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校园心语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2020年05月05日 05:52

图片

图片

摄影:刘延芳 老师
校 园 心 语(一)
未雨绸缪,做好开学准备
预初(5)班  石文佳家长
过去几个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疫时期,一定会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留下一段永不磨灭的珍贵记忆。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声,学生将回到亲切而熟悉的学习殿堂,疫情之下,新学期将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充满挑战的学期。新学期开学之际,我们要及时调整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规划。
一、 做好防护,身体健康最重要
   在当前阶段,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助力疫情防控。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请家长们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继续引导并和孩子一起,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少出门、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助力疫情防控。密切关注自身身体情况。如发烧、干咳、咽痛、乏力等,要及时告诉社区和学校,积极就医。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长时间居家,需要家长和同学们“动”起来,在家中每日保证至少半小时的室内运动时间,可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多种运动。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手接触关键部位,切勿与人共用餐具等,提倡及时消毒。
二、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做好细节准备
开学前一周,调整生活节奏,向学校生活靠拢。为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孩子们可以在开学前一周参照学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表,模拟学校生活场景,安排起床、运动、学习、就餐、休闲和睡眠的时间。开学前一周,罗列返校清单,做好细节准备。罗列返校清单包括:作业清单、学习用品清单、学习目标清单和问题障碍清单等,同学们要及时与老师联系,明确返校要求,共同做好返校学习需要的各种细节准备,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计划和方案。
三、做好新学期规划
确立一个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制订出适合孩子自己的学习新计划。比如说在即将来临的这个学期里,我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我要特别注重提升哪些弱势方面的能力,在班级、在年级、在学校要超越的目标是什么等等。有了新的学习计划并严格遵守和执行,那么在新的学期里,必定有所成就和超越。
总之,在即将来临的新学期、新征程里,老师和家长希望孩子们可以走好每天,每月,每年的每一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播种希望,辛勤耕耘,就可以在收获的季节收获梦想。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摄影:刘延芳 老师
校 园 心 语(二)
终于可以开学了
预初(9)班  谢金涵
2020年的春节,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到来,我们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足不出户,认真学习,坚持运动,每天关注疫情的相关新闻,关注全国疫情的发展动态。
随着疫情的发展,我们的返校时间延期了,课堂搬到了线上。就这样我天天和老师、同学们在网上相见。线上教学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了,我日日期盼着开学,时不时地在窗口眺望空无一人的学校。从冬天盼到春天,终于在立夏前盼来了学校给我们的一封信——《春暖花开,西南模等你》,看到信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激动!
5月18日,我们终于可以返校啦!可以见到老师、同学们坐进明亮的教室上课,可以沐浴着校园的微风……看到学校为了我们能够安全返校复课,每一个细节都做得如此细致和周到,在此由衷感谢学校和老师们的辛劳付出!
我作为西南模的一份子,开心的同时也将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做好各项返校工作准备。
开学前准备:
1.继续尽量不出门,避免和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率。
2.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到正常上学时的作息时间。
3.适当运动、补充营养,加强防护意识的同时保持积极轻松的心态,列好复习计划。
4.准备所需的防护消毒用品:消毒湿纸巾、口罩、免洗洗手液等。
5.提前请父母帮忙申请好随申码,保持“绿色”。
返校上学期间:
1.上学出门前测量体温,确保体温正常后再去学校,如有异常立刻向班主任报告。
2.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
3.带好最新日期的随申码,以备防疫工作检查。
4.每天书包里备好干净的口罩2到3只,用干净的盒子装好,上下学路上全程佩戴口罩,进校门后按规定佩戴口罩。
5.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少触摸公共设施等。
6.注意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7.午饭前清洁桌面,用餐时如非必要不与同学多交谈。
8.放学后及时回家,不在人流密集的地方逗留。
相信通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顺利地在校学习。
让我们共克时艰,努力!加油!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摄影:杨蕾 老师
校 园 心 语(三)
那些我们“追”过的“星”
预初(10)班  唐嘉怡
2020年4月24日,也就是我生日当天,我从网上得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天问”来源于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表达了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断创新,永无止境。“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要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
回顾我国的航天事业,可以说是一场跨越了半个世纪的“追星”之旅。五十年前的4月24日,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一曲《东方红》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卫星的声音,也迈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一步。五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我国航天的成就举世瞩目。超过三百次的航天发射,超过两百颗卫星在天空运行,探月工程五战五捷,载人航天世界领先。
航天发射的成功背后,少不了那些默默无闻的航天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这也激励着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也要发奋努力,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脚踏实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将来为国家作出贡献。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作者:周甄发 老师
校 园 心 语(四)
改变,2020
初一(2)班 邱逸阳
2020年,在人类的编年史上注定将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个我所经历的最长“假期”里,我不仅看到了人类抗击新冠病毒的奋勇搏斗,也感受到了这场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疫情改变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态度。长久以来,人类喜欢猎杀野生动物。看到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觉得是盘中的食材、厅堂的装饰。似乎越野生、越稀有、越难抓的越是挑战着人类的征服欲。然而一场疫情让人类明白,当自己盯上了野生动物的血肉时,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也盯上了人类。一场浩劫,让人们痛定思痛,认真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让人类学会了更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这样的改变让人欣慰。
疫情改变了人类社交的方式。人类是复杂的社会性动物,而这一原始属性造就了我们喜欢聚集社交。但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人们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并接受更多信息交流的媒介与载体。在中国,人们停下了拜年的脚步,退掉了返乡的车票,关闭了小区的大门。然而,距离只会隔离病毒,却不会隔断亲情和友情,通过网络视频,我们找到了更便捷、更高效的交流方式,真正实现了王勃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疫情也促使人们适应了网络授课和网络会议的方式,足不出户地进行学习和工作。行色匆匆的路人少了,急吼吼的汽车少了,油价变负数了,天空却更清澈了。这样的改变让人欣喜。
疫情改变了我自己对“学习”的理解。一直以来,我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使命”,我习惯于被动学习,习惯于为了交作业而写作业,但从没认真考虑过,我的“使命”目的是为了什么。然而就在这次超级寒假期间,当我看到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学者和医护人员的逆行身影,读到科研工作者关于疫苗和药物研发的报道,在感动和激动之余,也慢慢体会到“学习”与“使命”的真谛。我慢慢习惯了即使不坐在教室,即使没有老师的注视,即使没有父母的催促,也能定下心,主动学习课本内容,主动背默单词和古诗,主动查阅课外资料。爸爸说我一下子长大了,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这是一次很大的飞跃。这样的改变让我自信而充实。
人类终将战胜病毒,疫情也终将过去。这段煎熬的日子,见证了生离死别的悲伤,见证了坚强逆行的勇气,见证了浴火重生的转变。当站在一个更宏伟的时空视角,会发现翻过2020年这一页,我们都将更坚定、更成熟、更睿智地走向新的纪元。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周甄发 老师


