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稿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原文明在线 > 基本指标描述 > 优化校园环境氛围,平安健康达标 > 健康校园建设 > 心语心愿
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稿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27

心理健康教育交流稿

 

 

众所周知,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心理方面的疾病也随之产生。椐不完全统计,目前心理压力最大的10类人群依次是:中小学生、老师、下岗工人、婚外恋者、网民、中年人、专业技术人员、酒店老板、贪官和烟民。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生是排在第一位的,他们的精神压力最大。老师的谆谆教导,家长的苦口婆心,使得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名目繁多的考试,接连不断的模拟,使得学生苦不堪言。还有,补课、交费、好差班、文理科、做不完的作业,或高或低的名次……

而排在第二位的是我们老师。因为我们老师的社会压力最大。既要响应上面的号召实施素质教育,又要考虑家长的期望让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考试中有较好成绩;既要教育管理好学生,让学生成才,又要掌握好惩诫的尺度,避免负面影响;既要吃饭穿衣做有血有肉的人,又要按社会舆论要求当精神上的

在各种压力下,各种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而现在,人们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健康。大家都知道,健康是1,其余的都是0,而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都将毫无意义。那么现在人们对健康的概念又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仅只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所以心理健康现在已经被人们提高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度。其实已经有更多的人知道,心理的问题也会导致身体的疾病,正所谓有抑郁成疾。象伍子婿过关,一夜之间愁白了头的故事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而根据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总能量是不变的,得到了能量也必需要释放能量。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丈夫在公司里受到上司的批评,回家就骂妻子;妻子就骂儿子;儿子就打小狗;小狗就咬玩具。可怜的玩具有什么错呀。在这个故事中,能量得到了传递。而能量如果找不到出处的话,就会转化成身体的疾病。

对于轻微的压力,人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淡化。如果处理得当,还能将压力转化为人生的动力,促进奋发进取。但若是压力不能及时得以排除,长期积聚,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许多不良的反应。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心理症状主要包括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

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应激事件。如中年人家里亲人的去世、自己或家人生有重大疾病、孩子参加中考、高考。青年人的热恋、失恋、找工作、结婚、生子,以及工作岗位的变动等等,这些事件都会给我们带来心理压力。
  
有了应激事件和心理压力,就要进行心理调节。有些人进行心理调节所需的时间短些,有些人则需要较长的时间,还有些人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来。而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可以让你更快地走出来,恢复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节奏。我们大家也知道当年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丑闻被公开时,即使是出类拔萃、性格坚强的希拉里也到心理专家那里整整调节了半年的时间。更不要说是我们普通人了。所以,在每个人的生命里程中都有需要自我调节或请别人帮助自己进行调节的时候。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来我这里看成是有精神病的现象。其实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进行宣泄、到垃圾,调整自己的地方,根本就不是治疗精神病人的地方,而且我也不具备治疗精神病人的能力和资质。我认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不仅是我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更需要他对自我问题有所洞察和理解,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  让学生对自己混乱的问题和意识有一个整理的过程,或与学生一起来制定行为修正的计划,从而积极地,正确地理解自我,产生新的适应意识。

3,  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松弛,减轻心理负担,增强生活的勇气,逐步恢复精神的健康状态。

4,  让学生产生信心和适应的行为,并改善自己的人格,开始新的生活。

现在有很多学生已经有了心理健康的意识,也知道自己需要老师的帮助,但他们又非常害怕被别人看见来我这里。虽然我的咨询室在六楼,离高一年级最近,但高一年级来的人却很少,即使来也很怕,曾经有一次有二个高一女生来我这里,为了避开同学,她们宁肯不去吃午饭,她们跟我约好:在同学吃饭的时候进来,在同学吃完饭之前离开。应该说,她们的心理也是很矛盾、很复杂的。既想要解决心理的困惑,又怕被误会成有精神病。而进来了她们却很放松。但在进来和出去的一刹那却非常紧张,特别怕人看见。正是学生有这样的心理,我们做老师的就要谅解他们,要放松他们的心情,而不是去暗示他们,误导他们,使有些人来的人和旁观者产生心理障碍。

现在从二个绝对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程度:一个是中国的马加爵,一个是美国校园的枪杀案犯韩国人赵承辉。中国人对于马加爵几乎都是口诛笔伐,他为几个家庭也包括他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不可饶恕的伤害,全国人民都认为他应该千刀万剐,即使是下18层地狱都不为过;但美国人对于赵承辉却非常宽容,非常理解,认为是由于人类社会、外界环境的欠缺和不完善等等的综合因素使他成为了杀人犯,而他本身也是一个受害者,他同样应该得到同情和理解。虽然要达到这样一个层次和境界我们可能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

