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1周校园心语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心语
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11周校园心语

作者/来源:校园心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4-11-10

校 园 心 语(一)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教导主任   朱文静老师

在我上班路上,需要在一个路口左转弯,从东面转到南面。这个时候,东西向的马路直行刚结束,左转的车辆可以启动了。此时,南北向的马路上仍然是红灯。每次在这个当口,我都能发现在南北向等待过马路的骑助动车的人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直行车辆即将结束时,迅速加足马力,只等直行车辆全部通过后便一冲而过,对转弯车辆视而不见;一种是犹豫不决,想走又不敢走,看到个别人冲过去了,自己也就贸贸然跟着混在左转的车流里钻了过去;第三种,任凭一小部分人闯红灯,依然坚定地遵守交通法规,丝毫不为所动。

我从心底谴责第一种行为,这类人为了赢得自己的时间,公然违反交通法规,不惜侵占他人的时间,置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财产于不顾。我有点可怜第二种行为,这类人自己拿不定主意,往往随大流,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果没有极个别领头破坏规则的人,他们很可能跟第三种人一样在原地等待绿灯通行。所以,他们是有希望的,好的环境能够改变他们。我对第三种行为肃然起敬,这类人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利益的诱惑面前恪守原则底线。看似不起眼的过马路行为,确实能够折射出人们对待生活,对待原则的不同态度。不知道同学们属于哪一种呢?

我发现,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工作中,似乎每一个群体都会有这样三种人。拿同学们做例子,有的同学学习目标明确,坚守原则,遇到困难不低头,永远积极向上。而有的同学想要读好书,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是一遇到困难就无法坚持,受外界的影响很大,往往今天立下鸿鹄志,明后天就打退堂鼓。还有极少数同学,惧怕学习,畏难情绪严重,必须在老师的严格督促下才能学一学,甚至为了逃避学习,采取违反规则,毫无原则的方式企图蒙混过关。同学们,你属于哪一种呢?

不管你属于哪一种,我有理由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读好书的愿望,只是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每个人自律的能力、坚持的意愿有差别。这个时候,他人的榜样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校要提出树立模范、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成为模范的口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开展互助小组,让主动学习、攻坚克难的正能量在校园里传播、扎根的原因。

因此,在迎接期中考试的这段时间里,希望各班的互助小组能够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同学都能全力发挥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带动大家、帮助彼此。同时,也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同学们学习。

面对期中考试,请同学们调整好心态,它是对半个学期以来自己学习情况的检测,即使有不足,也可以慢慢改善,关键是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虚心求教,让自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实现自己拟定的阶段目标,你就成功了。

祝同学们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校 园 心 语(二)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预初(3)班   汪天昊家长

入学已经2个多月了,不断地看到孩子的成长,不断地收获惊喜!孩子既延续了小学时执着认真的做事作风,又看到了西南模带给你的学习精神!

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昨晚你已经睡着,我走到书桌旁,看到还没签字的作业打开在需要签字的那一页,笔则静静地躺在右手边,正是留给妈妈签名的。一股暖流使得妈妈情不自禁地对你说了声“谢谢”!从这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就能说明你是做事认真、仔细的孩子。所以希望你能把认真坚持到底,你会不断收获成功的果实!

每当看到你认真学习的背影时,每当听到你自豪地回来说自己进步时,每当见到你执着于某项爱好时,我总是在心底默默祝福:孩子你是最棒的,你自己就是一座宝藏,去发现它,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也许现在的付出不能马上得到回报,但只要用心去做,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的!

就像汪校长说的:我们在立志成才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始终斗志昂扬,不说泄气话,不打退堂鼓,扫除障碍,就能战胜困难!

机会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成功总是偏爱那些自信的人,孩子:自信地去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吧,你总有发光的那一天!