校 园 心 语(五)

写给重返校园的你
初二(2)班  綦梓成家长
成成:
你即将重返校园,看到熟悉的一切,是否有重获新生、倍感亲切的感慨?是否有“将疫情中缺失的时间追逐回来”的信心?还是这纯属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呢?
一场撕心裂肺的疫情,将你“宅”在家,这一“宅”就是四个多月。在这不寻常的日子里,我和你一样,目睹了疫情最肆虐的时刻,感受到人们的恐惧和不安,也见证了人间奇迹的创造和展现……感叹生命的脆弱与珍贵,因而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光阴和美好。
在这段时间里,我看到了你的成长。你以超出寻常的耐力“宅”在家,看书、做功课、写书法、画画……遵守着在疫情中该规范的一切。然而,我也看到了你的懒散,时间在指尖流逝,我焦虑,我无奈,但仿佛你并不在意。我想告诉你,这段“疫情宅”将是你刻骨铭心的回忆,经历磨炼人,也提醒着你要懂得“拥有”的弥足珍贵。
你知道,重返校园来之不易,这里有可歌可泣的时代英雄逆行而为。他们中有战士、有医护人员、有志愿者,也有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你知道吗?为了一节课,老师们有时需要录播一天。为了上好课,老师们需要放下自己的孩子,舍小家为大家。为了直播效果,老师们绞尽脑汁、辗转反侧……他们同样是特殊战场的抗疫英雄。你生活在爱的包围中,要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你知道,现在疫情还没结束,需要我们同舟共济。重返校园的你,需要更加规范行为,学会保护自己,也学习关爱他人。你知道,“宅”家多有懈怠,但愿意追,总为时不晚。“疫情”教会我们在逆境中前行。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经过挫折的考验,挺过风雨的砥砺,一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返校在即,望你静思反省、惜时奋进。

