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愚园路,第一次发现历史的脆弱
——初三8班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偶然的机会,在网上发现了一条上海西区的著名马路,在看到它图片的第一眼,我就被它的景色和历史文化背景给深深吸引了,临时改变了社会实践地点,和小组同学一同来到了这条马路——愚圆路。
8月12号,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我们一同来到了愚圆路,虽然身处市区,却没有沾染上喧嚣,散发着宁静优雅的气息,路两旁,是存活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国梧桐树,苍绿色的叶子将头顶的天空完全遮住。路两侧时而出现洋房和石库门建筑,漫步在这条那湿漉漉的老马路上,让人的心都慢了下来,无比惬意。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路易•艾黎故居。这幢建筑隐藏在一个老式小区中,建筑的外观并没有想象中花园洋房那种大气和气派,沿着白色的楼梯进入房内,里面的布局更是大跌眼镜,原先的会客厅和餐厅全部拆除,剩下来的就是几乎人家蜗居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合用一个煤气炉,房内的木质楼梯可以看出它曾经的精致,却如“尘暗旧貂裘”一般,变得不起眼,沿着嘎吱嘎吱摇晃的楼梯走向三楼,也是如次杂乱不堪地挤了三户人家,我们只能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在房门口,碰到了一位住在这里的老人,我们询问了他和房子的经历,他也说不上来了,只知道年轻的时候,与妻子一同搬到这里居住。我们没有继续询问下去,心里不知怎么的,变得沉重起来,这幢房子和这条路一样,原本记录着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而现在,这段历史却也渐渐被人淡忘了,只剩下一些空宅子,历史原来是如此地脆弱,只有精心呵护,才能保存下来,我不知道这幢房子以及这条路上所有的房子将会是怎样的未来,我唯一希望的就是这些见证着这段极难复制的历史的房子们,梧桐树们以及这条路,都可以继续经历下去,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