但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学生和家长有了这样的意识和观念。他们会主动进行求助,如在上半学期,学生和家长主动来求助的比例加在一起是42.8%,而在下半学期学生自己主动来求助的比例已经上升到80%,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需求。他们也在进行不懈的努力。在把近100人次的案例进行归类分析可以知道,其中因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占总数的31.25%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占总数的21.25%;与老师的关系问题占总数的8.75%;学习问题占总数的18.75%;考试焦虑占总数的3.75%;其它的如网络游戏、逃学、早恋、疑病等等占16.25%

与老师的关系问题比例不是很高,但老师们可能有点好奇,会是什么事呢?下面我就来讲一个案例:

有一个学生来我这里讲了一件她郁闷的事:有一天在上课时,已经打铃上课了,她却将自己辛辛苦苦写的小说手稿给了另一个女生,于是这个女生就在上课时看了起来,结果给老师发现并且给没收了。下课后,她去问老师要,老师说,不是从你手上收掉的,要让被收掉的同学来拿。 

于是她就叫那个女生去老师要回。但老师不给,说是要等你们初三毕业后才给。于是她非常生气地对我说:“我不要了总可以了吧。”                          

但我明白,她把这件事告诉我,本身就证明她其实是很在乎、很想要回手稿了,却苦于老师不肯给她。再说,辛辛苦苦写出来的小说,怎么可能会不在意、不要了呢。                                               

首先我了解她是否知道自己的错误,是否已经老师认错,是怎么样认错的,错在哪里,态度是否诚恳。当我了解了整个问题的过程后,我再帮助她分析老师的想法,并教她如何才能拿回自己的手稿。

第一:先诚恳老师认错,已经打过上课铃了,而自己再把它给别人看,是自己的错,老师赔礼道歉;                                  

第二:这个女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看,没有认真听讲,也是错的,但主要还是自己的错,如果自己不在上课时传给她,她也不会在上课时看;           

第三: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种或类似的事情了,如果再有的话,听候老师处罚;                                               

第四:告诉老师,这部手稿是自己心血的结晶,对我很重要。    

告诉她,如果这样还不能拿回手稿的话,老师再教你其它的方法。当然我也知道当她这样跟老师说的时候,老师是没有理由不还给她的。

  过几天在楼梯口遇见她,她说:“老师,我用你教我的方法已经拿回手稿了,谢谢老师!看起来她的情绪非常好。

能有老师在想,原来你在教学生来对付老师呀。请大家不要误会,我自己也是老师,我当然首先是想到帮老师的。大家可以这样想一下,当一个学生对老师感冒、有情绪的时候,他上课时会怎么样,轻者不听课,做自己的事情,重者讲废话,上课捣乱,影响老师的正常上课。如果这样的学生在一个教室里有几个的话,老师如何上课?当然,我首先是指出她的错误,她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她想与老师沟通,却不懂得技巧、方法,她通过学习和实践之后,她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最终我也是为了构建和谐课堂。希望大家能明白我的苦心。                               

柴书记和费佩曾经给预初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心理软件测试,结果是差不多每个班级里总有几个学生的得分很低。很低的分数就证明了问题的存在。于是柴书记做通了一些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愿意来我这里进行心理咨询。我先找了一个分数最低的学生。据老师们反映,这个学生的平时表现为上课总是睡觉,不管是主课还是付课。这个学生具有这样的成长经历:4岁时父母离婚。她跟母亲一起生活,母亲为了生存,每天工作很忙,有时很晚才回家,甚至有时不回家,一个小女孩,大多数的时候要一个人在家,她感到很孤独。当母亲在的时候,由于学习成绩的不好,大多数时候都会受到母亲的训斥,所以她是宁肯一个人在家。问她有什么爱好,回答是睡觉。睡觉也可以成为爱好,真是不可思议。我心想,总不见得象个小猪那样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再吃吧。那她为什么上课总在睡觉呢?这源于她每天晚上的失眠,可能大家会这样想:预初的孩子怎么会失眠呢?最初我也是这样的想法,我还教了她许多消除失眠的方法,但都无效。