爱你的妈妈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摄影:孟祥华 老师
校 园 心 语(六)
陌上花开,归矣
初二(6)班  陆奕然家长
“陌上花开,缓缓归矣”,不过数字,却寄思念情至深。古时碍于道阻马乏,而如今则是COVID-19的肆虐,家长们对于孩子回归校园的进程,充满期待又有不少隐忧。不管如何,线上学习终究充满了太多未知。
迫于疫情,孩子线上学习有快两个月了。线上学习开始前,作为家长,我确实有些担心,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孩子的自制力有很高的要求。离开老师监督的孩子们,能认真听讲吗?老师们对着屏幕,能把知识点都详尽地传递给孩子吗?然而,几天线上学习的情况,已然打破了我之前的种种顾虑。
老师们仿佛都是天生的“主播”,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比平常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备课,才能以他们一如既往的亲切话语释放着内心积蓄的热情。再看看屏幕前的孩子,他也已经从开始遇到各种网络问题的焦灼不安,到现在的沉着冷静,完全投入到线上学习模式——记笔记、划重点、课堂连麦、网上提交作业、视频背书……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之后,我也在饭后闲余和孩子谈起他对线上学习的感想,孩子说“网络课堂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他的话令我深思。我仔细聆听他的感受,原来离开了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了上课的“亲密互动”和下课的欢声笑语,孩子的心里始终有一处空落。同时,想到线上教学之外的“守护者”们,那些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辛勤的园丁们,网络课堂的技术人员和其他一切为此不懈努力、不辞辛劳的人,有了他们,孩子们才能在“岁月静好”中继续学习成长,也是他们,让孩子学会感恩,更加珍惜生活。原来,线上除了能继续有效地开展学习之外,还有着更多积极的意义,让孩子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如今,天气慢慢转暖,繁花盛开,病毒的阴霾也渐渐被驱散。孩子们终于等来了好消息——学校要返校复课了。开学在即,最紧要的工作,就是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出门戴口罩,每天要测温,时刻勤洗手,避免去不必要的公共场合等,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在近几周的班会课上、学校的《告家长书》和各类温馨的提醒中,面面俱到,事无巨细,问起孩子,他已然熟记于心。拥有安全防护意识,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我想也应该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这样的重任在肩的感觉。我们是经历过03年非典的,而他,这次的疫情也将毕生难忘,希望在他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依然能牢记此刻的这份责任心,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做到自律、自强。
“陌上花开,缓缓归矣。”复学之日将近,相信在家校同心协力的努力与配合下,我们定能将安全工作做好,营造安心校园,成为孩子们最强有力的后盾。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摄影:吴洁 老师
校 园 心 语(七)
开学第一天
初三(9)班  李越江
春暖花开日,少年返校时。经历了三个月的“超长寒假“,今天,我们告别了宅家时光,从线上学习转入课堂,开启久违的校园生活。
早上我早早出门,马上就要见到老师和同学门了,内心有些小激动。校门口,在执勤老师和保安的指挥下,大家高效而有序地隔开间距排队测温,进入教学大楼。教室门口早已为学生们准备好了免洗洗手液和消毒用品,进教室前,同学们都自觉地清洗双手。开学第一课,校长对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叮咛和嘱托,希望同学们在特殊时期严格按照疫情时期的规章制度管理好自己,并且能调整好心态迎接今后的学习生活。卫生老师进行的防护知识宣讲,示范了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的洗手方法。午餐时间到了,我们换教室用餐,按秩序一人一座,防护人员对教室进行消毒。中考已经进入倒计时,学校和老师们为了我们能安全复学,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体力,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时间,积极做好自我安全防护,高效利用课堂,认真整理笔记,专心记忆知识,查漏补缺,有不懂或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找老师答疑解惑,克服拖拉思想,管理好每一分钟,为自己推开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窗户。
紧张忙碌的一天结束了,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远行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是急速奔跑的毕业之路呢?让我们克服困难,强大自我。少年们,未来可期!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摄影:朱丽叶 老师

校 园 心 语(八)

不负初三时光

                             ——致初三的自己

初三(10)班 黄海欣

初三,仿佛就在一念之间。就像昨日你还在桌前发呆幻想 ,今日你却已习惯于台灯下的奋笔疾书;就像昨日你还在操场上嬉戏打闹,今日你却已能够安静地背记考点。初三的感觉,是总觉得心下恍惚不安,却已领略了它给我的种种教育。

初三,是真正感悟成长的时候。在学业繁忙的理由下,或许你会不经意间,突然发现你和父母之间筑起的墙越来越厚,将彼此的距离隔得越来越远。于是,你曾经那童年的无边无际的天空在高墙下化为两片乌云的剪影,默默无语。温情在一座“我很忙”的高墙下散去,退散了往日余晖下相拥的温暖,但是父母总不忘晚上热好一杯牛奶,临睡前为你开好电热毯,准备好可口的三餐……

初三,是真正拼搏的时候。时不我待,你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象早该抛去,脚踏实地完成每天的任务方为正道。我知道你总是静不下来,尤其是有题目不会做的时候。有气馁、有质疑、有压抑,但这些不会一直困扰你的。只要你用心思考20分钟,就算没做出来,你也没有失去锻炼的机会。面对茫茫题海,你也会后悔自己之前没有抓紧时间,但世上没有后悔药,相比刷新题,巩固之前的薄弱点更重要。此刻,是劳于复习,是累于钻研,是忙于备考,更是乐于还能够及时地查漏补缺。抓住最后的机会,不给自己四年的时光留下遗憾,无论结果如何,都值了!

