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7日下午 科学会堂二楼
今天下午培训中心为我们请来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尹后庆副主任作讲座。尹主任从一个新闻事件引发对上海基础教育历史方位的思考: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造访上海市闵行区蔷薇小学,并发表了文章。PISA之后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的基础教育。弗里德曼认为:上海成功的秘诀很简单,主要包括下大决心给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在职业上不停进行发展,在小朋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家长的参与度,学校领导坚持以最高标准要求学校,并且营造出重视教育、尊重老师的学校文化。
尹主任就从这话题开始对上海基础教育所处的历史方位、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特征和转型目标和上海基础教育转型发展的内涵突破等三部分向我们介绍。
其中本人关注的内容有:
上海市对目前基础教育的基本形势判断是:尽管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投入的力度仍然需要,但已经不再是突出矛盾;尽管保持学生良好学业成绩仍然重要,但已经不再是教育发展的全部价值追求; 尽管教育资源的均等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标准化仍然必要,但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教育的新诉求。
基础教育发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必须调整,在关注政府的资源配置和保障孩子教育机会均等的同时,更加关注学校和教师为主导的教育过程,通过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师生关系的和谐,让家长和社会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进步,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利益。
我们既要不断克服依靠分数指标、物质计量、工具价值来判断教育效益的惯性,又必须从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人本价值角度作理性思考和实践回应,这就是上海教育改革进入转型的标志。
我们需要从如何让教育过程更丰富、师生关系更和谐、多样化学习需求更充分满足角度作深入探索,因为这是上海基础教育对转型的积极应战。
上海基础教育的战略转型:
第一,在教育价值上,突破对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
第二,在教育质量观上,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
第三,在培养模式上,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
第四,在教师专业成长上,突破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第五,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突破以单一行政手段推动教育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我们确立了一个总体目标 :
“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一,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必须坚持公平优质的价值取向,关注每一个孩子。
第二,必须服务于孩子们健康成长需要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成长。
第三,必须要关注教育过程,要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意愿和成长需要,让教育适合学生,努力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