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九周校园心语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心语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九周校园心语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2-10-29

校 园 心 语(一)

第九周  20121029~~112

教导处  朱文静老师

星期四下班的时候,结束了在高中部的工作,我回到了本部校区。因为辅导几个学生的缘故,下班晚了。天色已晚,过了放学高峰时段,一路上都没遇到同学。当我走进一楼大厅的时候,从楼梯上下来四位男生,从这个时间点来判断,他们应该是初三的学生。远远地,四位男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再见!”声音响亮,且有朝气。并不熟识的学生和我打招呼,这不是件稀罕事,我很习惯地回了声:“再见!”让我意外的是,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一位男生说了句:“老师辛苦了!”此情此景,这句话很让人感动。

想到学生这么晚回去也确实不容易,我立刻接了句:“你们也辛苦了!”这时,我已走上楼梯,耳边远远而清晰地传来一句:“没事,我们不辛苦!”我立刻转回头去,看见是一位高个子男生也正转过身来说的这句话。我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回应,只是由衷地笑出声来,算是一种回答吧。一天的疲惫是很难瞬间消除的,但心里确实倍感温暖。一方面觉得作为老师,自己为学生的付出是值得的;一方面也为西南模有这样体谅老师、积极阳光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有时候,我们说的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所产生的影响力,真是我们自己都无法预知的。老师为你答疑后,你说的那句“谢谢老师”;离开老师办公室时你说的那句“老师,再见”;早上进校门时,你看着老师的眼睛真诚地说的那句“老师早上好”……这一切,其实都给人温暖的感觉,只是你可能还不知道。

一句话的温暖你收到了吗?一句话的温暖你给予了吗?让我们仔细地回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感受到过这样的一句话的温暖,它们来自我们的父母、我们的朋友、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同学,甚至是我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如果有,请将这温暖传递起来吧!

校 园 心 语(二)

第九周  20121029~~112

预初(6)班  郑旭涛

订正、整理、分析、归纳、反思,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对阶段测试卷逐一处理,给初中阶段第一次测试画上圆满的句号。

翻开语文试卷,不由得停了下来。课外文言文最难,对我而言犹如天书,以前的积累就少,怎么可能读得懂呢?我没精打采地坐在桌前,信手翻弄课本,垂头丧气,烦恼不已。

这一幕正好被妈妈看到,她坐到我身边来,讲起了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故事。人们都说苏轼天赋好,能“过目成诵”。其实并不如此,而是另有其奥秘的。苏轼不仅三抄《汉书》,其它如《史记》等几部数十万字的巨著,他也都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抄写的。如此几遍看过、抄过,所有内容便都“烂熟于胸”,苏轼称它为“迂钝之法”。苏轼的“过目成诵”原来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啊。

“原来,苏轼也是这样才‘过目成诵’的啊!”我不禁提高了分贝,“我还以为他天生的好记性,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呢!”妈妈颔首不语,转身帮我关上了书房的门,留我一个人在桌前。像苏轼这样的大文学家,秉性天赋甚好,他都一遍一遍反复抄写背诵,何况我呢?

确实,文言文对我来说还很难,那我就更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踏踏实实地去抄写、去记忆。在此基础上,更虽认真地做好文言词语的积累,从字到句、从句到段、从段到章,循序渐进,勤学苦练,一步一个脚印,我一定会打开文言文的新天地!

 

校 园 心 语(三)

第九周  20121029~~112

初一(2)班  陈玉清

重阳节那天晚饭时,餐桌上多了几块重阳糕。糕点色泽清雅,散发着清香,“镶嵌”其中的瓜子仁显得格外耀眼,很是诱人,我几次差点忍不住要先尝为快了。

外婆过来吃饭时,发现了桌上的重阳糕,疑惑地问:“今天怎么吃糕啦?”妈妈笑呵呵地让外婆坐下,说:“今天不是重阳节吗?”外婆这才恍然大悟,笑得合不拢嘴。

开饭了,我正要举起筷子去夹重阳糕,外婆已经夹起一块放到我的碗里,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妈妈看到了,教育我说:“重阳糕,蕴含敬老的意思,应该让外婆先吃,怎么你倒先吃起来了?”妈妈一句话就说得我脸红了,我怎样又忘记家里的主角了呢?

外婆笑着替我解围:“没关系,你能想到去买糕,已经给孩子做了榜样了,先吃也没什么关系,来来来,孩子先吃,大家一起吃,我也吃。”说着夹起一块来品尝,重阳糕的香气氤氲着亲情的氛围。我突然想到让老人家高兴真的很容易啊,就这样小小的举动,就能让外婆这么开心了,外婆真好!

每天我们都能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仅仅在重阳节的一时一刻尽孝,尽力为家中的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祖辈都能颐养天年,岂不更好?

