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园 心 语(一)
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
教工团支部书记 何 燕老师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新的起点,更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回眸历史,“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成为五四青年最强烈的政治表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成为五四精神的集中概括。百年五四,其所凝聚的五四精神仍是激励青年一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先谈“爱国”。爱国,不仅是个人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更是一份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责任。西南模学子爱国情怀的表达应体现在升国旗时的庄重肃穆,高唱国歌;保护国土资源,树立守护国土的信念;也应体现在正确表达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还应体现在明确自身建设祖国和家乡美好未来的责任和使命;更应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和发展巨变中,激发爱党爱国情怀;在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勤劳智慧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团结意识。作为中学生,要以五四精神为指引,增强爱国奋斗本领,努力化爱国之情为爱国之行。
再言“进步”。当代的青年学子不仅要成为思想进步的先进青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更要成为言行进步的有为青年,要积极参与各项校内外活动,希望学子们关注篮球节、参与读书节、投身志愿服务……在实践活动中,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之中,因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论及“民主”和“科学”,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青年人作为思想最活跃、行动最积极、最具蓬勃朝气的群体,应当在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始终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百年五四,薪火相传。重温一百年前的历史,对当代青年是一种鞭策。在此,我向全体西南模学子发出号召:广大青年要热爱祖国、努力求知、勇担责任、砥砺奋斗,立志投身国家建设,树立起“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人生追求;要积极投身“青年大学习”活动,用理论武装头脑,用思想引导实践,以实际行动,传播正能量,在新时代,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要把个人的理想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中,建功立业新时代;要赓续传承弘扬五四精神,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五四精神,传承有我。新时代的五四精神激励我们要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因为这个时代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和畏难者。新时代青年,你们准备好了吗?
校 园 心 语(二)
为中国航天点赞!
预初(1)班 刘桢琦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今年“航天日”,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前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观学习。走进陈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很大的照片墙,上面可都是几代领导人与火箭模型的合影啊,可见,我国是多么重视航天的项目。接着,一个大大的沙盘展现在我们眼前,里面是航天基地的立体版图,真是规模宏大。乘坐电梯,来到二层展厅,一队火箭雄赳赳气昂昂地伫立在我们面前。从一个不起眼的小火箭,到了今日足以承载我们伟大航天梦的大火箭,这一路的参观让我们见证了航天八院的发展史。
“长征6号”是上海航天八院研制的新一代小型运载火箭,研制难度极大,它的成功对于我国的航天史至关重要,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承担长征6号攻关的航天专家向我们介绍了“长征6号”研制的坎坷历程。在第一次首飞时,由于发射环境复杂,在发射前遇到不少困难。所有工作人员挑灯夜战,紧张忙碌,寻找解决方案,奋战多个昼夜,终于找到潜在的漏洞,采取了准确的应对措施。第二次发射成功!对于这来自不易的收获,工作人员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我深深地感到航天工作者的艰辛,有了他们的无私付出,才有了今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火箭总装厂,我已是第二次参访了。而当我真的站在火箭总装车间的观察窗边,俯瞰火箭在车间里装配时,那种壮观的场景真是震撼到了我!火箭上的一个个零件可都是几米长的大家伙,在火箭身边,有十几位操作师傅正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着。上一次来时,这里摆放的是长征6号,转眼间,已变成了长征7号。
短短的一个上午,一堂生动的航天实践课,有太多太多的震撼和感动。敬业的航天人让我充满了敬佩之情,强大的中国航天研制力量让我充满了自豪之情。我衷心的为中国航天点赞!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三)
感受航天,感动人生
预初(3)班 董海琳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设立的一个纪念日。2019年的4月24日,正是我们国家的第四个中国航天日,作为一名航天员工子女,我非常有幸地和同学们来到了坐落在闵行区的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观,学习航天精神,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航天事业。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研究所的火箭装配车间,近距离体验火箭的制造生产过程。隔着玻璃,可以清楚地看见整个流水线的运转情况,包括火箭的各部分零件装配、调试,以及整体的检验,性能的检测等等。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火箭,原来这是一个如此浩大的工程啊!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生产工艺,有专业的工程师和检测员把关,保质保量,要成为一个能剑指蓝天的火箭,那真是容不得一点差错的,此时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在上海航天工作的妈妈,她经常挂在口中的零差错零差错,原来就是她对工作的态度呀。
印象里的妈妈经常早出晚归,不拘言笑。和大部分的“全能妈妈”、“鸡血妈妈”不一样,我的妈妈不懂小报制作,不会飞花令,更不会烘焙瑜伽,对待我过山车式的学习成绩,也只是淡淡的说一句:“学习是个艰苦而漫长的事情,你下次可要努力啊。”为此,我经常调侃她是个古板的妈妈,到底成天在忙什么呢,这时,妈妈会回答我,我就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望着眼前震撼人心的火箭真容,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千千万万甘于奉献甘于吃苦甘于寂寞的航天“螺丝钉”们的缩影吗?只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才能生产出代表国家先进科技水平的零失误产品啊!我深深体会到了老师们介绍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伟大航天精神!
