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园 心 语(一)
第十二周 2012年11月19日~~11月23日
预初(5)班 王语非
“出发喽!”经过一天的准备,爸妈领带着我向乡村进军。
一个小时到达终点站,迎接我们的是一条石子与泥土混合的乡村小路,小路两侧满是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哼着小曲,左看看,右瞧瞧,我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兴奋地大喊大叫。那高兴的滋味,像金色的小肥皂泡,一串接一串地浮了出来,把我的心填得满满的。
遥望远处的高山,满山的绿色,墨绿中又透出一丝青绿,这些都是枝繁叶茂的树木的杰作。薄雾在朝阳的照射下,像一圈光环,缠绕在山顶上面,整座山在蓝天的映衬下,使它看起来又多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我盯着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像是经过一次自然的洗礼,心里有说不出的清新美好,自由自在。
可是,走了一会儿美丽乡村小路,我却见到小路边的垃圾桶里空空如也,垃圾桶旁边却有许多垃圾,既污染环境,又妨碍人们行走,也影响了我的游兴,于是我们决定把垃圾清理掉。说干就干,爸妈和我去农家找来扫帚畚箕,把垃圾扫在一起,把废瓶子、废纸放进可回收垃圾箱,把果皮、菜叶等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把垃圾清理完了,乡村小路更加美丽了。
这时,有过路人向我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我开心地笑了。爸妈微笑着,领我继续往山脚下走去……
校 园 心 语(二)
第十二周
初一(9)班 徐至成家长
仅仅过了一个暑假,儿子的个子已稳稳地站上了
回想孩子在西南模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他养成了不少良好的习惯,现在作息有规律,做事也利索,每天回家能先完成作业,然后在伴着书香入睡,真正是爱上读书,以书为乐了。
最让我骄傲的是,儿子能和“电脑游戏”绝缘。不玩游戏,这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不容易。记得有一次,孩子沮丧地找我就电脑游戏的取舍谈判,他希望每周能有一段固定的时候玩电脑游戏,说要不然同学们聊到游戏他都无话可说,会落伍的。虽然当时我确实有点心软了,但是考虑到孩子尚且年幼,且自制力缺乏,最后还是拒绝了他的要求,并鼓励他在与同学交往中,多找一些其他的话题,多向一些有志向的同学学习。如今,我惊喜的发现,没有了电脑的诱惑,孩子有更多时间阅读、运动、休息,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龙应台写过一本书,书名简单却道出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情愫——《孩子,你慢慢来》。孩子,愿你坚实地踏稳每一步,在西南模不留遗憾地度过初中四年学习生活,加油!
校 园 心 语(三)
第十二周
初二(8)班 冯范元
初二有机会接触物理课程,我对这门学科充满了热情,时而幻想要像牛顿等伟大的物理学家那样创造几条伟大定理,或者跟爱因斯坦、霍金一样,探索物理理论,解决宇宙各种不为人知的奥秘,最棒的可能是能解决穿越时空这种终极问题。
可是,开学以来的物理课,似乎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老师上课开讲的内容似乎看看书就能搞懂,测量的方法,声音的传播,与我想知道的各种“高端”知识毫不沾边。于是,我“眼高手低”的毛病犯了,上课无法百分百专心致志,作业也打不起十足的精神来解决,我原以为初二的物理只是小菜一碟的。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到考试,我的物理成绩就原形毕露了。不是差在概念上,就是实验有问题,一张试卷是漏洞百出。我总是抓不到题目的要领,也就无法做出最准确的回答。老师讲的没错:物理是一门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这次期中考试,我物理只考了个81分,算是自讨苦吃,这门新课程物理让我头疼,很受挫人。
仔细回想,我从没有专心做过一张物理卷,也未曾背过任何一条定律,没有好好看过错题集,还以为语数英的优势就等于物理也有优势了。现在想想,81分已是不错的安慰了,没有清醒的头脑,下次考试真不知道是怎样的境况。
期中考结束,我的不认真状况也将随之消逝。新起点,新征途,盼以专心之精神,刻苦之行动,来画上圆满的句号!
