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校园心语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心语
2012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校园心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3-04-09

校 园 心 语(一)

第八周  201348~412

预初(1)班  胡宗涵

我们班的几位老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天给我们答疑解惑传授知识,课余时间帮助我们每一位同学,带领大家共同进步,争取更好的成绩,他们的言行都体现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

数学乌老师,他上课时永远一副很严肃的表情,目光深邃又犀利,仿佛可以洞察一切,所以我对他一直很敬畏。近两个学期了,乌老师为我们每一位同学学好数学而忘我工作,让我由衷的钦佩和感动。在我的印象里,他好像从来就没有休息过。本来上好两节课应该很累了,他却没闲着的时候,又耐心地帮助同学订正作业,不厌其烦跟我们探讨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他总是这样忙碌着,上课忙,下课也忙,有时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乌老师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暗下决心——努力提高数学成绩,这样才对得起乌老师的这番付出。

还有英语苏老师和语文李老师,同样是全身心为我们每一个同学默默付出着。午休时间,老师们本可以放松一下,休息一会儿,但她们不是在认真地批改作业,就是来班上为我们讲解疑惑,或者找同学谈心,恨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倾注给我们。

在这几位朝夕相处的老师身上,我看到了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感。老师的无私奉献,就像一股清泉涌入我的心田,滋润着我,也时刻鞭策我不断超越自己。我发现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春风化雨,把春的温暖洒向每个角落。

校 园 心 语(二)

第八周  201348~412

初一(4)班主任    峰老师

329日,我们班对接纽约爱玛高中师生访问团,中美学生一起上一节英语课。初一英语备课组头脑风暴行动后确定了“上海”主题,热烈讨论后我思绪清晰:以学生为主体,以主人翁姿态,以英语交流,展示上海和西南模人的风采。我向同学们提出设想,并希望他们也能提出自己的意见,采用小组活动形式,向外国朋友展示这个自己出生(生活)的地方。

老师,我可以买点礼物吗?我们想教他们上海话,可以吗?对于学生的各种“我可以吗”的追问,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只要你想得到,只要你做得到,都可以!”班级49位同学自由组合成8组,每组确定分工:资料搜集,ppt制作,演讲,礼物采购……根据特长给自己安排任务,每天都有同学来向我报告小组工作的进展,这是一场全员参与的大课活动!不再是我一人埋头备课设计,而是49份热情激励着我,推动着我。ppt审核、礼品落实、演讲展示、游戏环节等每一步都要落到实处,不能有一丝马虎。作为这堂课的授课者,我期待这节课的展示,更期待同学们的精彩展示!

课堂由八个小组呈现可感知的上海:七宝古镇与民间工艺品,龙华寺新年第一钟,清明节风俗,城隍庙小笼包和沪上早点“四大金刚”,本土品牌大白兔奶糖、百雀羚、回力球鞋等等。我们津津乐道汉字起源的博大精深和上海方言的精妙,甚至有同学从爷爷奶奶家翻出来滑稽艺术家周柏春的碟片,改编成英语版的滑稽段子。而外国师生的表现堪称经典,他们学说上海话真正达到上海腔调。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特色礼物:上海的糖果点心,亲手制作剪纸和中国结,赠送自己创作的字画……学生们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朋友全方位展示了上海的起源、历史、建筑和人文,以及作为上海人的自豪感。

课后两校师生依依惜别,互换邮箱地址,显然有共同的课堂学习体验——这样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我们已经很快熟悉并相互认同,因此这一周的种种努力和辛劳都很值得。现在回想起来,在这一周内我完成了自己起初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一项一项都能得以顺利完成凝结着各位老师、家长,尤其是初一(4)班49位学生的智慧和汗水。49+150,与其说自己是他们的领导者,不如说我只是比他们年长一轮的伙伴,他们的实干不断地激励着我,他们的热情不断鼓舞着我,他们的智慧不断地激发着我,我为有这群可爱的学生而骄傲!

这是不平凡的一天,这是一节不简单的英语课,实在是让我乐在其中!

