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平衡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1.A政治学习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平衡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6-12-16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平衡

西南模范中学  戴迎明

这次又接到要在校本培训发言的任务,跟同事叨了一句,就听到一位说:“你们发言就是‘出卖’几个学生的故事呗。”我想这句话也有道理,我们这些一线上的老师,太忙,缺少从理论上补充自己的时间,所以能写的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例,作为论文、评职称实在是不够格的,只能姑且与大家交流一下。

老师的爱是不同于父母的爱的,因为父母的爱可以出于血缘、出于天性,而老师的爱是后天的,是与一种职业道德相关联的,更加理性的爱。这些孩子之于老师,一开始都是陌生人。如果用儒家学说当中的“仁爱”的辐射规律去讲,先爱自己的父母子女,再爱自己的内亲外戚,再爱自己的朋友邻里……那么老师跟学生关系没有那么近。如果老师能够真心地爱学生的话,为学生喜,为学生忧,为学生的前程能肩负一份责任,那份爱其实是仁慈的大爱,甚至是佛家所说的善。我们身边很多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一份情感,所以我对这样的老师有一份非常高的敬意,我在这里向我们的老师们致敬。

其实什么是爱?什么是善?最根本的一点是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对我们做老师的尤其重要。有时候我们常常说:“这是为你好!”可是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的话,那么说明我们爱的方式还有问题。如果我们学会了为学生着想,或许学生就能感受到爱。

 

当然,我也少不了要“出卖”一些学生的。第一个要“出卖”的人的名字叫戈一涵,只要教预初(2)班的老师没有一个不对她印象深刻,几乎上完课都要抱怨她今天又做了什么出格的事,甚至连带她篮球队的沈岳君老师也说她话实在太多。那是一个用挥拳头的方式向同学打招呼的女孩,一个上课随意插嘴、说话随便的女孩,一个会向老师翻白眼、生气了把门关得砰砰响的女孩,一个十足的女汉子。可同时,她是我的“粉丝”——每节语文课下课她都会跑到讲台边跟我说话,并且一定要陪着我走到办公室门口;她会一次次问“老师,我今天上课表现好吗?那你喜欢我吗?”;她会对我上课针对她的批评而翻白眼,但随后又会说“我错了,好吗?”……

作为老师,我们对这样的学生都感到很头疼,但是接触多了我也开始发现,她或许不那么讨人喜欢,但是她说的都是她想的,很真实,从来不掩饰。也或许就是她的不掩饰、不忌惮才会让人不大喜欢她。那么她或许也恰巧会是一面很好的镜子,来照一照老师的言行。

请允许我用我与戈同学的一些对话作为引子,来引出三个方面的论述。

 

一、“公平”与“特殊”

【对话实录】

戈同学:“老师,如果我上课睡觉的话,你会也会这么温柔地对待我吗?”

我:“如果你睡着了,也算是为课堂的安静尽力了吧!牺牲你一个,幸福千万家。”

戈同学有点儿失望,而其他孩子笑了,课堂气氛松动了一下。

 

我知道,大概我的回答从某种程度上算是嘲讽学生,幸好戈同学对我很宽容,没有因此而投诉我。

那么这个话题是怎么开始的呢?这是由于他们班的刘同学在上语文课的时候睡着了。我轻轻地推醒他,悄悄对他说:“出去洗个脸再进来吧!”

对于学生上课睡着的事,有时候我们老师是比较恼火的,恼火的原因在于:一、课堂内容如此重要,你竟然不认真听还睡着,错过了谁帮你补?还不是我!二、我上课难道如此令你厌倦,你非得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我吗?