校 园 心 语(四)
第十二周
初三(10)班 刘 麟
作为“十四岁生日”仪式上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求家长给孩子写一封信,作为十四岁的礼物。可是,我的父母平时就是不善言辞的人,生活一直处在平淡之中,我们从来不曾用书面文字交流过,在父母略带为难的商量后,妈妈最终勉为其难地承担了这项事务。
深夜一觉醒来,我去厨房喝水,经过父母的房间,发现里面还亮着灯,透过门缝看到妈妈伏在小桌上,在她手上紧握着笔,水笔的笔尖轻触着信纸,夜的宁静让我好像还听到了纸笔摩擦的沙沙声。
十四岁集体生日的仪式上,我郑重地取出信,竟有满满三张,上面是很朴素的话语,妈妈讲了很多我小时候的事情。原来那些在岁月洗礼中都快要褪色的小事,在妈妈的心中却是那么清晰。
最后她写道:“儿子,你已经不是那个黏着妈妈的小孩子了,个子也已经比爸爸高。看着你长大,我们没有别的期待,只希望你每天都健康快乐……”读到这里,泪水不受控制地溢满了我的眼睛,模糊了视线。
父母的期待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他们的爱也从来不是轰轰烈烈,就在平淡朴实的日子里,我不断长大。然而就是脑海中不能抹去的一幕,提醒着我:曾经以为不必在意的一些小事,都会在某一天成为爱的累积,铺垫我的成长之路,如今初三的路也正是如此。
校 园 心 语(五)
第十二周
高一(2)班 张笑涵
坐在窗边,翻开书,阳光洒在书面上,嗅一嗅,有阳光味,甚至还能闻到未干的油墨味……你是否也有过同我一样的经历?
静下心读一本好书,是一件多么舒缓身心的妙事啊。
读书是一件乐事,胜过长假旅游人挤人。空闲时,我便会取一本自己心爱的书,静坐下不来读,哪怕早已读过,仍会再拿来读。一本好书,每读一遍都能悟出更多一层的意味,因为读书的年纪不同,体会也不同。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读高一了,课业繁重起来,但是书还是我最好的朋友。读《边城》,如同到了远离城市喧嚣古朴小镇,那儿的风土人情与纯朴人性令我陶醉,我才理解了沈从文的心意。再读《西游记》,跟随着唐僧师徒的脚步,斩妖除魔破万难,最终修成正果,我才理解西行的妙用;读《蒹葭》,蒹葭就是我们常见的芦苇,古人的喜怒哀乐都在这一枝芦苇上了,思念亲人,或者追求美好生活、理想与信仰,读过《诗经》才懂。
期中考已结束,高中的学习生活依然紧张,但是,何不用上那些玩游戏看电视的闲暇时光,来读一本好书,来度一日清闲呢?
百花香,不敌书香啊!
校 园 心 语(六)
第十二周
高一(3)班 华若愚
说起美丽校园,最让我们男生意犹未尽的,当然是操场。体育课上自然不必言说,体育课后大家往往还都意犹未尽地多投几个篮再依依不舍回教室。中午去食堂吃饭,宁可绕远道也要从操场穿行,哪怕不能打球,感受一下操场的气氛也是快意的。
我想很多同学跟我一样,对操场的关注都集中在篮筐和跑道上,而对某个同学偶而遗忘在操场上的饮料瓶都怀着“瑕不掩瑜”的心态——熟视无睹,但是有一位同学却比我们更有思想,也更有行动。
那天从食堂回教室,有个饮料瓶被“遗弃”在篮架边上,我“一不小心”看到了,正准备从一旁与它擦肩而过,看到同班的陈恺文同学迎面走来,很快弯腰捡起它,转身扔到垃圾桶里。看到愣在一旁的我,还打趣说:“我应该捡上它带回教室,到时候一起卖掉充班费。”
我惭愧地站在一旁,不知说什么好。是的,在我潜意识里,这是校工的工作,我可以选择“无视”,而陈恺文同学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说既然我们爱操场,就应该共同维护,大家一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他还说,就这么一个瓶子,很可能在运动过程中绊倒同学,成为安全隐患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要向陈恺文同学学习,胸怀天下志,从维护操场整洁做起!
