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内容及结构:
通过全员的教师培训活动, 指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找到科学理论的依据,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 “陪伴学生主动成长途径、方法的实践研究”涉及教育改革的各个方面,本课程计划在德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各相关领域开展研究。
一、培训过程
(一)第一阶段
理论培训,让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来丰富自己的新课程理论知识,以便将课题研究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组织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材料,让教师做好子课题立项的准备。
1. 校长做《陪伴学生主动成长途径、方法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
2. 教师自学系列书籍,完成学习体会。
3. 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二)第二阶段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们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推动了教师的教学知识创新,提高有效课堂, 提升做课题的水平。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经验与不足;教师个人和集体对各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研究中反思和学习。
1. 各教研组拟定本学科将呈现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 开课、听课、评课。
3. 教研组研究讨论有效课堂教学实例。
(三)第三阶段
选取蕴藏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教学经验,针对课题研究加以分析,做好总结,并经教师个体--教研组--科研室进行传递和系统化整理,从而形成有西南模校本特色的有效课堂策略。学校还要总结和编辑教师提供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选取典型的成文资料供教师分享,并与专家共享和讨论课题有效性,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深化对这些课题研究知识的理解。
1. 个人课堂教学实践。
2.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 学校交流并推广成功经验。
4. 完成培训小结,有效资料集结成册。
二、课程实施过程:
主题 |
形式 |
课时 |
实施时间 |
主讲教师 |
陪伴学生主动成长途径、方法的实践研究 |
主题发言 |
4 |
2015.8 |
校长汪劲松 |
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课堂有效教学»等系列书籍 |
自学 |
4 |
2015.8 |
全体教师 |
各教研组、备课组组织交流学习体会 |
研讨、交流、自学 |
4 |
2015.9 |
教研组长 |
各学科确立子课题立项 |
研讨 |
4 |
2015.9 |
全体教师 |
以“陪伴学生主动成长途径、方法的实践研究”为主题骨干教师开展示课,全体教师观摩 |
备课组、教研组听课、磨课、评课 |
4 |
2015.10 |
全体教师 |
教研组集体研讨,拟定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 |
交流研讨、撰写心得 |
4 |
2015.10 |
教研组长 |
各教研组组织学习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 |
研讨、交流、 |
4 |
2015.11 |
教研组长 |
“陪伴学生主动成长途径、方法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讨 |
主题发言 |
4 |
2015.11 |
校长许敏 |
全体教师撰写个人课题报告,教研组交流汇总 |
撰写报告、研讨交流 |
4 |
2015.12 |
全体教师 |
学校交流科研论文集结成册 |
主题发言 |
4 |
2012.12 |
学科教师 |
教师个人完成培训小结 |
撰写小结 |
4 |
2015.12 |
全体教师 |
三、结业要求:
每位教师完成案例(课例)。课题组结题后的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