 

校 园 心 语(三)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预初(3)班   熊瑞晗家长

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如何,身为家长总有担心。孩子进入西南模学习两个月来,我们的担心逐渐解除,在班主任刘老师的悉心关注和与孩子、家长的耐心沟通下,我们更看到了孩子身上的变化。

记得老师第一次来家访时,就对我们说:“我会关注每个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与您沟通。您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找到我。”听了老师的话,我们的担心减少了几分。开学后不久,我就接到了老师的电话:“熊瑞晗在语文课上不爱举手发言,有些内向、腼腆。”听了老师的话,我不免有些焦急,儿子从小就活泼外向,在众人面前发言从不胆怯,只因小学时一次课堂发言回答错误被老师严厉地批评。从那时起,孩子再不敢积极发言。得知在老师的课上如果回答有误,老师不会批评同学,而是鼓励孩子多开拓思路后,我也借机鼓励儿子:“既然答错了老师不会批评,那就多举手,多回答。”果然,儿子举手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了,还能大胆走到讲台前参与班长的竞选,虽然没能当选,但对儿子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国庆节后,再次接到老师的电话。细心的老师发现孩子自从澳洲参加机器人比赛回来后,上课会分心,作业和测验的错误率也高了。于是,家校合力一起提醒孩子:比赛取得成绩应不骄不躁,及时收心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才是首要。沟通后,发现孩子的学习状态已有所好转,在接下来的英语和语文测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正是有了老师细心地关注和耐心地沟通,我们家长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的想法,纠正错误,鼓励进步。我相信孩子经过在西南模的学习生活,一定会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

 

校 园 心 语(四)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预初(4)班   贾晏浛家长

临近期中考试,小女忽云,望撰一文投“校园心语”,谈如何备考(尤其语文学科)。甫闻之,觉千头万绪无从说起。盖因余之切身体验,语文学得好,半是“野书”之功。胸有诗书气自华,没有一定量的累积,终究形不成那至关重要的质变。然如此云云,又恐有老生常谈、敷衍塞责之嫌,只得另辟蹊径,不谈“博”,只谈“深”。

少时拜读东汉大儒王充《论衡》,对“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一句记忆铭心。

此三句话极适于读书之道。平素研读一篇课文,乃至一部作品时,大都可分为三个阶段:从“涉浅水”(粗读文本),到“颇深”(深入解读),再到“尤深”(鉴赏和评价)。而每个阶段所得也各有差异:从见“虾”,到察“鳖”,乃得观“蛟龙”。显然,研读愈深,所获愈多。

放到更广阔的层面上来说,治学——这句同样适用。“虾”触手可得,只需略一探手“触碰”,便知一二;“鱼鳖”非唾手可得,须全身扎入水中,方可略窥其全貌;至于“蛟龙”,恐非全力潜于水底,探石发穴不可。尝闻“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可知“蛟龙”乃水之灵气所聚,即如学问中之灵魂,非大恒心、大毅力者无缘得观。

从古至今,文人学士大多按次读书、学习、探究。由浅至深中,有人浅尝辄止,满足于见虾;有人欣喜于察鳖,终无缘得观蛟龙。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切忌浅尝辄止,而是应当尽全力而施为,一旦“入水”,便须长驱直入、勇往直前,切莫半途而废。

 

校 园 心 语(五)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初一(7)班   梁婉雯

周四早晨,天空飘着绵绵细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兴致勃勃的心情,大家都因即将赴信息管理学校上劳动技术课程而兴奋不已。

教室里,一阵阵议论声此起彼伏,突然间,所有声音都戛然而止。我猛地抬起头,看到汪校长步入教室,站在讲台边。或许是因为教室安静下来的缘故,隔壁班级朗朗的读书声便清晰传来。

校长亲切的话语在耳边响起:“同学们,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记忆最佳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时间利用起来,不要让时光白白地溜走。那些零星的时间可以用来背背英语单词,而较长的时间则可以用来复习思考。”见我们听得入了神,汪校长还和我们分享了他以前读书的故事。儿时,校长的母亲曾告诉他:“清晨,你在读书,百鸟开始鸣叫,正跟你一起在读呢。”校长突然停止讲话,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果然,一声婉转的鸣唱传入教室,那是鸟儿清脆的鸣叫。校长又接着说:“上大学时,我和我的同学们就很擅长用一点一滴的时间去学习,甚至在每一次去食堂吃饭的路上,几乎所有人都拿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在背诵……”

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但是又有些不普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老人是公平的,不会多给一个人一分一秒,与其浑浑噩噩地挥霍时间,为什么不珍惜这一点一滴,去充分地利用时间呢?时间不像沙漏,不会重来,与其在与成功失之交臂时懊悔,还不如现在努力,去迎接满意的未来。

时间到底去了哪里呢?它是被牢牢抓住了,还是从我们指尖上溜走了呢?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会过去;明天即将到来,但也会消逝。不要为消逝的过去而后悔,抓紧当下的时间吧!