我认为刘同学的情况有点特殊,他是一个学习认真过分的孩子。他似乎在完成作业的整洁度上有一种强迫症,他的本子上总有无数的修正带修正过的印记,如果没收了他的修正带,他就会写出让我读起来“口吃”的句子。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他写下来的可能是“山山重重重水复复复复疑无路”,因为好几个字他都要用规整的一个斜杠划掉,而我只能众里寻他,才能找到排队排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正字。那么可想而知,他作业的时间会比别的孩子长很多。预备班的孩子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一下子很难适应,所以作业往往要做到9点多,那么刘同学就该是10点甚至11点了。下午第一节课,对于一个睡眠不足的孩子来说,真是很难顶住啊!所以我对他没有丝毫责怪,只是让他稍作调整。我纠正了他的行为,也是在告诉别的孩子,上课认真听是必要的,如果你困了,你可以想一些办法保证上课的效率。

或许在戈同学看来,上课睡着是应该受到批评的,她很羡慕老师对刘同学的温柔,也想要这样的一种特殊对待。而她不知道我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我设身处地为学生想了,他不是态度问题,只是太困了,我不应该一概而论。下课我也找刘同学谈了几句,他的情况确实如我所料,前一晚做到11点半。我再一次告诉他写字时要对自己自信,减少修改。我认为这个看起来特殊处理的方法,对他却是最公平的对待。

“公平”是师爱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老师心里有一杆尺,常常衡量着学生行为的长短,也衡量他们学业水平的高低;可同时,学生心里有一杆秤,时刻都称量着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否公平。

就拿10班的王蓁蓁同学来说,她父母说她身体不好,一定要她早上8点才能到校,于是这个女孩子也觉得自己很特殊,所以往往作业总是不能及时上交,因为课代表早就把作业收齐交掉了。问她要作业也变成老师们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在一段时间以后,我找她谈了一次,她说她不交作业是因为课代表不再愿意为她交一次作业。我就告诉她,她既然已经特殊不能在早晨与大家一致,那么就得再特殊一点自己把作业交到老师办公室,因为这样对课代表才是公平的,她不能因为自己的特殊给别人增加麻烦。她最后与我拉钩,承诺每天在中午之前会把作业单独交给老师。她很守承诺,到期末考之前,她每天都会把作业自动交来,或许我已经把作业批完了,她就等着我给她面批,有时我还会当面把她错误的地方跟她讲一下,然后她还会把整个班的作业本都捎带到教室。

她在特殊中与大家同步,又在同步中获得了一些特殊。这样就是在集体和个人之见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老师尊重了她个人,她也尊重了集体,这样不也很好吗?

所以基于“公平”和“尊重”,我也做了一下自我反省,如果下次戈同学再问我关于她上课睡觉的问题,我一定会告诉她,我也会温柔地对待她,但是下课后她一定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困难”与“容易”

【对话实录】

戈同学喜欢没事大声地感叹“人生啊!人生啊!”

我故意把她的“人生”误读为“人参”:“你天天叫卖,你的人参卖多少钱一斤啊!”

“老师,你说卖多少?”她显得挺期待。

“五毛!”我故意逗她。

大概因为太便宜了,她显得不大高兴。上课铃声响了,测验,发卷子给她,她叛逆地斜着脸说:“反正我的人生不值钱,为什么还要做卷子呢?”

“为了从五毛,变一块啊!”我不紧不慢地说。

她无语,接过了卷子。我想她明白现在的辛苦做题都是为了明天成才吧!

铃响,测验结束。

戈同学:“老师,你确定这张卷子是给预初的学生做的吗?”

我只是看看她,没有说话,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因为这张卷子上的题目确实是从初三的模考卷子上摘下来的,虽然出卷老师稍微做了一些调整,但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的难度还是没有降低多少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五毛变一块”,甚至变成五百一千,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我们的方式对吗?

