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德育为先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原文明在线 > 基本指标描述 > 深化学校内涵发展,办学绩效领先 > 发展战略 > 学校规划
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德育为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0-05-20

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德育为先

汪劲松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习时,对这段论述倍感亲切,更感责任重大。

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四十年,深感教育的本质在育人,育人必先育德。特别在改革开放年代,各种信息大量涌入,许多思潮纷至沓来,不同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处在成长发展期的青少年经常会产生迷惘和困惑。如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就成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要深思的课题。人的一生概括地说就是做事和做人,而教育正是教会人做事和做人。所谓做事就是生活、工作、成就事业,学生现在的知识学习,正是为将来做事打基础作准备的。所谓做人就是能正确认识自己,善于与人合作,具有正直、善良、诚实、坚强、知恩感恩、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等品格。我以为学会做人比学会做事更重要,也就是德育因先于才育。因为理想远大、情操高尚、意志坚强、品行优秀的人终究会成就事业,就算他的学习现在暂时还不领先,他的能力目前尚不突出。再说,一个民族要振兴肯定需要他的成员拥有知识,掌握科学,但更需要他的成员有强烈的爱国激情,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有“与祖国和民族同舟共济”的意识,有“振兴中华,舍我其谁”的气概,有“与祖国一起爬坡”的决心。他们关注祖国的前途,倾情民族的振兴,投身科学的实践,重视民生的幸福,一个民族有这样一批仰望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怎么会没有希望?问题是这些人从哪里来?不可能天上掉下来,也不可能他国送过来,只能靠自己培养出来。所以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怎么会不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德育为先。实践证明,只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前途,民族振兴,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身上就会迸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就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结束百废待兴,我与五十四中学的同事们对学生进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经济不发展就会被开除球籍”的教育,学生们群情振奋,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八十年代国门刚启,各种思潮纷纷涌进,那时我正在中国中学任职,就组织“我是中国人”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民族气节,自觉为祖国强盛勤奋学习;九十年代去徐汇中学,国家发展急需人才,为迎接二十一世纪新挑战,在多彩发展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掀起“为中华崛起发奋读书”的热潮,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0六年到西南模,正值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我就告示学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要求西南模学生争做学习模范。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努力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人才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今年五月温家宝总理深情地对同济学生说:“我希望同学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我们及时提出模范教育办学理念,以做“仰望天空人”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坚持育人为本,必须善于以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思想为典范,通过教育使学生提高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即使学雷锋我们也不会停留在一般的做好人好事上,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雷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雷锋急党所急,为国分忧的思想精髓。我们让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科学家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学习他们为了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毅然决然回到祖国怀抱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爱国热情;我们让成千上万像袁隆平一样的知识分子成为学生崇尚的模范,学习他们扎根祖国大地,实践人民企盼,着手一粒种子,有利整个世界,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的报国行为;我们更要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有数以千万计象雷锋那样平凡而又高尚的普通劳动者,立足本岗,为国分忧,在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作用,他们都是时代的先锋,国家的中坚,民族的脊梁,人民的楷模。作为当代青年学生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十年的校长生涯使我意识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德育为先的理念应该深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头脑。德育是最鲜活、最生动、最丰富多彩的教育,不能呆板化,不能程式化,必须切合形势,联系实际,不断撷取现实生活中最感人、最激奋、最引人关注的人物、事件作为德育永不枯竭的资源。如果有心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在学生中、校园里、社会上,存在着许许多多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的闪光,这些都是很好的德育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运用,善于教育,常会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关键是教育者对学生是否有爱心,有爱心就会去发现,有爱心就会有尊重,有尊重就能去理解,就有耐心,就会宽容。尊重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动。我以为教师的天职是陪伴学生健康地走过青春发展期。既是陪伴,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是平等的理解,换位的思考,心与心的交流;就要善于选择适当的时机,积极引导,热情帮助,而不能居高临下简单粗暴地训斥、批评和责难。所以,我要求教师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先进闪光,积极培育、发扬并树立为榜样,善于引导学生向身边的先进思想、模范行为学习,使学习模范蔚然成风,争做模范成为自觉追求,形成团结、上进、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做人,都能“顶天立地”站起来。我们请长桥中学只有一个手指能转动仍坚持努力学习且成绩优异的唐旭同学来校演讲,我们让身患重症却在病榻上坚持发奋读书的朱梦婷同学现身说法;我们发扬严嵘同学乐于帮助大家、学习共同提高的先进事迹,我们倡导互动互助、愉快交流的学习方式;我们鼓励校运会上体现的那种不断超越、永不自满的进取精神,我们表彰从认真广播操做起,努力培养一丝不苟学习态度的自觉行为……事实告诉我们:学生的觉悟提高了,精神振奋了,学习态度认真了。这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自我教育,平实而可信,既能开掘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力,又能指引更多学生继续前进的人生之路,应该是主体性德育的有效方法。

2002年起我就每周一篇以校长寄语的形式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感悟和启示,亲切自然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尽可能使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我看来,校长寄语是校园文化的一种载体,应该反映学校的向往和追求,体现师生的精神和情操。既要符合教育规律具有教育特色,又必须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撰写“校长寄语”我总是结合时事政治、社会风尚、校园新事,选取恰当的切入口,与学生谈理想,谈情操,谈道德,谈品行;我把深刻的教育理论,常见的政治术语,化为自己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激情语言,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感染教师。“校长寄语”议论范围很广,爱国、做人、成才、竞争、榜样、人生、情感、爱好、学习方法等等都会有涉及,师生的反响也很好。但后来我觉得既然是校园文化,应该让全校师生甚至各位家长共同参与,搭建师生、家校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促进。这样,既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氛围、环境主流意识,更能潜移默化地转变成师生出自内心认同的思想、精神、情操、价值观。所以我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并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生路上,有人登攀,也有人滑落。如果群体中的人们能互相鼓励,互相搀扶,经常交流登攀中的有益启示,那么,追求升攀就会成为他们的主流意识。作为前行者,我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以‘校长寄语’形式奉献给大家,也算抛砖引玉。可喜的是,全校师生在登攀成才高峰历程中,感悟到的许多真知灼见尤为令人感奋;及时交流,相互学习,对继续登攀前行很有帮助。所以将‘校长寄语’改为‘校园心语’。”实践证明,“校园心语”已经成为全校师生的良师益友,成为西南模人精神和追求的旗帜。

今年高一年级在开学后两个多月,有一位同学向每周一期的《校园心语》投稿,他这样倾诉:从来——我都没有想过,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微薄之力,居然可以与祖国的命运扯上关系?真正的转变是在那一天——723。当我第一次步入学校的礼堂,第一次听到校长慷慨激昂地告诉我们,要‘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读书’,那时候,我的心底被触动了。是的,从来我都以为,‘为祖国学习’是印刷品上的大道理,是CCTV-1的标准模式;从来没有觉得,她——真的可以这样近,以至于触动了我的心弦,刷新了我的视野。好成绩,好工作,衣食无忧的生活,那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快乐;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才是所有华夏子孙的骄傲”这样的情愫,每一个读者都会为之动容,而学生有这样情愫不正是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取得的成效。

我以为在培养青少年学生志存高远的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更需要帮助他们初步掌握辨证思维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有志气有作为的中国人。这样的中国人应该不骄傲、不自卑、不怕神、不信邪,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发展变化的关键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我们遵循规律,科学努力,就一定能持续发展,不断成功!当然,育人为本的内涵极其丰富,德育为先的实践也有待发展,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努力奋斗,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民族。(作者系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校长)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