 

校 园 心 语(六)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初一(8)班   王钰尧

这周轮到我们班执勤,我的岗位在三楼本班门口的楼梯旁。中午时分,教学楼里出来活动的学生很多,有胸前别着团徽的,也有戴着红领巾的。他们来来往往,不歇息地一直在楼梯上走着,络绎不绝。多么闲适的景象,也许略有匆忙,但那一张张笑脸,也是一道极有美感的风景。

到了正午12点,我留意到两位食堂叔叔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收取餐盒时,总是先检查一下餐盒的数量,盖上盖子,再取另几箱,吃力地扛起来,他们的脸微微有些红,一摒气,用力往上一抬,就准确无误地叠到上边。也许是习惯了吧,他们竟连口气都没喘,一秒都不停歇,赶春运似地疾步走着。叠到三四个箱子左右,又急忙将箱子推到楼梯口,取出一根长钩,钩住餐盒的另一端,单手稳稳地托在箱子前端的下沿,另一只手扶住箱子,还拉着长钩,做着双重保险,唯恐这些不长眼的箱子一不小心滑落,碰到同学们。箱子底部摩擦着楼梯,发出骇人的“咯咯”声,可叔叔们不管不顾,用身子挡住箱子,似乎是早已习惯了这些噪音。他们额头上沁出了晶莹的汗珠,变得油光光的,但他们只是毫不经意地用袖子抹上一把,仍一心一意地继续着手头的工作。我不禁联想到平时中午用餐后的场景,极个别同学偶尔将饭盒随手一扔,饭菜被泼到地上,也都是叔叔们帮忙收拾的。

看着食堂叔叔们搬运饭盒的情景,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不免有些心疼:叔叔们辛勤工作,应该博得大家的感激才是。于是,我对着叔叔们说:“叔叔,谢谢你们!”他们转过头,我看到了油亮,有些许皱纹的脸上,荡漾着欣慰的笑容。

 

校 园 心 语(七)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初二(9)班   屠天潼家长

孩子步入青春期后,与家长的争执一下多了起来,一直以来的细微关照成为她眼里的管闲事,多年的嘘寒问暖也被归类到啰嗦之列,稍不留神就会引发她强烈的委屈与不满……总之,在一次次争执或冷战后,那个熟悉的小女孩从我的身边渐行渐远。就在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孩子的班主任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让我尝试放手管理,给孩子自我完善的权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孩子和我之间的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她的叛逆也趋于平息。

那天因为一件小事女儿又和我发生了争执。看着孩子一副不讲理的模样,当时我的火都顶到脑门子了,感觉额头的青筋突突直跳,真想如电火雷鸣般咆哮一番。但我强压下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冷静、冷静。强按自己坐到电脑前,猛敲了一番键盘之后,长长吁了一口气,理智战胜了愤怒。早上起来后,回想昨晚的情景,暗自庆幸当时没有雷霆暴怒,否则,怒火一旦蔓延开,想熄灭它又是一场持久战。对我而言恢复理智都不简单,何况对于孩子?看来,我对孩子的要求过高了。以后,首先要让自己尽可能保持理智,再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

那天早晨,女儿吃早饭的时候若有所思,一副想说什么又欲言又止的表情让我感觉好像她一下子长大了不少。出门时,女儿轻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女儿的声音虽轻,但对于我来说无疑是天籁之音。    

看来家长的适度放手以及心平气和,很多时候比无休止的管教要有效得多。也许孩子们更多需要的是倾听和理解。

现在,虽然我们之间还会有矛盾,但我们在一起更多的是欢乐。每天放学接女儿,听她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向我讲述一天来在学校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悟,那是一种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的幸福。

 

校 园 心 语(八)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初二(10)班   李明轩

时光如梭,半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过去,我们也将要在接下来的期中考试中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班主任贾老师将我们分为了几个互助小组,用以互相提高。

不少同学在上完课后,仍旧有一些知识点没记录下来或是没有完全弄懂。这时,互助小组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互助小组就像一个大大的资料库,组员可以随时向组内擅长某门学科的同学请教,而不必再为老师在其他班里上课,暂时无法询问问题而烦恼。

