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时代的动荡,尝遍了人问的悲欢离合,曾经是“中国脊梁”的一代人如今大多数却成了社会的“多余人”。他们大多处在社会底层,生活贫困。生活的重担不仅压弯了他们的脊梁,也浇灭了他们生活的信心,寒冬如期而至,脆弱的心灵怎么抵挡?
抵御心理寒冬
生活重担压灭了信心
事件一: ,
李师傅原是某工厂工人.开朗勤劳,工厂倒闭后他开始四处奔波。在人头攒动的求职市场,拿着各种文凭证书的年轻人侃侃而谈,李师傅掏遍全身也只有一张身份证,又没有一技之长,他顿时觉得苍老很多。几次求职失败后,李师傅赋闲在家,一家人仅靠爱人微薄的工资度日。他觉得失去了做男人的尊严。据邻居介绍,李师傅总在深夜回家,喷着满嘴酒气,顺着阴暗逼仄的楼道爬上5楼,然后就听见山响的摔门声和歇斯底里的争吵。最后因长期过度酗酒刺激大脑,李师傅产生了轻微的智力障碍.与笔者交谈时,他用含糊不清的话哽咽着说,人活着咋就这么难呢!
事件二:
1999年某建筑公司与一企业合并,一纸文书就让王师傅下岗了,他爱人所在的某制衣厂也在不久后倒闭,一家人仅靠他每月的215元钱度日,他不好意思拿厂里的失业证明到街道办领2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经多方奔走,他在某学校联系了一个保洁工作,但他总觉得年轻的领导对他太苛刻,言语间带有轻视和侮辱,最后辞职。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他每天蹬着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奔忙于大街小巷,在某家政公司拿些微薄的收入。王师傅多年失眠,常年劳累导致一-一“腰肌劳损,如今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遇事易动怒,烦躁不安.经常独自坐在马路边,在车辆过后的烟尘里,一脸迷茫。王师傅说,五十而知天命,而自己现在却不知道命运如何。
这些中年人回首半生,没有多少辉煌值得铭记,也没有多少欣喜值得留恋,于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严生深深的自卑感。郑大一附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王志铭说,微薄的经济来源造成的衣食无着.负性生活事件引发的情绪低落、沮丧、焦虑,更会使他们失去信心,悲观厌世,引发抑郁、焦虑等症状。
社会因素使其心伤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一些传统岗位被淘汰,新的岗位被创造,但新的岗位未必会给下岗失业者提供多少再就业机会。因为这些失业者大多年龄在40岁以上,只受过中等教育,过去从事的主要是低技术工作,而新的就业机会需要相当高的受教育程度。失业前后的生活落差,诱发他们悲观失望的心理;长期以来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生活困窘局面难以改变,致使他们的心灵遭受严重创伤。
另外.由于过去的社会保障大都与单位制度联系在起,因而下岗失业不仅失去工资收入,也意味着失去许多福利和社会保障。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的调查显示.职工下岗之后最担心的是“失去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他们生活上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特别是在发生较大疾病的情况下,将会造成严重的生活困难;二是在支付住房、子女教育等大宗费用上发生困难;三是在生活中遇到某些突发性事件时.会出现难以应对的局面。所以.这些人更易对人生与社会产生不正确的看法,诱发心理疾病。
有关专家认为,对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来说,回到原来那种稳定的就业体制中根本没有可能,这也就意味着,目前的下岗失业者事实上是社会的被淘汰者,而且这个群体规模很大。如果将他们仅仅看作是由于某些暂时的原因而失去工作,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创造再就业机会。如果承认这些人将永远不可能回到社会的主导产业中甚至无法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就需要做出某些制度性的安排来保障他们基本的经济和社会需求。
自信才能看到光明
有人将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称为“4050”人员,说他们是就业难度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因为他们即将步人老年,大多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优厚的积蓄作为生活保障,一些人将其归人“弱势群体”。
王志铭说,“弱势群体”这个标签贴得不恰当,真正的“弱势群体”是老年人或失去劳动能力的人。中年人的年龄不是包袱,人生阅历、人际关系是通过年龄积累的宝贵资源。另外,不要把自己的实际价值和目前的身份、地位、经济状况等同起来,权力和职位只不过是人的标签,在这些标签背后人人平等。社会要为这些人创造良好环境.帮助他们学习技能再就业.而失业者也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证明自己的价值。
对懦夫来说困难是陷阱.对强者来说却是进步的阶梯。中年人总会建立一些人际关系,可以据此创业谋生.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中国人总是对自己评价过低,总要求得到仙人的认可。虽说群众是一面镜子,但是这面镜子由无数个小镜片拼凑而成,照出的影像难免失真变形。所以正确评价并相信自己对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自信才能看到光明。失业下岗者在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与命运抗争的同时,营造积极良好的心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