 

校 园 心 语(四)

第九周  20121029~~112

高一(1)班  李宗玥

每天清晨,在汇成小区里穿行,来到小区里最高的那栋楼面前,那就是我的高中,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西南模。记得93日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觉得这里颇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用妈妈的话来说,不仅闹中取静,而且眼前一亮。

踏入校园,最先看到的是教学楼。说不上多巍峨,却有种很庄重的感觉。教学楼旁,有一块刻有西南模校徽的校徽石,这是继揽秀亭和毓秀亭之外最吸引我的地方,火红的校徽印刻在洁白的彩玉石上,更印刻在每一个西南模学子的心中。

校歌中唱到过日晷,似乎景观都在歌声里。某天中午得空,于是我忙里偷闲的去看了看日晷台。先看了看圆盘上的说明,一时性起想看看现在是什么时间,但是研究了很久都没有看懂。回家之后查了一下,第二天又去看,这一次终于看出些眉目了。开心之余,不禁慨叹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智慧,而且也很感谢学校能塑这样一个知识的瑰宝,这样具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校园西侧是揽秀亭,草坪上的巨石刻着大大的“西南模”三个字,花草都养护的很好,“四君子”屹立在亭边,不仅景美,意境美,而且寓意都很美。校园东侧是毓秀亭,是这个暑假刚刚兴建的,人迹罕至,有点小石潭的感觉,我常设想也有一个柳宗元在这里有感而发呢。

到西南模求学还不足两个月,但是我好像已经和这个学校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不仅因为他的精致,而且在于他的人文。

 

校 园 心 语(五)

第九周  20121029~~112

高一(3)班  胡双双

两个月前,我还在为中考失利而懊悔,整日的患得患失;两个月后,我彻底走出了中考的阴霾,融入了高一(3)班这个大家庭。2012年秋季校运会落下了帷幕,在而高一的生活才算刚刚拉开帷幕。

难忘第一次大家一起付出汗水的经历,那就是暑假军训。难忘第一个月的学习旅程,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共同学习过关坚持拼下去,我们从陌生人变成了好朋友。是在烈日炎炎之下开始我们高中生活的,相信我们从此都有这般的热度;是在和风秋日下迎来第一个高中运动会的,相信我们从此都这样的参与度。

取得第一名的同学理所当然是最棒的,第二、第三名的同理所当然是最棒的,那么没有名次的同学呢?当你鼓起勇气报了名,拼尽全力跑完了全程,你就是最棒的!在女子八百米中,马小嫚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孟子鸣第三名紧随其后。当孟子鸣拿着她和马小嫚的奖奖品归来时,她无意吐槽了一句:“看,第一名和第三名的奖状都是这么大的呀!”职业不分贵贱,荣誉不分高低,我们重参与,我们重拼搏,快乐在于过程,不仅仅是结果。

明年的今天,一同挥汗如雨的还是你们;后年的今天,我们还将一同挥汗如雨,并且一同挥汗迎战高考。我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校 园 心 语(六)

第九周  20121029~~112

高一(3)班  何麒暐

本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较刚结束不久,三个星期后的期中考试又将接踵而至。面对这样紧张的日程表,班里成绩较好的同学个个胸有成竹,认为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为什么?因为他们基础已经得到夯实,再经过巩固后实力自然不可小觑。

除了学习,其他能力也要提高。如交际能力,处事能力,还有情商、创意、品德等,都有了长足的全面发展。本周我们学校举行的秋季运动会,同学们个个踊跃报名,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气氛,因为他们的勇于竞争,乐于表现,而表现能力可算是交际能力中的重要环节,别人才会了解你的才华,尊重并且敬佩你的为人。

处事能力与情商也十分重要,它是将来你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没有这两种能力,你寸步难行。要建立更好更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更多的伙伴结为益友,我们可以称之为人脉。在你任何困难之时,朋友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或给你提出一些建议,或给你一些帮助。而在面对任何挑战时,你都不必那么紧张,因为你早拥有后援团。

若要展现你的才智,创新便是个很好的选择。知识结合,学以致用,这是创新的最好体现,也说明你的思路比别人更开阔。有创意的人,头脑一定灵活,思维一定更加完整,所以创新者受人崇拜。

立德树人,最受人尊敬的总是心里美丽、品德高尚、人格伟大的人。他们往往助人为乐,先想到的是别人,也往往获得人们对他们的感激。我们就是要成为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锻炼成长现在正当时候!

校 园 心 语(七)

第九周  20121029~~112

高二(4)班  刘亿洋

曾经以为分班是遥不可及的事,没想到这一切来得如此之快。

上周五,分班前夕。即将要离开这个相处了一年多的集体,我突然发现自己对它充满着不舍之情。无论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老师,还是总能与大家打成一片的老师,又或是上课时常引得全班大笑的同学,都是我分别时最难舍的人物。这一天,大家格外珍惜老师们的讲课,全班又拍了合照,希望给彼此留下最美好的印象。

最后一节班会课,大家抱着书去了各自的新教室。走出教室门的一刹那,我们都意识到自己再也不属于原来的高二(1)班了,而是一个新的团队中的一员。所有的情绪涌上心头,终于忍不住那垮堤的泪,泪水涌出眼角。我迅速抹了抹泪,毅然向前走去,走进新的班级。

周一,是分班后的第一天,在接触了各科老师后,发现自己之前的担心有些多虑了,虽然并不熟悉各位老师的授课风格,但是师生间通过问答互动,又很快地融合在了一起。

新集体势必需要一段磨合期,在此期间任何对于新事物的排斥心理是万万不可取的,一个新的环境就要学会去适应它。我想分班只是人生中的小插曲,面对分别是不能都从悲观的角度考虑的。既然做出了自己的决定,选定了加一的科目,我们就要朝着目标前进,相信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