晚上回到家中,妈妈刚好出差归来,望着风尘仆仆的妈妈,我非常激动地和她分享起了白天的参观经历,从兴奋到震撼,从理解到感动,当我谈到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事迹后,妈妈的眼眶也随之红了起来,轻轻的说了一句:“真感谢学校给了你们这样一个机会。”
是啊,今年的航天日,我和我的同学,我的学校,还有我的妈妈,一起纪念!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四)
美好的相遇
预初(3)班 沈一翎家长
这个周六,天气晴好,我和沈同学出门散步。咦? 学校门前怎么这么多人?看他们的样子,我们立刻猜出来,原来今天是学校的校园开放日。时间过得好快呀,已经一年过去了。我们去年第一次和西南模近距离接触的一幕还历历在目。
那天,我们走进美丽的校园,经过整洁明亮的楼道,来到教室,观看了关于学校介绍的宣传片。从中我们了解到学校的历史,校训精神,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模范教育”的办学理念。
去年九月,你终于穿上了带着“模范鼎”的校服,成为一名光荣的西南模的中学生。中学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记笔记,订正错题,老师手把手教的这些新方法极大地帮助了中学课程的学习;胜不骄,败不馁,这些情操的培养和意志的锻炼也是少年们的必修课。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你们还高效地组织了有意义的活动: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一大会址”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还有不落俗套的班班唱和星光熠熠的新年晚会。除了这些,你每日津津乐道最多的是你们幽默风趣的老师和团结友爱的同学们。你曾经在小学毕业时因为和小学老师和同学们分开而遗憾,但现在你庆幸又碰到如此多喜欢的老师和情投意合的同学,你甚至希望时间变得慢一些,初中生活不要过得太快。
是啊,中学生活是生命中多么重要的一段时光。而你现在所拥有的这些,都源自一年前和西南模美好的相遇。愿你珍惜这一切,有句话说得好: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为我而骄傲。赠与你。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五)
追寻太空,探索梦想
预初(5)班 曾霄扬
2019年4月24日一早,我和同学们在学校的组织下前往上海航天八院803所和火箭总装厂参观。在那里我们了解了从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新一代研制的可随时随地、机动灵活发射的“长征六号”火箭,从发射后会产生有毒气体到发射后只会释放出水蒸气的新燃料这一系列的航天故事与发明过程。
参观活动为什么会选择4月24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呢?原来这一天并不普通,而是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我国自我研制的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发射成功的日子,那时起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自主研发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它是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人从此拉开了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的序幕。因此国务院在2016年正式将4月24日设为“中国航天日”。
讲解员首先带我们参观了星云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不仅给我们普及航天知识、讲解航天发展的历程,还让我们认识到了许多航天伟人,他们的坚持不懈和努力付出没有被忘记,我们以他们为傲,以祖国为傲!现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脚步依旧如火如荼,先进的航天科技已和世界一流国家不相上下,让我们共同期待航天的下一个飞跃吧!
接下来,我们聆听了“长征六号”副主任设计师讲述她与长征六号火箭的故事。研制过程中有突破个个难题的喜悦,也有遇到无数个挫折的低落和不知所措,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无数次试验的失败与前进交替进行才有了最后的成功。航天人用他们的青春和热情把一发发火箭、一颗颗卫星、一艘艘飞船送上太空,他们用生命之光照亮了中华民族探索星空的漫漫征程。
之后,我们去了火箭总装厂。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之前经常听介绍说火箭的大个头使得组装困难重重,直到在现场看见真正的火箭才着实震惊了一把,基本仅一小部分推进器就容得下几十人,可想而知再加上芯一级、芯二级、整流罩等等,把这些大家伙们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一起是一项多么考验人的工程啊!
