压力很大呀。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化学!

从第一节化学课起,我就没敢怠慢:课堂笔记一字不落,这样总万无一失了吧!可还是遇到了难过的坎——我被一个章节难倒了。无论用什么方法,我还是无法理老师讲授的内容,课堂练习也完全跟不上。那天,我一回到家就气急败坏地扔下书包,无望地拿化学试卷,心里又急又气!

第二天中午,同学通知我老师叫我去办公室一次。肯定是因为回家作业的事情吧,我忐忑不安地走向办公室,步子也沉重起来。走进办公室,出乎意料地,我看见老师微笑着向我招手。我刚想解释,老师先开口了:“我知道你很努力,可能是老师讲课太快了,你错那么多老师不怪你。先坐下,我再帮你温习一下几个关键知识点。”我怔住了,还是在老师的提醒下坐了下来,拿出笔记本。老师一环扣一环地讲解着,每说完一个知识点就会问我理解了吗,不懂就问呵,没有什么难为情的。我点点头,记下要点,又赶紧重新演算了一遍。就这样,一道道错题被攻破!看看表,30分钟过去了。老师为了我放弃了休息时间,我暗暗发誓一定要攻克难关,不辜负老师的谆谆教导。临走前,老师还鼓励我有不懂的问题要主动问,一定要把知识点都掌握。

第一次阶段测试中,我的化学成绩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最近举行的化学术语比赛中我荣获一等奖,我知道这些都是老师贴心陪伴的结果。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当校园里回荡起《感恩的心》这首歌时,我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敬爱的老师,谢谢您!老师,请相信,我会再接再厉,不断前行!

 

校 园 心 语(十一)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高一(1)班   阮秋华

20131119,我班赴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了入学后第一次学工活动。我的心中盛满了对学工生活的期待。

在这次学工活动中,我幸运地被分配到了机器人制作小组。我真实地感受到学工是一个快乐的学习过程,从实践到理解、到应用,我们学习着平日课堂中无法学到的内容。

第一天,我面对的是多到数不清的零件,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零件却在整个机器的运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照说明书,我将它们一一组合起来,这是整台机器运作的基础。虽然这些零件很小,但每个都是不可或缺的,少了一个零件,这个机器也许就无法向前移动;少了一个零件,这个机器也许就无法保持平衡。这就像学习一样,如果你有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那么你可能就无法正确解题。不扎实的基础有时就像少了零件的机器,无法良好地运转起来。所以,打好扎实的基础尤为重要。

在接下来的几节课中,老师教我们如何编程。一开始我模仿老师进行操作,可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仅仅依靠模仿是无法达成作业要求的。正当我觉得困惑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想起老师在课上曾提及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啊,学习怎么能只有单一的模仿而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呢?思考与学习本就应该相互结合。一下子豁然开朗,思路开始变得清晰,我试着将自己的想法与老师所教的编程方法结合起来,手在键盘上不停地敲打,努力将新编好的程序在试验之前先在脑中想一遍,演算一遍。

四日的学工,学到的不仅是技能,还有不少学习、处事的感悟。我将牢记知识、感悟方法,加深体会,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校 园 心 语(十二)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高一(4)班   葛文杰

第十二周,我们高一年级走进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始了四日的学工之旅。

我被分配到的是组装电路,在这里,我们要学会如何让一个个小零件经过组装,成为通电后可以运作的电路。

一进教室只见操作台上放着各种工具,老师先一一把每个工具的名字告诉我们,之后就开始组装了。从最简单的剥线到画设计图都需要技术和耐心才能完成。对于好久没有上过劳技课的我们,这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刚开始,“使小灯泡变亮”的任务就难倒了我,于是便请教那些做得快的同学。但完成后灯依旧不亮,我只好问老师,终于在多次调试下小灯泡亮了起来。这让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也让我对后面几天的组装任务多了份信心和期待。

随之而来的组装任务明显比第一个电路组装难了不少,可是在我的钻研和努力下,那些困难还是被一个个攻破了。组装速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直至周四下午,我才明白前两天的操作都只是在为今天的电动小车制作打基础。这时,我意识到最大的难关就要来了,在忍不住捏一把冷汗的时候,我也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