校 园 心 语(七)
第十二周
高二(1)班 黄朔薇
学农转瞬即逝,感悟汗水中升腾的欢笑——那永不磨灭的记忆。在这六天里,有来自泥土的朴素感受。拿起沉重的锄头翻地,体
会到农民的艰辛;扒开厚重的泥地,挖起红薯,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种下一株株小青菜,深感盘中餐的来之不易;学会编制滚灯和中国结,了解中华民族的智慧;挑起一筐筐泥土,体验祖辈围垦的艰辛,懂得“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的道理。
在这六天里,班集体更具凝聚力了。摔倒了,会有人来扶起你;生病了,会有人递上药品;磨破手了,会有人接过你手里的农具。农耕知识竞赛时,大家为我加油鼓劲;拔河比赛时,同学们全力以赴,呐喊助威声响彻云霄。每位同学都在乎自己寝室的内务评比和行为规范评比,在乎每一分,每半分,因为我们希望建成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学农时,对红薯、青菜等一切农作物的爱惜,将延续到生活中,我们会珍惜并且爱护身边的一切。学农后,我们会把团结合作的精神带回到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精诚团结,为了集体荣誉而拼搏奋斗!让我们将不屈不挠的精神带到学习中,面对困难不低头,就好像除草一样,只有一刀一刀把枯萎的野草除去,才能让地里的庄稼茁壮成长。我们牢记:付出汗水,才有回报!
校 园 心 语(八)
第十二周
高二(1)班 乐韵妮
念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知道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理解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记忆“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每餐都吃的粮食,每日都见的花草,再熟悉不过,但真要问起其耕作农时,却只是一片模糊。
而这次学农让我们亲近农耕,动手体验,真切感受了“三农”。学农活动大致分为农耕实践园和农耕知识讲堂两个部分,动静结合,理论结合实践,不亦乐乎。在实践园里,我们学习犁地、翻土、填挖、种植、挖红薯等技能,十几亩的土地成为了我们实践的乐园。原来极爱干净的女生,也乐得让双手沾满泥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小虫不再是肮脏骇人的象征,它们的生命壮大了起来,明朗的天空下,肥沃的土地上,它们才是真正的主人,而我却成了羞怯的观众。小心的蹲下,看它们爬过土埂,钻入植物缝隙,惊叹多么神秘啊。
令人兴奋的远不止这——挖红薯期待已久。红薯在哪儿?怎么挖?站在田里,就是不敢下手,怕一刀就把红薯横尸两断,先锋派率先挥下铲刀,一会儿就找到门道。红薯却没有那么幸运,被我们馋了两天,终于“被”出现在了餐桌上。有同学站在田园苦吟:“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感慨白居易感慨弃仕情怀,其实农作绝非易事,无一不讲究,也无一不饱含智慧。
我们站的是光亮的地板,穿的是写满品牌的成衣,吃的是父母含着笑端上来的饭菜,土地仿佛是那郊野才有的东西。然而我们每天衣食住行,无一不是来自农业、农村、农民的恩惠,我们日夜受这土地滋养和自然的馈赠,却常常忽视它,学农五天的短暂生活使我第一次由衷的珍视和赞美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
校 园 心 语(九)
第十二周
高二(2)班 金梦倩
为期六天的学农生活转瞬即逝,但回忆在脑海中堆积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下,我们闻着稻穗香;举起陌生的农具,我们颤微微举起它刨开第一捧泥土;在松软的田垅上,我们亲手栽种下已在餐桌上“习以为常”的小青菜;在深邃的星空下,我们在教室里大声诵读课文;黑的夜,安静自习时,能够听清左右两边教室中老师的讲话声……
难忘这些独特的经历,来自农村田野背景下的诗意学农。难忘的还有无数次营地的比赛:比赛开始时,各校的学生都为着自己的学校呐喊助威,士气高涨,力量强大。这方大声喊着“加油”,那方大声叫着“威武”,各方加油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这里只有胜利,只有激情,因为我们都爱学校荣誉,并以青春的名义拼搏。