 

这让我回忆起了有一次,任教初二的我出的预初年级的卷子,当天汪校长正好在316备考室,他对我说:“小戴,预初的说明文怎么出得这么难啊?”我顺口就说了一句:“他们年级给我的要求上写着要出这些知识点啊!”校长没有追问,考试也就这样进行了。我觉得这些这篇说明文内容是中国文化中戏曲知识的介绍,行文思路也挺明晰的,稍微有一点点纠葛的地方,作为考试总要有点难的嘛!但是后来考出来的成绩比较低,我开始思考,是不是我真的出得难了。

今年,我又带预初年级,在对学生完成考卷时的质量来看,我们给的题目确实事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了。我对照之前给预初命题的卷子,开始反省自己,我们有几个方面的考卷出得难了:1、直接让小学未曾接触过文言文的孩子做文言文题目。2、说明文的文章结构太过复杂,所介绍的知识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3、记叙文所记述的内容和思想太过深邃和含蓄。

有的老师说,难一点没什么不好,让孩子们见识见识,以后到初三总要考的。或许这话听上去挺有道理,在预初年级就瞄准了初三的出口,也是一种挺正确的思想和策略。但是我觉得这里是有很大的问题的。现在我们总是在抱怨,小学送了点什么样的孩子到初中来啊!错别字连篇,拼音也薄弱,甚至句子根本写不通顺。那么小学的问题在哪里?我参考了一下我们小时候学习的过程,我们小学基础扎实啊,因为花很长的时间去学“bpmf”,也是一笔一划地一个字一个字学;而现在小学拼音学得太快,不再是一个个学写字,而是一篇一篇长长的课文学认字。所有的难度都在提前,把三年级做的事情都集中到了一年级,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迫去学习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那么他们只能想尽办法走捷径,怎么可能扎实呢?那么我们现在把初三的东西提前给学生,他们又要如何学呢?或许我们会告诉他们答题的方向,但是这些方向的内在还是要对文章进行深入解读才行啊!背离了学习语文的本质,背离了阅读的静下心的方向,我们的语文又怎么能教得好呢?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上述的思想是一种,还有就是我们老师出题的时候贪图容易。我们教了这么多年的书,总会有自己的试题库,而最好的试题应该都是教研员出的一模二模卷。我们老师也做了很多一模二模的题目,也真的研究过这些试题了,觉得这当中最好的试题是有些思考容量的题目,在我们搞懂了以后,就觉得学生也应该能懂的,于是想当然地出到了试卷中。而且我们老师们的工作头绪太多了,复制粘贴就可以搞定一张试卷,说实在的也真是很方便快捷。于是我们的学生就在“困难”的题目面前迷失了方向。

我觉得真正的“师爱”是需要站到学生立场去看问题的,我们给学生的不应该是“老师懂什么”,而应该是“学生现阶段能接受的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老师细细地去考量的。我们现在的试题应该是学生能读懂的,是他们用已知的知识和能力能够解决问题的,所谓的“难”也是跳一跳能够得到的,这样我们才能保护孩子读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预备年级的记叙文阅读应该贴合他们的生活,说明文应该层次清楚、段落之间有明显标的性词语,而作文应该写他们的真情实感,不应该盲目地去追求老师教授给他们的所谓“立意”和“思想性”。我们应该去思考语文教学的本源,而不是盲目地去建起空中楼阁。

我们的教学要在“困难”和“容易”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真正对学生负责,这或许也是师爱的重要体现吧!

 

三、“新潮”与“老土”

【对话实录】

戈同学脖子上总是挂着一个金属的十字架,而且不肯戴红领巾。

我:“戈同学,把红领巾戴上!”

戈同学:“老师,戴红领巾太土了,不好看!”

我:“我觉得红领巾那抹红色衬得你最好看。我来帮你戴吧!”

“哦,老师帮我戴的,我今天就不摘掉了。”她真的一天也没有摘掉红领巾。

 

我回想自己像她那么大的时候,我也对天天戴红领巾有一些厌倦,是因为人人都戴着,不能表达个性。青春期是多么想展现个性的一个年龄啊!当我们还拥有这种强调自我的个性的时候,我们大概还不老吧!