刚开始,老师教会了我们焊接的安全要领与技巧,也示范了焊接步骤。发给我们防护眼镜之后就要动真格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电焊棒开始焊接。我把电阻插入集成电路的相应位置,将电焊棒靠近元件,先预热,再将焊锡放上,只见锡条慢慢融化,心中默数到“三”,迅速移开电焊棒和焊锡,只见一个漂亮的圆锥体将电阻牢牢地固定在电路板上。以此方法再将其他元器件固定。然后,用螺丝钉将小车的轮子与车身拼接起来,再将集成电路板放在小车上,电动小车就大功告成了。我欣喜若狂,看着老师用电脑在小车的板子上输入数据,接上马达,小车就像拥有了智能一般,在指定的线路上跑了起来。我为我的小车能跑起来而倍感欣慰,这几天的努力与汗水没有白费。

这次学工,我学会了如何组装小车并使其运动。更宝贵的体验是,让我在感叹先进科技的同时,更感慨成功的来之不易。

 

校 园 心 语(十三)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高二( 1 )    翁兆祺

学农生活已经结束了,但我们仍能记得当时走进这里的样子,我们住在这里的样子,以及我们离开时候的样子。

我们并不是一群懂事的孩子,常给老师添乱,常让辅导员心急。还记得那一次由于没有听到广播,集合时宿舍里的人迟到了。包括我在内的几个迟到者,站在班级同学面前清晰地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特别是看着全班同学替我们受罚。最后他们没有抱怨我们,他们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们是一个集体。”

我们渐渐融入了这里。我们每天都做着自己的工作,集合时不忘去敲敲对面和隔壁的宿舍:“快点,集合了!”吃饭时都先把碗聚在一块儿,一个同学为我们盛汤,一个同学为我们盛饭。接着我们会谢谢通勤员为我们带来热腾腾的饭菜,最后同学们带走所有的泔水,我则留下来擦干净桌子并将桌上的垃圾带走。这些也许不算什么,但至少我们学会了分工合作、和谐共处,学会了统一行动,懂得了每个人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想要留在这里。我们每天都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我们每天都能够学会一样新的手艺,我们学会了用锄头,用镰刀,用铲子,这都是平日里学不到的。当然我们还学会了勇敢、友爱,协助,甚至牺牲,这也是我们平日里很难收获的。我们真的懂得了很多。

我们不得不离开这里。五天的日子落下帷幕,新的生活又重新开始。虽然我们是一个重组的班级,彼此之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在学农之后,我们对彼此都会有更深的了解,更多的情谊,也会更加团结。

学农的生活就这么结束了。我们各自又背着大包小包回家去了,正如我们五天前来到这里的模样。但与五天前不同的是,现在的我们亲如一家。

感谢学农,感老师,感谢辅导员,感谢舍友,感谢我们自己!

 

校 园 心 语(十四)

第十三周  2013年11月25~~1129

高三(2)班   阮丹琳

期中考试已经过去,这次的期中考试与最近的一次阶段测试相比,成绩稍有提高,需要总结一下。

阶段测试后的那段时间里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开学几次考试的成绩还不错,我就开始有些骄傲,认为不复习也能考得好,整个人开始松懈了,阶段测试的退步让我明白我的想法是错误的。阶段测试后,每天晚上做作业之前,我都会把当天上课的内容再复习一遍,加深印象;碰到不会做的题,我没有像以前那样让它过去而是努力思考,与同学讨论;双休日我还腾出些时间练习英语听力。

除了端正学习态度外,我还调整了心态。考前给自己适度压力,重实力轻运气;考中客观看待题目,保持自己的节奏;考后重问题,轻分数。另外,每天我还会对着镜子开心地笑几次,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阶段测试后,树立明确的目标也十分重要。学习上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因为学习上的不足可以通过一步步的努力来弥补;可怕的是在最后一刻失去奋斗目标,高考临考前乱了阵脚,就会铸成悔恨。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导向,才能沉稳地应对每天的学习任务,才会更加乐观而自信地面对学习的困难和周围扰人的环境。

现在十一月份已过去一半了,迎接我们的将是两个月之后的一模考,这两个月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容忽视。学习语文要重视熟记文言文中的加点字和翻译,还要多读文章开阔视野,为作文积累素材。数学试卷中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只要把这些基础题做好,分数便不会低了,提高听课效率便显得格外重要;课后还要把自己不会做,或容易做错的题目反复做。英语学习则要注意平时多做翻译,有时间还可以阅读英语文章,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相信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不断努力,就一定会考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