初三,是你真正学会珍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和温暖的班集体只剩短暂的时光。风雨交加的日子,他们会勉励你要坚强;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会与你一起向上;痛苦迷茫的日子,他们会向你伸出诚挚的手。你一定要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每时每刻:老师在微信上耐心地答疑,在线上教学中一遍遍地叮嘱,同学互相的纠错讨论......

时间不多,就到这里吧。希望你能记住我现在说的话,自觉管理自己,冷静而积极地备考,不负初三时光。相信你一定能取得让自己满意的结果的!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摄影:吕梅 老师
校 园 心 语(九)
铁屋与匕首
高三(3)班  陈彦驰
鲁迅先生所在的旧中国,是一座铁屋。他看见那里用朽烂的老锁链所囚着的安稳,而自由正被藏在四周的远处,那些像干透的血迹一样静默的深黑色里。
这些场景,鲁迅是用带泪的眼睛来看的,并写下来,供很多和他一样黑色的眼睛去带着泪看。数千年的安稳下来,这锁链一天比一天朽烂,也一天比一天阔壮。我们的民族通常炫耀的长历史,终于走到这样充满铁锈和血腥味的绝境,正是因为数千年来,一朝复一朝地贪求安稳。路边尽管有饿殍,只要遮住眼不去看,到年尾时,饥民竟没有死净,就依然是又一个令老爷们爽喜的丰年。
这样的绝境,是不由那时的鲁迅,不呼吁断然的决心的。当时的中国人,是在内外的锁链里烂下去,还是对着带血的自由站起来,这决心是刻不容缓的了。所以“只有这两条路”,就是不再逃避,不再作懦弱的他想。民族长眠还是痛醒,这便是鲁迅在彻见华夏长久的彷徨后,带着血泪的呐喊了。
那呐喊是发自心底而不是喉头的,所以隐藏在平静的叙述下,字字犹如用匕首刻写在那铁屋上,于是捧卷读来,就令我听见那痛切肺腑的刻画的撕拉声。
那就像是指甲从里面抓挠的声音,像是被人捂住嘴的中国妇人,看见自己孩子被夺走的呜咽声,像是被蒙了眼的中国青年的筋肉被洋人的刺刀深深扎进去,白刃在白骨上摩擦出的声音,就像是失神的祥林嫂用单调语句对那样巨大的痛悲的复述,就像是酒馆里的酒客们对绝望的孔乙己的哄笑,就像是路人们对临刑的阿Q的喝彩,就像是黑暗里的人,用白冷的馒头,争相地在血浸透的土地上摩擦的声音。
鲁迅用自己作了匕首,把失去自由的中国人的苦难都刻在铁屋子的壁上,他刻画的声音就都成了呐喊,在灭顶的沉默里。他教人明白这自由是要求牺牲的,这是贪安稳的懦夫所不配得到的自由。
于是无数中国青年就站起来,一次次黄色的海浪一般的冲击,飞溅出碧血,退下去,又涌上来。自由就从陈独秀高举的右臂,从李大钊粗糙的绞索,从闻一多破碎的眼镜,从瞿秋白面对青山的笑容开始一点点显露了。海浪一般的黄色的肌肤和红色的血,就朝他们用黑色的眼所看到的这自由一次次涌去,终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抓住了它,第一次淹没了它。
如今这样不易得的自由就经他们的血肉和魂灵,交在我们手里。我们这些已得自由的人,如果就此忘却先烈们历自己的危险,求民族的自由的故事,只弹冠相庆,喝彩或哄笑,我们就配不上这自由。
我们所在的新的中国,眼前往自由的路更多更宽起来,使我们幸而可以在文明里和枷锁外,来求新的自由。但我们终究需记得那枷锁,所以终不忘记要从自由走向自由,依旧是要上路。
这路上如果是善意与合作,我们自当报以诚挚和奉献。但这路上如果照旧有窥伺和刀斧,我们也绝不在安稳里裹足,因为先烈心里淌过的热血犹在,我们肩头枷锁留下的伤痕仍新,因为每一个中国人,绝不会再忘记那一把孤独的匕首,在铁屋子壁上用尽力气刻画的声音。
第十周  2020年5月4日~~5月8日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9周校园心语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8周校园心语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7周校园心语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6周校园心语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5周校园心语

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4周校园心语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西南模范中学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