在考前的复习周里,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时间愈发紧张,所以,不少费时但简单的学习任务便可以直接在互助小组中展开。譬如,我们每个互助小组都会利用中午时间互相检查文言文百余个实词的背默情况。有时,我们也检查其他科目的背诵,例如,数学的性质定理、物理的定律、英语的课文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使得老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我们解析难点知识。

更重要的是,互助小组为班级同学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一些原先玩心较重的同学,因为小组内组员的督促和榜样作用,也努力参与进来,他们和组内同学一样,认真学习,专心复习、积极发问。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让更多同学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也确保了良好的课堂纪律,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

互助小组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可以有延续性、传承性的学习良方。它的存在,不仅可以提高小组内同学的成绩,还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情,更让班级同学的集体意识更加牢固。互助小组让每位同学学会学习,更学会做人;让同学们懂得个人成功的重要,更明白集体荣誉的珍贵。

互助小组是积极的,如果我们能够将其一直传承下去,那它对于个人、小组和班集体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校 园 心 语(九)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高一(2)班   冯肖文

转眼进入高中有两个多月了,十门科目的学习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快,我们就要面临步入高中以来的第一个期中考试。

为了能进一步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大家比学赶超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在年级组的要求下,我班开展了互动小组的活动。

作为班长,在与班主任顾老师进行多次沟通与调整之后,将班级39位同学分成七个小组,选出组长,并明确了互动小组的评比细则。例如,每次考试后班级以平均分数作为评比依据,各小组高于平均分加5分,小组成员大考学年总分第一名给小组内加5分,2-5名加3分,6-10名加2分;在学校、年级、班级组织的各项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给小组加3分,给个人加5分,获得二等奖给小组加2分,给个人加3分,获得三等奖给小组加1分,给个人加2分;上课时不做任何扰乱课堂秩序以及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违反上述各项要求中的一项每人次扣2分,小组扣1分;不及时完成劳动任务或打扫不彻底者,乱扔垃圾等相应小组扣2分……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行为规范方面,都列出了详细的评比细则。其次,我会利用每周一的中午与各位组长开会交流,每周进行积分评比,对分数高的小组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分数不够理想的小组进行指正和鞭策。

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利用互动小组这个机会,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当我们理科有题目不会,寻求组内的同学帮助是个很好的选择;当我们有文科要记忆背诵默写时,可以做到互背互默;当我们行为规范方面做得不好的时候,组内同学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也是个有效的措施……

希望同学们能够互帮互助,在本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佳绩。

 

校 园 心 语(十)

第十一周  2014年11月10~~1114

高二(3)班   张达芸

光阴荏苒,转眼间六日的学农生活已经结束了。

六天前,我们带着小包大包初来乍到,一下子就被教官们严厉的命令声吓了一跳,赶忙听从指令来到宿舍。平日在家中,家务活都由家长全权代劳,而现在凡事都要我们自己动手。身为寝室长,我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督促同学们准时集合和整理内务。

回顾整个学农过程,我们真实体验了下地干农活的别样滋味。就连平时嚷嚷着怕虫子的女孩子们也都全副武装地拎起了锄头,而为数不多的男生们主动担负起了干重活的责任。迎面习习凉风,头顶烈日当空。田间劳作虽辛苦,但是看着这一点点完善起来的属于我们自个儿的小菜地,用衣袖擦拭着豆大的汗珠,内心却满是欣慰与满足。

这次活动也更让我体会到友谊与团结的重要。拔河比赛中,班级男生人数较少成为了我们的软肋,但这也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握紧绳子,大家都不顾形象地一起卯足了力道,耳边只有“加油!加油!”的口号声,有些同学连手被磨破了也未曾察觉。在大家的团结努力下,我们赢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而在农运会上,参赛选手平日里利用一点一滴时间去练习的滚灯、中国结制作和搓草绳都派上了用处,看着他们娴熟的动作真是让人惊叹折服。最后的扁担接力更是我们从没听说过的新奇玩意,我班的男生又再一次担起了重任,他们把重物往自己的“扁担”里放,让女生可以安心往前走。(3)班的男生绝对是“非常爷们儿”的!

六天中,我们经历的是欢笑与泪水,我们品尝的是酸甜和苦辣。这一段时光里,有同学们不断拼搏的英姿,有教官们带领队伍的身影,更有老师贴心陪伴的关爱。在时光的罅隙中,是我们不断超越的步伐,是我们共同提高的信心,也是友谊的升华,更是团结的力量!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