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语文学科】裴婷_用关爱包容孩子,用耐心等待孩子,用情理打动孩子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校园创建 > 1.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 学生德育
【语文学科】裴婷_用关爱包容孩子,用耐心等待孩子,用情理打动孩子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8-01-08

用关爱包容孩子,用耐心等待孩子,用情理打动孩子

 

很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都会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那就是家长不管孩子。或者是因为家长事业心太强、工作第一孩子第二;或者是家庭背景特殊,父母离异再婚,组建了新家庭,孩子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又或者父母本身就对孩子的学习没有过高的期望,任他自由发展,快乐就好。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自律自觉,那是幸事;但如果孩子学习不自觉,在校又不遵守纪律,又没有家长这一援军来帮助,这时候,我们老师该怎么办呢?

在我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这样一个家庭,给了我莫大的挑战。

【案例】

他的名字叫“小张”,是班级中男生1号。刚入学的他成绩不错,入学前的那个暑假还代表过学校参加了一次读书会的朗诵活动。但是入学后,孩子的一些问题就暴露出来。比如上课讲话,不认真听课,老师提醒后仍旧不改正;有时甚至还会跟老师顶上几句;在班级里,时常大放厥词,吹嘘自己,一副“大哥大”的模样;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最初我的处理方式和其他学生一样,先是对他进行教育,然后与家长联系,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配合。妈妈的电话无人接听,就打爸爸的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了,电话那头说:“不好意思老师,我正在外地出差,我一定会转告他妈妈的。”只是,过了一段时间后,小张的情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

后来有一次,小张在学校里玩手机,正好被我撞见了。想起平日里听同学说起,小张总是在网上聊天;有时三更半夜了还看到他在线,估计家里无人看管。正好借此机会,和他说明了班级的规定,把手机留下了。我问他,家里父母对你使用手机是否有限制?他的回答是:他们都不管我的。追问下去才知道,孩子自小都是和外婆一起生活,直到读初中后,才与父母住在同一屋檐下。而这部手机,是外婆买给他的。我猜想,孩子和父母之情的感情也许很疏远。了解了情况后,我告诉孩子,手机寄放在我这里,希望他能戒掉游戏,如果需要与家人联系,可以使用非智能机。他很不情愿的答应了。

之后,我联系了小张的爸爸,把有关手机的情况和他说明,叮嘱家长要关注孩子玩游戏的情况,并且把手机还给了家长,约定在小张面前暂时保密手机已经归还家长这件事,让孩子能够慢慢地忘掉手机,忘掉游戏。

原本以为,这一次与他父亲的沟通,是一次进步。哪里知道,一个多礼拜后,手机又回到了小张的手中,他正在用手机听歌。原来他向外婆要手机,外婆问又爸爸要手机,手机就这样轻松地回到了他的手中。我只得再一次和他沟通,希望他遵守班级规定。通过这一次“手机事件”让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问题,除了有家庭关系的微妙之外,还有家长教育立场的不坚定。

尽管家长并不太配合学校教育,但是与他们的联系依旧断断续续保持着。我想,也许指望不上他们能够和我一起教育孩子,但至少应该让父母知情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而那一件事的发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他的父母的成见。

那是初一的期末考,小张的成绩一落千丈。家长会,他的父母并没有来参加。和他妈妈电话,发现他竟然谎称自己考得很出色。鉴于问题的严重,我提出最好能够当面沟通,家长抽空来校或者我家访都可以。孩子的妈妈说:和他爸爸商量好后晚上回复我。然而那天晚上,我一直没有等来他们的电话。

想起了那年暑假,我去他家家访时所遭受到的冷遇,我对小张的父母有些心灰意冷了。都说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缺失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像一个缺胳膊少腿的人,不再健全,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又能有多少效力呢?作为老师,我们坚守在教育的前线上,希望能够取得家长的后援支持,让我们的教育阵线更加巩固。然而,问题学生的出现源于问题家庭、问题家长;而问题学生的拯救却是我们老师的职责所在。内心不禁觉得有些苦恼,有些无奈。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经历了那一天后,有了改变……