感谢学校和上海航天给我们这个机会参与到航天日活动中来,它激发了我们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兴致,激起了我们对知识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六)
火热的篮球节
初一(6)班 贺子杰
春天还花红柳绿婀娜多姿着不肯离去,夏天已经一步一步走来。这不,篮球节的“预备铃”已响,我校正式开启了今年的校园篮球节。各年级各班的同学开始疯狂训练,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对战。抽签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和一起训练的(7)班进行一场3对3友谊赛。
比赛在体锻课上进行,时间紧促,时不我待,一开始比赛就很焦灼,双方比分交替上升。七班的小于同学手感火热,左冲右突后漂亮地投篮,连中三记高难度3分,我不甘示弱,立刻回了两记“Answer Ball”,加上队友小骆的二加一,很快将比分差抹平。(7)班的小包,不愧为校队队员,展现了高超的技艺,送了小骆一个遮天蔽日的大火锅,反击中一马当先,直奔篮筐,取得两分。身为(6)班的一份子,怎么能轻易示弱呢?小侯瞅准时机,虚晃一枪,空中闪转腾挪,极限拉开后在干扰中投篮,球应声入网,还造成了加罚,只可惜……没有罚进!
在这场比赛中,我们谁都不想输,在一次拼抢前场篮板中,小包同学过于积极,一下子划破了我鼻梁上两眼中间的部分,虽没出血,我还是感觉到一阵火辣辣的生疼,捂住伤口叫了暂停,大家都围上来询问查看我的伤势,小包第一时间走过来道歉:“对不起。你怎么样?没事吧?我真不是故意的。”小于则半开玩笑地说:“你要倒下了,可就真送我们晋级了。”我看了看小侯,小侯虽高,体重却轻,对抗中他受的伤远多于我,我却极少看到他退缩的样子,他总是笑笑说:“没事,我没问题,继续!”
打篮球,讲的就是永不放弃的“曼巴精神”,只有团结拼搏才能重现那奇迹般的“麦迪时刻”。篮球场的一个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倒下,还有希望,倒下了,便是绝望。
我迅速爬了起来,比赛如火如荼继续进行,当最后我们以总比分3比1实现了大逆转的时候,大家痛快地抱在一起,开心地笑了。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七)
开卷有益
初二(3)班 蔡佳妍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培根说过:“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这诸多意思,可一言以蔽之:开卷有益。
读书能使我们拥有更宽广的知识面。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在茅庐之中,他饱读诗书,在九流十家中无所不通。诸葛亮吸取《周易》中的知识,创出无人能破的八卦阵;他熟读《三统历》,夜观星象,借来东风,火烧赤壁;他把《诸子》、《孙子兵法》熟记于心,操纵三国时复杂的军事大盘。没有读过这些古人智慧的结晶,又何来诸葛亮的料事如神呢?
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读夏洛蒂的《简爱》,我们懂得了人生的价值;读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我们了解了美国的历史和残酷的奴隶制度;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进入清代富家生活,看懂了人性;读余华的《活着》,我们穿过了人的一生;读霍金的《时间简史》,我们明白了人类的渺小;读《圣经》,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本质。读书,是放眼世界的一扇窗,通过阅读,我们能看到不同的世界,领略不同的风景。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谈吐的质量和深度。杜甫曾在诗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写作水平也需要靠读书来提高。鲁迅酷爱读书,他少年时为了买西方著作,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还曾卖了老师给他的金质奖章。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仅《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博览群书也使他的作品内容深刻,笔法冷峻简练,为中国文坛立下了巨大的功绩。
毛泽东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创奇事。”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风云一生,书剑双修。他一生热爱读书,即使是晚年重病缠身、生命弥留之际,仍然没有停止阅读。他曾三读《鲁迅全集》,读十七遍《资治通鉴》。毛泽东爱读书的习惯也造就了他气势恢宏的诗词和不凡的谈吐、策略。如果没有博览这些书籍,想必也未能造就出现今我们所熟知的毛主席。
书籍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书籍是社会文化的结晶。读书,可以彻悟人生道理;读书,可以洞晓世事沧桑;读书,可以广济天下民众。书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和精神。只要你“开卷”了,并用心去读,用心去理解,你必然会得到“益”。
祝愿同学们都能在读书节中开卷有益!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八)
转角遇见自己
初三(4)班 闻人璟家长
“雨压轻寒春较迟,春深不见柳绵飞。忽然飞入闲庭院,疑是故人何处归。” 每日暮色四合,黑夜像要吞噬了这个白昼还人声鼎沸的地方。但每日清晨,因着故人归来,书声又起,西南模的校园便应着暖阳焕发着别样的神采。
每天陪着孩子穿梭在百色路那熟悉的林荫道上,看着身着红白校服匆匆掠过的身影,看着校友们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仿佛又看到了“细雨婆娑梦渐凉,西风乍起乱秋裳”的三年前的那个秋季,褪去了暑热的微风引领着我们来到了西南模。那时,懵懂的我们还远不如现在这般明了自己身上背负着怎样的责任与期望,面临着怎样的曲折与艰辛。
然而,正是因这曲折,才会在每一个拐角处逢见惊喜;正是因这艰辛,才会遇见意料之外的美丽。所以,无论是挫折还是顺利,我们所做的都是淡然接受。