预初的学生还是小学生的年龄,按照常人的思维逻辑,孩子都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累了就睡,睡着了叫都叫不醒,无忧无虑,而她却象一个心中有事的成年人一样晚上睡不着。最严重的要到凌晨34点才睡着。平时大多数是在12点以后才能睡着。问她睡不着的时候在想什么?回答是瞎想八想。有过失眠经历的老师都知道。我也曾经有过,失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想睡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看着别人都睡得香,感觉能够睡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可她还是一个孩子呀,却每天都在忍受着这样的煎熬和折磨,我非常同情和理解她的痛苦,我不断地在寻找答案,为什么,为什么呢?她的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总不见得一出生就开始失眠吧,那么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睡不着的呢?在她10岁的时候,那么在她10岁的时候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呢?原来是妹妹出生了。妹妹是父亲再婚后的一个产物,妹妹的出生使她感到失去了父爱。虽然妹妹和父亲没有跟她生活在一起,但她说:这是心里的感觉。而且她还说,如果法律允许的话,她会亲手把妹妹杀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蕴涵在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终于平时一直是嘻嘻哈哈、嬉皮笑脸的她最后泪水涟涟地说出了这个事情的真相。父母其实在她4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在4岁到10岁这段时间里,她没有失去爱的感觉,而妹妹的出生才使她感到失去了爱。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她的潜意识中对于亲情、对于爱是多么地渴望,而当这种爱缺失时,在生理上她会失眠,在心理上她会痛苦、会不舒服,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虽然家庭的爱我们是没有办法给予的,但如果我们多给予一些老师对学生的爱,那么爱的缺乏可能会有一部分的补偿。当然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这方面是做的很好的。因为只有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学生的心灵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长。

还有一个案例是这样开始的:有一天我走进政教处看到有二个女孩正面对着墙壁,明显的是在被罚站,一般的女孩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会流泪、难过、痛苦。但这二个人却还在不停地傻笑,老师的训斥不仅没能阻止,反而使她们越笑越厉害,班主任和年级组长说,这二个人一直要笑,上课时笑,在办公室也要笑,昨天在烈士陵园对着烈士默哀的时候还在笑。不知道她俩的心理有什么问题。我暗想,敢在烈士陵园默哀的时候笑。这种笑如果放在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可能就会成为反革命,还要查后台,查祖宗八代。当我把她们领到六楼的心理咨询室后,我就对她们这样说:“是不是控制不住想笑?知道这样笑不对、不好,但还是想笑,对吗?”她俩说:“对呀,对呀,老师你怎么知道的?”于是我对她们说:“既然这么想笑,而在不应该笑的时候又控制不住,那这样,从今天开始,每天中午到我这里来笑,我这里没人看见也没人听见,你们可以笑个够,笑一个小时,笑够了,到教室里、办公室里就可以不笑了,好吗?”但这时,她俩看着我却说:“老师,你跟别人不一样,你让我们笑,我们怎么不想笑,笑不出来了。”我说“不要不要,请你们想一些好笑的事,在我这里笑个够吧,笑够了,在不应该笑的时候就不会再笑了。”于是,她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一起笑了起来,笑得滚在了地上。这时我一点都不感到惊奇,因为我知道,这时你越是惊奇,她们就越是得意,所谓“人来疯”,而且你的惊奇、责怪反而会强化她们傻笑、痴笑的行为,我装作若无其事地忽略她们的存在,拿起杂志认真地看了起来。其实表面上看起来我是没有理睬她们,她们笑她们的,我在悠闲地看着杂志,但实际上我的眼睛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我的耳朵却象兔子一样高高地竖起,在敏锐地捕捉她们的一举一动和细微的变化,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出现。而她俩呢,也没有闲着,边笑边用眼角偷偷地观察着我的反应,看我有没有不耐烦、有没有斥责她们的意思。但她们所看到的只是我在聚精会神地看杂志,就算抬起头来看她们,在我的眼神里所具有的也只是理解、宽容、柔和、慈爱,然后朝她们微微一笑,又继续低头看我的杂志了。这样一来,她们反而感到无趣了。最后,她们说,老师我们不想笑了。于是我们坐下聊了起来,从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到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场合最控制不住这种笑等等。当然时间的关系,一次的咨询是不够的,为了吸引她们来,也为了更好地改掉她们这种不正常的行为,我还每次在她们来之前都会去买一些小女孩喜欢吃的零食,我们一起边吃边聊,她们感到非常轻松愉快。她们也就愿意跟我说心里话了。有一个女孩这样对我说:“老师,我很喜欢来这里,这里是让我最放松的地方。而且你跟别人不同,你不会骂我。而别人越是骂我,我就越是想笑。”

笑本来应该是一个开心、幸福的情绪表现,但是当她们在叙述着自身痛苦经历的时候,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在这里我就不展开了),所以表面的开心却掩藏着背后的痛苦,而且她们经常被别人误解,被别人骂精神病,更为痛苦的是她们自己控制不住这种笑,最后笑到滚在地上,尿湿了裤子。那个时候的季节不是夏天,她们穿的不止一条裤子,还好,比较长的校服遮住了尿湿的部位,不然的话,真不知道如何向同学解释,但要从湿的几条裤子用体温捂成干的,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的生理和心理是又将是多么地痛苦,而且还不只是一次二次……