校 园 心 语(三)

第八周  201348~412

初一(8)班  马鋆超

清明节放假前,老师布置我们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当天晚上,我打开电脑,登陆市文明网,点开“网上祭英烈”网页,宏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画面映入我眼中。我点击了“鞠躬”和“献花”,我向英烈们深深地鞠一个躬,献上一朵美丽的鲜花,最后我还留言表达了我对革命先烈们的哀思与崇敬之情。

长征之歌,抗日史诗,解放战争……是谁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是谁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是谁以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前进?是您们——敬爱的革命先烈们!许多举世无双的壮举,像无数条红飘带,成为人类见证无畏与英勇的象征。我们会接过民族的火炬,让伟大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诗篇。

敬爱的革命英烈,我们永远铭记你们的丰功伟绩,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是我最崇敬的人,是清明节我必须率先祭拜的人。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民主、自由、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祖国而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校 园 心 语(四)

第八周  201348~412

初一(9)班  朱嘉聪家长

又是清明节,我和儿子约定各写一篇怀念我父亲,也就是我儿子爷爷的文章。儿子已上中学,他将作为本周的作业,而我将此文献给我的父亲,并作为对他浓浓父爱的缅怀和敬意。

父亲平时沉默寡言,是行大于言,父亲一直给我一种山一般的依靠和安全感。多少年,无论是生活的苦难还是我们的叛逆,无论是疾病还是环境的考验,世间百态,人生百味,父亲泰然走过,坦然面对,我从来没见他低过头,弯过腰,更没见过他的眼泪。

我上中学时是住校的,放假开学都是父亲接送我,他每周都骑着自行车到学校给我送菜,生怕我住校吃得不好。那时我觉得一切都是他应该的,甚至还曾厌烦过父亲老是来学校送菜……这些经历像一把把刀子刺入我的骨髓,对我的父亲我有一辈子还不了的债。

怎么这么短呢,瞬间,父亲的背驼了,头发白了。去年十一陪着父母度假,吃晚饭的时候亲戚开玩笑地问我那已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你妻子对你好吗?孩子对你好吗?”父亲紧紧拉住我母亲的手,喃喃着“好的,好的”,像个孩子一样生怕亲人离他而去。想起这一幕,我的内心是说不出的心酸,泪水再次淹没了坚强。岁月沧桑,人生几何,这竟然是最后一次陪伴父亲到外地度假。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健在时,我们常常觉得以后有的是机会敬孝父母,也许还会编造出这样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等自己有时间的时候再多花些时间补上,等自己经济宽裕时再来加倍孝敬,等自己孩子长大后就可以每天陪伴父母……殊不知我们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经历了人生的煎熬后已经不断衰老年迈。也许,在我们都还没有思想准备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他们会离我们远去,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好好关爱和孝敬他们了。这个时候,留给我们就只有反省、懊悔与苦恼:为什么不多抽点时间孝敬他们?我们无法挽住最终生离死别的那一刻,但我们能做到努力扮演好生命赋予我们做子女的角色——早该心存孝敬之心的。

这次清明节去给父亲扫墓,我只想在父亲的墓前说:“爸爸,您的儿子想你了。”

校 园 心 语(五)

第八周  201348~412

初二(4)班  张天寅

走进初二,大家认识了物理课本,也认识了物理马老师。

初见马老师,深眼袋和眼角鱼尾纹,似乎就是吴老师介绍“省劳动模范”的见证,浑厚的声音或许是辛勤付出所留下的痕迹。

好感归好感,幼稚如我,仗着自己暑假里提前学过物理,在课堂上成了七十二变化的孙悟空。令我兴奋的是,马老师并没有说什么,照常上课。“张天寅,到我办公室来。”那浑厚的声音经过墙壁无数次的折返,像一枝利箭直冲进我的耳朵。不过令我惊异的,等待我的并不是惩罚或检讨,而是老师的耐心开导,晓以利弊。

马老师是物理老师中最繁忙的一位,要教四个班级,但他却能及时地对所教学生的二百分之一的我进行了彻底的分析。他首先肯定了我课堂上的聪明活跃,却清楚地指出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我顿时感佩而心生愧意,决心以后一定要上好每一堂物理课。

马老师经常利用午自修时间给我们讲解习题,每次老师讲解完题目后在黑板上留下的最用力的一点,似乎包含了许许多多……即使第四节就是物理课,他也几乎次次午自修开始便出现在教室里。每次测验后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他从不会在全班公开批评,而是单独找他谈,分析原因,像当初待我一样。在他的悉心辅导下,我们班级物理成绩逐渐进步。而我怀着对老师的崇敬,这次物理考试考了班里第一。

现在的我,是新任的物理课代表。虽然我偶尔也会在课堂上有控制不住的兴奋,但是每当看到马老师对我肯定的目光,我都会督促自己,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成为老师得力的助手,争取让自己的成绩更进一步,要对得起老师的苦心与辛勤的汗水。

校 园 心 语(六)

第八周  201348~412

初三(1)班  裴宇晨家长

不知不觉,脱掉了冬天厚重的棉衣,春天近在眼前了。星期天,一个晴朗暖和的日子,我们全家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