现在的初三生活,每一天都是同一天,不知道何时孩子已不再会为一次考试失利而失去信心,而是把试卷塞进书包里,然后酣畅淋漓地绕着操场跑上几圈,又提起沉重的书包,回家继续挑灯夜战。作为家长,我也时常忍不住看着幽深的天空,看天边几颗寥落的星辰和几缕惨淡的疏云,却依然期待着明早东升的太阳。或许,没有人在意你在那一段路上跑得有多快,或是有多努力……
但是,云知道,风知道,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知道。已至毕业时,将迎中考时,我们也早就懂得了坚持,懂得了平静,懂得了时间不会为你我停留。唯有奔跑,方可无悔。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做自己,做真实的、努力的、执着的、坚毅的、自尊自强的自己,便是一等一的自己……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九)
冲刺等级考
高二(2)班 侯一帆
时光飞逝,转眼间高二的生物、地理两门等级考的时间已经提上日程,同学们每日都在马不停蹄地复习着、练习着,为奔向自己理想的大学拼尽全力。
其实,在高中入学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步入高中的校门伊始就已踏上为了三年后高考而奋斗的征程。有人说高考如战场,一分的差异可能就有一操场的人的差距,而等级考作为高考的一部分,它也是决定我们能否进入理想大学的一个关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在这两年不到的地理和生物学科的刻苦学习,也都是为备战这一等级考,为自己的未来铺路。因此,不论是上课还是课间,不管是晨读还是午休,无时无刻都可以看见同学们刻苦学习的身影,这不禁使我感慨万千。已经到了等级考的冲刺阶段,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格外重要,借此平台,介绍我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方法,与大家共勉。
首先,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复习或是临考前,不要过度紧张,相信你自己是最棒的,只要你真的努力了,为此付出了,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可以承受。好成绩自然令人欣喜,但即便是一个不好的结果,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已经全力以赴,并没有什么后悔的地方。
其次,学会总结。总结是快速找到自己问题,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从过往的练习卷和习题中,寻找出你掌握不佳,仍存疑问的知识点,系统整理,找出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去解决,通过查阅教材或询问老师,将知识点一一攻破。这样,当你再次遇到这类题目时,你能比原来更轻松地去解决。
最后,就是高效利用时间。时间,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但为什么有些人用时而有余,有些人却觉得时间不够用?因为每个人对于时间的把控和利用率不同,虽然不下功夫、不花时间,难出成效,但也不是耗费时间越多越好,因为关键要提高效率:课堂40分钟,专注听讲、认真投入,提高听课效率;回家作业练习,先易后难,合理规划,提高复习效率;课余时间,劳逸结合,保证充分休息,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样的时间运用才是相对科学的,合理的。
总之,调整心态,善于总结,善用时间,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三大法宝,不仅是备战等级考,更为了迎接人生更多挑战。我相信我们全体高二学子一定会发挥我们自己应有的水平!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
校 园 心 语(十)
毁其所见,还是兼容并包?
高三(1)班 祝懿旸
《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安其所习,毁所不见”,它指的是人往往安于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常常予以否定。
具体来说,“安其所习”是一种思维惯性,即“习惯”对于我们的制约,而“毁所不见”则是从没见过,或未能直接、间接经验过的事物的否定甚至是逃避。这是我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人群中存在从众效应,所以当有人 “安其所习”时,其他的个体则会做出“大家都如此,我也应如此”的盲目模仿行为。由此,对于未知领域或不熟悉事物的“不见”和否定的态度便使得我们蒙蔽住了自己求知的双眼。故而,我们不能只会沉浸在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中,或者只会完全听从所谓的“权威”给出的既定认知,而对未知领域失去了探索的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虽然这并非易事。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就需要我们懂得兼容并包,以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辨别、甄选出真正的道理。
《宽容》一文中叙述了村民们因为迷信守旧老人的“权威”而安于长期居住的小村庄,反对先驱者出村探索的故事。可当村民们终因生计压力不得不走出小村庄时,他们却发现了外面世界的“别有洞天”。从村民的角度来说,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安其所习,毁所不见”只会使人固步自封,有时甚至会走上绝路。只有“兼容并包”,广泛的听取意见,不迷信“权威”才更有助于我们不断地认识新事物,开拓创新。
生活在这个信息快速更替的时代,我们要学会接受对自己有益的新知,摒弃陈旧的糟粕。在此过程中,敏锐的洞察力是一项必备的能力,由此,我们在平日生活里要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态度,学会去接受,判断利弊。这样,才是真正的善学者。
第十二周 2019年5月5日~~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