当听到这里的时候,作为一个母亲,我非常非常地难过,当时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流下了眼泪。

最后,在多次的心理咨询后,在班主任的配合下,这二位学生终于恢复了正常。这个结果让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从以上二个特殊的案例中,我想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当我们看到学生的某些异常的不可思议的行为时,其实在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所以在你还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请大家要理解我们的学生,要宽容我们的学生,要善待我们的学生。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修复他们的心理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心灵会得到成熟和成长。

来我这里更多的学生是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独生子女在家里都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们对他们的唯一要求是读好书,将来能考上好的大学,能出人头地。但孩子们需要什么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父母们并不关心了,所以独生子女的心灵都是非常的孤独,他们希望与同伴在一起玩耍,但却不懂得与他人进行互动、沟通的技巧,于是就会发生矛盾、冲突,令老师头痛。所以我更多地是给予他们一些指导,教会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交往,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健康的互动方式。

而青春期的学生有什么心理呢?

他们特别关注从同辈那里得到的信息,同样的一个观点、理念,从同辈那里得到的远远要比从父母、老师那里得到的重要的多。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着“第二次心理诞生”,即逐渐脱离家庭,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这时期的青少年,正象婴儿为了吮吸乳汁本能地挨紧母亲一样,他们为了完成自我统一性的发展,需要寻找有关的他人——同辈伙伴。在同辈伙伴中,他们可以得到一个巨大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包括价值观、性别作用和可供考虑的选择等等。他还可以得到一个能与之相互作用的组织,在其中他可以评价和提高自己目前的地位,以获得进入成人社会所必需的素质。但实际上,由于独立倾向和尚未真正具备独立的能力两种状态是并存的,他们虽然热衷于摆脱家长和老师,却很难真正地独立,于是往往是不自觉地依靠和凭借同辈之间的相互支持和肯定完成逐渐脱离长辈的独立过程。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格外引人注意,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被人尊重的愿望特别强烈;当遭受误解、经历失败时,他们所体验到的挫折感也格外沉重。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中学生最容易受到同龄团体的影响。他们一旦遭受同龄团体的排斥,将严重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注意加强班级建设,形成良好的班级凝聚力,建立健康的同龄人团体关系,满足学生对同龄人团体归属的需要。

比如,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我现在学化学很不开心,因为我在学关于摩尔的内容,但怎么也弄不懂,作业也无从下手。最近我们进行月考,化学我都不知道考些什么,分数肯定很差。我来的目的是想知道我怎样才能学好摩尔。        

在跟我说话的时候,这个女孩看上去真的是既痛苦又无奈。       

看来,她有想学好的愿望,也有积极的态度,但结果却不尽人如意。而在以前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自己看看书马上就能弄懂,但这次却怎么也看不懂。                                              

问她:“问过老师没有?”                                             

回答是“没有,因为不知道怎么问老师。”                                

还有的时候,看书能看懂,但做题目却又不会做了。                    

许多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刚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时,都会遇到学习不适应的困惑。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学习的内容、层次、难易程度等等的方面来讲,高中的学习都有一个比较大的跨度和质的飞跃,而高中老师与初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存在着差别,这样常常就会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生怀疑,当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怀疑时,常常又会推及到对自己人生的怀疑。所以,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强调他所具有的优点和潜能,不轻言放弃,使学生在挫折面前成长,这就是我所做的工作。                      

我现在已经做了很多的案例,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给了我许多启示。当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想我所做的也是为构建我们西南模的和谐校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能还有很多做得不够到位,我希望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中修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教师对学生要持积极的正面的认识,相信学生能改好、愿意改好、学生是个为自己负责的人。
 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有耐心的倾听能力。
 倾听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倾听不仅仅是听出表面的含义,更应该听出语言、音调下深藏的东西。
 
要巧妙地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感觉,要显示出尊重学生的品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这种来自老师内心的真心尊重。
 
每个学生就像植物一样,向光性是他们的本性,即使有东西挡住了他们,压住了他们,他们也会向着有阳光的方向发展。

帮助别人,让别人最终能够自己帮助自己。助人是手段,自助是目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自己也在成长,不管是成功的或不成功的案例,通过反思,都可以使自己得到成长。

而“自己是自己;别人是别人;自己是别人;别人是自己。”

 

                                                周 雅 丽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