但是在孩子们的新潮面前,我们还是要给予引导的。其实,所谓的“潮”是表层的,它汹涌,但也容易退去。而所谓“土”又何尝不是一种积淀,是一种沉淀下来的稳定。有些道理是不会随着岁月的变化而移转的,有些文化和精神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语文学科本来就带有人文性,是肩负着思想教育的责任的,所以在我们的课堂里,“新潮”的词汇和思想要有,“老土”的说法也必须要有。

这个学期教《螳螂捕蝉》这一课,这篇课文的背景是吴王想要讨伐楚国,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决定,但是吴王却不允许任何人提出反对意见。我问学生:“如果你们遇见这样情况,怎么办?”他们当中好多孩子说:“移民呗!”忽然我的心里一紧,是啊,现在的学生说出“移民”这两个字是多么自然啊!社会上的移民风潮还是影响了学生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目标就是出国留学,然后想办法留在国外。“爱国主义思想”仿佛就是一个很老土的词汇,那么不合时宜地摆在课堂里。

“那么,你们就一点也不眷恋自己的故乡吗?”

“是国家不好呀,没道理陪他一起死的!”有个男孩子理直气壮。

“那么你是大夫、官员,你能知道这个讯息,那么那些老百姓怎么办?”

“带着他们一起走!”孩子是天真的,很高兴他们内心是善良的。

“这么多人一起走,如何安置呀!再说,这么多人一起走的话,动静太大,惊动了国王谁也走不了啊!”我提出了难题。

教室里沉默了一会儿。我继续说:“而且国外就让你们去吗?到了别的国家,你必须要接受别国的风俗和文化,行吗?到了别的国家,你要做什么工作,如何维持你的生计呢?到了别的国家,还能像在自己国家一样成为君主看重的士大夫吗?”当我这些现实的问题抛给学生的时候,教室里更安静了。

于是,我告诉学生,一个官员的儿子每天都拿着一把弹弓来到吴王必经的花园里,对着一棵大树摆好姿势,引起吴王的注意,于是就跟吴王讲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令吴王领悟到自己的错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你们从这个男孩子身上学到了什么?”我问学生。

“他机智聪明,想得出这样的办法!”学生说。

“很好,没有别的了吗?他或许也可以移民到别的国家的吧!如果他移民了,会怎样?”

“吴国就可能被灭掉!”

“自己的国家深陷危险,自己的国家会被灭掉,这是移民就能解决的问题吗?即使移民了难道内心里不会有一种痛苦和愧疚吗?痛苦国家的沦陷,愧疚自己不曾努力挽回。”我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爱国或许听起来很老土,但是这种情感是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灵上的,希望不要等到失去它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它的存在,而是把它化作一种动力,守护它、建设它、保护它的尊严,推动它的发展!”

从学生郑重点头的表情上,我看到他们至少在这堂课上接受了爱国的教育。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学校正统的教育与社会上的一些倾向背道而驰,学校教育有时候显得很无力,甚至很“八股”,但是有些原则一定要坚持!我们要让学生接受,必须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加以引导。应该相信,孩子内心一定是趋于真善美的,他们内心里有爱国、有孝敬、有好学、有诚信……只是在某些时刻,他们被一些负面的东西所掩盖,但当我们细心地掸去尘埃,就会发现闪亮的珍宝。思想教育是这样,学科教学也是这样,老师最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已知,才能引导学生去探寻未知。这不就是师爱高明的体现吗?

 

我想说,我们真的应该要常常站到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会在众多的矛盾中找到平衡点,才能构建一个平和的心态,才能让学生得到理性的、包容的、博大的师爱引导,从而也渐渐变成有博大胸怀的人。

说到这里,我也想说,回头看看戈一涵的所作所为,她也不过是一个心思单纯,特别要强,想要得到所有人重视的孩子,是一个个性有些张扬、说话过分直率的青春期的孩子罢了。她可能身上毛病一大堆,但当我们批评她的时候能够多包容一点,从她的角度出发去引导,那么她就不仅仅能知道什么不能做,并且能知道怎样做会更好。这不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师爱”吗?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