抬眼望去,明媚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房子上,树木上,到处洋溢着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春光吹皱了湖水,泛起层层涟漪。小鱼插不上嘴,只好游来游去当观众。岸边也热闹起来了,柳枝抽出新芽,随风摆动,抚摸着清新的空气,并一起追逐嬉戏。调皮的小草从地里钻出了头,装点着神奇的大自然。兰花也开了,地上零零星星满是的。用心聆听这伟大的乐章,我油然而生出一种激动。

田野里,油菜花开了,散发着微微的清香,沁人心脾。咦?什么声音打断了我?哦,原来是小蜜蜂来采蜜了。只见它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每一个动作都谱写出一曲劳动的赞歌。哟!还有美丽的蝴蝶也在忙呢!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活像天上的小仙女,舞姿动人。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唱着清脆的乐章。

一棵棵柏树樟树充满生机,桃花梨花都开花了,一些被稻草缚住的小树,摇晃着,好像要挣脱稻草,迎接春天的到来……这春天的美景让人陶醉,流连忘返。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新生与融合。

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秋天必定会有累累的硕果。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生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好好珍惜春天,用汗水换来收获吧。记此给我即将中考的孩子,加油!

 

校 园 心 语(七)

第八周  201348~412

初三(8)  黄昀欣

在初中这四年里,“校园心语”带给我太多太多。我想我必须用最后一篇的校园心语回顾在西南模度过的四季年华。

记得第一次和同学们的见面,面孔陌生却是那样友善。每一次热心的提醒,每一次礼貌的问候,我们之间的缘分就这样建立,四年的奋斗旅程从这里开始。那时我执笔写下了第一篇“校园心语”,稚嫩的文笔却藏不住我对未来的期望。其实,这篇文章一写就是四年,每一次提笔,都有不一样的思绪和感悟。

初一初二融聚着我们日渐成熟的思考,每一场考试或比赛为拼搏而流淌的汗水。那一次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的欢呼声,那一次荣获文明班自豪的神情……一切都在眼前,只是我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班级是一台硕大的机器,我们便是那细琐而精密的零件,不渺小却是必不可少,每一次的辉煌都有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校园心语”见证了我和我们——这两年的一切,如班主任尹老师所言。

初三最为充实,分分秒秒都在以倒计时的速度飞逝。每天踏着晨晖,在跑道上挥洒汗水;每天映着繁星,在课桌前埋头学习。在课间,在放学,随处可见同学们互相背着词组、背着古文、讨论难题的身影,互助小组让同学们的友谊越发深厚。放学后,班里有很多人留下来,安静而认真的攻克着组长布置的压轴题,也有同学抓紧时间向老师或同学询问解题。如此宝贵的记忆不会再有第二次,它值得我们一生收藏。而就在“校园心语”里,我们共同珍藏了这些财富。

“校园心语”是我们初中生活的主题曲。当我们回首初中生活时,“校园心语”所汇成的青春篇章是我们的最爱。

校 园 心 语(八)

第八周  201348~412

高一(2)班  匡天呈

两天的绍兴考察兴味盎然,我们感受着自然灵秀和质朴人文,收获了书本内外的知识,体验了浓浓的友情和民情。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真是名不虚传啊!兰亭一向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名士曾在此留下书法的瑰宝。宋仁宗、郑板桥、朱熹等都曾在此临摹过《兰亭序》。有的苍劲有力,有的清秀俊郎,而郑板桥所临《兰亭序》更是独创笔法,妙趣天成。

在兰亭,是一步一景,是移步换景,是情景交融。我们看到王羲之与王献之所写的“鹅池”二字,父子合璧,成就一段美谈佳话。我们也清楚地感到:“兰亭”之所世代传承的精彩,不仅是此地风景如画,更在于艺术与人生的创造胜于风景造物了。

在这美景中徜徉,在这徜徉中感悟,我们不亦乐乎。有同学溪边欣赏胜景,有同学亭中品读碑文,也有同学提起笔来,临摹书圣的墨宝……同学们感受文墨书香,腹有诗书气自华,受益匪浅了。 

绍兴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淳朴热情的地方风土民情也十分感人。有位同学路上不小心摔跤了,膝盖着地蹭破了皮。她一定很痛,我们很急,我们就陪着她到一家小店坐下休息。店主听说她受伤了,立即放下生意,去拿来了云南白药为她喷上,神情是无比关切的。

老师说集体考察,不仅可以知识实践结合起来,还可以考验同学的内心修为。这一次有意义的绍兴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感受绍兴人文,让我们的思想认识得到一次温润的洗涤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