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在广东省的佛山市有一位两岁大的小女孩在一个市场走失了。结果她走到马路上,意外被车子撞到,这个小女孩躺在路上整整七分钟,里面有18个路人经过。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甚至还有另外一个卡车又碾过她的身体,最后,是一位拾荒的阿姨看到了把她送去了医院。八天之后,这位名叫小悦的小女孩,还是重伤不治,事件消息出来之后引起轩然大波。中国青年报做了一个读者调查88%的人认为这件事情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的冷漠无情,还有网友称就是丧心病狂,应该把他们都被抓出来严惩,这群人真的是良心都给狗吃了。
在心理学家看来这确实是一场悲剧,但或许原因并不是因为城市里的人特别冷血无情而是一种集体的心理盲点所造成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能够在实验室里面是被模拟复制出来,确实能够被观察到的社会心理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那什么是旁观者效应呢?就是当人需要救援的时候。周遭的人越多,其中任何一个人跳出来帮助的机会越少,旁观者效应最早会受到学者和大众评委的注意是因为50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一个社会案件,1964年春天在纽约有个28岁的女子ketty。她深夜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个变态连环杀人魔盯上,杀人魔追上她二话不说就先捅了她两刀,女子倒在地上大声呼救,有人打开窗户探出头来说:嗨!你们在干嘛?杀人魔听到跳起来拔腿就跑。但是后来竟然没有人继续出来帮忙,包括那位听到的声音还打开窗户斥责的邻居。结果呢,凶手很冷静的先去把自己的车移到一个比较隐密的地方,还换了一顶帽檐比较大的帽子,再回来继续行凶。他刺了她十几下知道她奄奄一息还强奸了她以后才扬长而去,ketty最后失血过量致死。五天后凶手被逮捕了,但是除了这杀人魔的冷血,真正的令人不寒而栗,这个案件发生过程中具有超过半小时被害人躺在血泊中呼救,许多人听到了却没有一位出来帮忙,纽约时报后来大篇幅报道引起了公愤。许多社会心理学家也立刻开始着手研究这个现象,从中证实的确有旁观者效应这回事。但原因不是因为纽约这种大城市的生活所造成的无情,而是因为责任扩散。
这个道理就是,当你知道有其他人也在场不止是你是目击者的时候,每个人都心想总是有别人会帮忙吧。殊不知,其实没费人都在等着别人做出行动,所以救援的责任感就给分散掉了,结果就是没有人采取行动,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请人在一个小房间,通过一个对讲机和另外一个人对话。其实对讲机另外一端的人是个演员,而参加实验的对象他们是不知情的,他们进去小房间之前会被随机地告知,跟这个人一起对谈的只有你一个人,或是还有其他五个人。开始,这个受访者会跟实验对象们说;我是从外地来纽约念书的。我有点不适应,常常会感觉到压力很大,有时候还会有一点点癫痫的问题,他们继续聊着聊着。他的语气就开始变了,变得很急促,声音开始结结巴巴的,讲话不连贯,糟糕,我的老毛病又犯了。然后会听到他大声呼气吐气,上气不接下气,然后说,我快吸不到空气了,救救我。之后“咚”就不再回应了,如果你是实验对象,想象一下自己在这个小房间里面,对讲机另外一端,显然发生了紧急状况。你会怎么做?如果你以为当下只有你一个人跟这个对象在对话的,85%的人都会立刻冲出实验室,叫人来帮忙,但是在以为还有其他五个人在一起的组别里,只有31%的人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家都认为会有别人更先跳出来帮忙。
当人互相不认识彼此没有沟通的时候,旁观者越多,旁观者效应越强。
还有一点那就是怕惹上麻烦,万一你好心帮别人结果呢,你帮的人事后反过来告你,说他伤害这么大是因为你没照顾好,这情何以堪,而且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呀。但当你把这种心态加在本来就已经有的旁观者效应上。那就会出现曾经在新闻上看到的,有人在地铁上晕倒,然后旁边的人不是围观而是快步地逃离现场。社会的运行需要每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互相帮助,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到保护自己,不在该帮忙的时候帮忙,因为害怕可能会给自己惹上麻烦,这种集体的怯懦就不只是旁观者效应而是社会的道德危机,但同时我们也无法怪人害怕帮忙。以为如果你没有受过急救训练,那总是会担心自己帮倒忙,人万一死在自己手里那可怎么办呢。于是,为了减轻帮助者行动的顾虑,许多地方就会通过所谓的善良的撒马利亚人法,又称为:无偿施救者保护法。当旁边的陌生人在对伤者进行紧急的医疗抢救中,如果发生意外的失误,则不需要付法律责任。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法律中都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在欧洲很多国家甚至还包括了:如果事情发生而你不采取救援行动的话,那你是违法的。这些国家法律认定,在紧急状况下帮助别人是一种社会责任。在小悦的事件之后,深圳市也通过了善良的撒马利亚人法,希望避免未来再有这种状况发生。我认为这应该是社会基本的法律条款,尤其当我们了解了旁观者效应确实存在之后,我们必须从悲剧中学习。当不合情或不合理的现象发生的时候不是用谩骂和指责而是来研究背后发生的真正原因。往往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不是人性的缺点,就像旁观者效应我们不只需要站在受害者的立场考虑这件事,也应该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然后去思考:我们要如何避免旁观者效应,再次酿成悲剧。
万一如果真的某天发生了状况。换你成为了大家围观的对象,在那里议论纷纷,但没有任何行动的时候你得要挑一个人,眼睛盯着他,最好直接指出她,说:你,穿白色T恤的女孩请你帮我打电话报警,那位黑色上衣的男孩,请你帮我用手机拍下来;你们两个年轻人,请把我扶起来。而且你最好也补上一句,有任何过失,我不会跟你们追述,法律会保护你们的。希望各位朋友和你们的家人都能一辈子平安无恙,也希望各位能积极地行动,勇敢的助人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