冬天,天总是黑的特别快,才六点不到,天空已经黑成一片。我走在小区的中心街,身边有许多下班回家的人们。突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注意到了那个穿校服的身影,他不是小张吗?那么晚回家,恐怕又是被哪个老师留下来了吧。他和几个同行的同学说说笑笑,显得格外开心。我的本能反应是:那么晚了,怎么不赶紧回家?!可是,换位思考,他回家,面对的又是什么呢?父母会不会因为他晚归而打来电话焦急地催促?会不会有人在楼道下等着他?会不会有一桌热腾腾的菜等着他全家一起开饭?也许,此刻,和同学们的说笑,在学校里,生活在班级的大家庭中,才是他最快乐的事。想到这,看着那个微胖的身影:我对自己说:其实,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需要他人关爱的孩子。

可是,为什么过去的我在意的却是他的父母如此不负责任?埋怨的是家长对老师工作的不配合?为什么没有关注在这一特殊生活环境之下孩子的特殊?对于这个孩子,仅是出于责任去教育他,却未能给予他人情的关怀和温暖呢?家庭生活的不幸已经带给他伤害,就应该让学校的教育来填补。而对这样的特殊孩子的教育,作为老师不该居高临下的说教和指导,而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交流,乃至蹲下来真情的付出。

自那以后,对于小张,我的态度不再像以前那般严厉,而是多了一份耐心和宽容,对他的教育更多的放下老师的姿态,用平等的交流走入他的内心,努力的去发现这个孩子身上的优点。

当他与人说话,眼睛斜视的时候,我告诉他交流时眼睛看着对方是对对方的尊重,而尊重是相互的,就像我尊重他一样,我也渴望得到他的尊重。听到这话时,我注意到那飘离的眼神回到了我身上。

当在大庭广众之下他与我顶嘴时,我努力克制内心升腾而起的怒火,在冷静后找他谈话,告诉他“顶嘴”只会将问题恶化。意见不同,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决,而不是正面的言语冲突。

当与同学交往言辞不善,行为挑衅时,我告诉他,友谊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只有将心比心,真诚相待,才能换得朋友的仗义相助,同甘共苦。

当校“科技节”来临时,我想到了他有着电脑编程的一技之长,这个曾经一度被我视为他不务正业的表现,如今成为了他的一技之长。他倍感意外又欣喜万分地接受了任务,有了被老师信任、重视的荣誉感。

当谈及父母,他满是冷漠和不满的时候,我告诉他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用知足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就会心存感恩,才会有幸福感。

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我渐渐地走入他的心理,知道他的想法,而他也能听取我给他的建议和忠告,我正在努力将他在家庭教育中所缺失的这部分内容补上。

14岁生日到了,按照要求,每一位学生家长都要写一封信给自己的孩子作为生日寄语。这份信,浓缩着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期许。再经过几次催促坚持下,小张的妈妈终于给孩子写了一封信。在江秋基地的那个晚上,我留意到,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手捧妈妈的信,映着灯光,静静地读着。是的,家庭的原因,导致他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但他其实也和其他孩子一样,一样需要被爱!而且需要更多的爱!

 

老师、学生、家长是教育中的三者,它们之间息息相关,互相依存。老师和家长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同时,老师和家长也互相辅助,互相配合。唯有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教育目标一致,教育理念认同,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效果。然而现实生活中,像小张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我们在替孩子感到惋惜的同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感受到温暖,用关爱包容孩子的缺点,用耐心去等待孩子的蜕变,用情理去打动孩子的内心,将家庭中不利的影响减到最低,让他有信心面对他人,面对人生。今天,尽管我依旧很难联系上小张的父母,但是我已经学会了释然。因为我明白了教育的主体是孩子而不是家长!而像小张这样的孩子,他需要的正是他所缺乏的——爱。卢梭说:“只有真心实意去爱学生,才能够精雕细刻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我不知道自己现在所做的,在将来会改变他多少,而他现在,也依旧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老师,我没有放弃。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之中”,希望以后我能够找到教育这样孩子的更有效的方法。

所以,如果就这件事来谈谈“优雅”,我想,“优雅”就是:当我们面对家庭背景迥异的孩子时,用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们,用平等的姿态尊重他们,用贴心的师爱温暖他们。

 

 

                                                            裴婷 2016/1/11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