只有经过这样的体验,我们才真懂得珍惜粮食之义,体会到了中国农民的甘苦。看着一棵棵小小的青菜苗被我们种入“版图”之内,想着它需要一季的时间来成长,在这期间需要给予多少无微不至的关心——对孩子般的疼爱,责任之心油然而生。当一个有些微胖的大个红薯出土时,我们发出阵阵的欢呼声,爱惜地捧着它,为它的出世而欣喜若狂,看到它没有损伤,更是不舍离手,又一种责任从心而生。粮食来之不易,粮价有高低,劳动无贵贱。
感谢高二有学农实践,我们都拥有自己的收获——那满满果实是学农带给我们的甘甜。
校 园 心 语(十)
第十二周
高二(3)班 左欣雨
学农前夕,面对分班后新的环境,大家都有些不适应,对过去班级的留恋之情是难以述说的。改变这种情绪的是这次学农活动,正如高一时的军训,在紧张的集体活动中,同学们相互了解,相互熟悉,团结奋斗,胜利完成学农任务,也形成了新班级的凝聚力。
我们物理班就是一个突出案例:男女生比例失调,男女生互不了解。这次学农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女生个个都心灵手巧,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农运会两个夺冠项目女生都是主力队员,班级板报绘画是由女生担起重任,这唯一的物理班女生寝室也是内务评比中为数不多的优秀寝室之一。“谁说女子不如男”,这是最真实、最有特色的评价,我们班物理学科有绝对优势,现在发现了第二优势。
在学农期间另一热点话题,属于拔河比赛——这场力量、持久与荣誉的决战。这场比赛,我们的对手是另一所区重点高中的同学们,友谊氛围与竞争意识同样比重,比胜负更重要的就是我们的比赛意志。高二年级展现出“团结互助、永不言败”的团队精神,参赛选手热力四射,同学们奋力呐喊,在这样激情燃烧的时刻,点燃这份“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气势,我感叹道:物理班必胜,高二年级必胜,无憾矣!
纵观漫漫人生之路,学农六天只是其中短暂一瞬,然而物理班刚刚起步的这份豪情与难忘记忆,却会永远的珍藏于我们每个人心间,一切都会珍藏于我们的青春纪念册中。
校 园 心 语(十一)
第十二周
高二(3)班 郭士柏
在学农前,找学长问了问关于学农的情况,据说是很有挑战性的,自然是心潮澎湃,充满期待了。出发前,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直到顺利完成任务,这还是我第一次出门没有落下东西。
伴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我们准时来到五四农场,学农之旅拉开序幕了。我们先安置行囊,第一件事是整理内务,铺床单,套被罩,这看似简单的事,用去我们不少的功夫。然后是入营式,吃饭,洗澡,晚自习……终于可以听着窗外的虫鸣声进入梦乡了。
6:00,寝室长的闹钟声催促我们起床。推开窗门,深吸一口郊区的空气,这儿的空气真是格外清新的。农耕实践的第一件任务——学除草,教官的一番讲解后,我们开始亲自动手,本以为我也可以像教官那样轻松而迅速地将大片大片的杂草铲除,但是不知为何,这锄头一到了我的手上,就好像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向土地,我没锄两下双臂就无比酸痛,只好将锄头交给别的同学。
突然听到一阵嘈杂,原来有同学发现了一只青蛙,我蓦地想到总教官说的“这里的生物种类繁多”,看着青蛙在地上蹦来蹦去,我们引导它奔向安全地带。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一起拔藤挖红薯。听教官说隆起的地方就有红薯,我将信将疑的按着他说的去做,还真的有红薯,我一上前便挖到了“四胞胎”,捧着这四个宝贝放进了麻袋。我们班共收获了满满四麻袋的红薯,最后一天将要离开农场时,我们还品尝到了自己亲自挖的红薯,应正了一句俗语:种豆得豆!
学农活动丰富多彩,如与兄弟学校之间的农耕知识竞赛、农运会、黑板报比赛和拔河比赛等,既展现自我,也领略各校风采,更开拓了自己的视野,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这一段时光将会永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或许在以后的回忆中会有无限的感慨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