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西南模范中学校本研修行动方案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培训进修
西南模范中学校本研修行动方案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20-03-19

遵循教育规律   提高教育成效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校本研修行动方案

 

围绕学校“以德统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积极应对教育转型实践,进一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寻找并遵循知识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与实践智慧,打造教研组学习共同体,总结并推广模范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切实促进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整体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

    一、现状分析

1、学校背景情况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创办于1997年秋,地处上海南站区域。学校创办的前身是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的汇成校区,1997年成为公办转制校――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2007年由徐汇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作为董事单位接管,改制为民办学校。目前,初高中共有52个班级,2400余名学生,200余名教职工。

学校藉校名形成了“模范教育”的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树立模范、学习模范、争做模范、成为模范”,每个师生都有上进要求,都有先进亮点,都有成为模范的憧憬,强调“模范是一个榜样,模范是一种精神”。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在“模范教育”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以德统领,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形成了“陪伴学生主动成长”的教育思想,倡导鼓励为主,要求教师应不断指导学生确定“最近发展区”,陪伴学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在陪伴学生走向模范的同时,教师以自身的模范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令人敬仰的模范。

2、师资队伍状况

目前,我校教师164人(含4位校级领导),平均年龄39.7岁。35岁以下青年教师5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5%,36岁至50岁教师人数为94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6%,51岁至60岁及以下人数为1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9%。

任课教师中高级教师32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0%;中级教师9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9%;初级教师35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1%。高级教师中语数外学科教师17人,占高级教师总人数的53.2%,理化生学科教师8人,占高级教师总人数的25%,其余政史地等学科教师7人,占高级教师总人数的21.8%。

研究生(含学历或学位)3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0.1%。

3、校本研修现状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学校校本研修重点有两方面。一是开展旨在增强人民教师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师德修养及提升学生学做人和做学问内驱力的德育工作交流培训。二是加强课程标准及课程教学方面的研修,并在解决教师怎么教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怎么学才能轻负增效的研究。

从现状来看,校本研修专题化、系列化、案例化是比较明显的特点。学校将校本研修作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每年寒暑假为集中时段进行集训,结合学校的发展、教师的需求确定培训主题,使校本研修专题化。围绕学校的教育价值理念,校本研修的内容形成系列,并延伸至每周的政治学习时间,与每年寒暑假的集中培训互相呼应,形成培训系列。针对一线教师面向家长、学生的工作实际,主要采用交流案例分析的形式,用身边同伴生动具体形象的案例进行交流,引起大家共鸣,对照自身,剖析问题,引起思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

但校本研修系统化,今后如何较为长远地思考和规划3-5年的校本研修工作有待加强;校本研修课程化,做好国家课程标准的校本化的转化与实施的校本研修工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二、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在“模范教育”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转化与实施,即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作为主要目标与任务,通过校本研修,一方面继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另一方面抓住在教学五环节中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立足教研,聚焦教学,研究课标,落实课标,将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课程化校本研修渗透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各个环节,指导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并最终形成基于标准的校本习题集、试卷集、案例集、教案集、策略集等,形成经过统整自编的校本教材,汇集形成本校学科教学手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形成学校浓厚的教育教学研修氛围,形成学校的研修文化,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

2、分阶段目标

(1)启动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2月)。全员动员,讲清任务,明确目标,理顺机制,准备实施。组织研读课标,深入理解课标,为实施阶段做好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2)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8年2月)。将国家课程标准转化为本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研组、备课组研究制定本学科本学段的学科教学手册。聚焦国家课程校本化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逐一聚焦教学五环节中的教学行为,开展教研组、备课组主题式研修活动,形成各教研组、备课组之间互帮互学、相互启发、团聚发展的良好氛围。

(3)反思提炼阶段(2018年3月-2018年7月)。继续开展主题式研修活动,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形成本学科的学科教学手册,形成本学科的习题集、试卷集、案例集、教案集、学案集和策略集等,并结合学校实际,统整形成校本化学科德育教材。随着年段的进阶,在上一年度整理汇编的基础上,继续发现问题及困难,对上述形成的成果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修改,使认识与水平螺旋上升,为今后3-5年的校本研修打下基础。

 

三、研修课程

我们认为校本研修能否扎实有效,有三个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一是要聚焦教师需求点,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二是聚焦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难点,提高研修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聚焦研修过程中出现的亮点,及时肯定并分享,提高教师个体及群体的创造热情,使校本研修充满生机与活力。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必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项目引领、任务驱动。

1、校本研修必修课程

项目一:教育教学理论学习。采取购买专业理论书籍自学、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项目二:编制本学科本年段学科教学手册。根据区学科教学手册编制的指导要求进行编制,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编制内容包括知识体系与课标要求、学期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要求(目标层次)、教学质量检测(例题、习题、测试题)等。

项目三:如何听课、评课。继续结合学校开展的“模范杯”青年教师赛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年级视导听课、备课组互相听课、教研组长推门听课、师徒带教听课等活动,深入进行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评价用语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听、评课能力与水平。

项目四:继续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教学设计为主题,重点围绕新课引入、课堂提问、当堂学情检测、教学实验、例题习题科学使用、复习课教学模式等自主选择进行实践研究。

项目五:学法指导策略研究。以案例研究为载体,继续开展“课前设铺垫、课后筑台阶”、学生互助小组、小白卷、病历卡、难题15分钟等学法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项目六:继续开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践研究。“微笑教学、鼓励为主”,以案例交流、主题班会大奖赛等为主要形式,围绕师爱陪伴学生主动成长、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地开展家庭教育等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做学问,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2、校本研修选修课程

项目七:编写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是德育主渠道,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先行一步,以点带面,带动所有学科共同研究梳理,形成“三个认同”学科德育校本教材。

项目八:编写其他教学配套校本教材。各相关学科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开展如英语自编词汇手册、新能源创新实验室校本教材等编写,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

项目九: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微课程、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资源的使用等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尝试与实践。

以上九个项目,要求每位教师以个人,或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研修。前六个项目为教师必修课程;后三个项目为教师选修课程,在三个项目中自主选择1—2项参加。

3、课程实施安排

(1)启动准备阶段(2015年11月-2016年2月)

项目

内容   

形式

类型

主要负责部门

形成校本研修方案

校本研修方案

制订、讨论、完善

必修

校长室

解读校本研修方案

校本研修方案

讲座、交流

必修

校长室

研读学科课程标准

各学科课程标准

 

听、评课研讨、案例撰写评比、主题式研修展示活动

必修

教导处

(2)全面实施阶段(2016年3月-2018年2月)

项目

内容

形式

类型

主要负责部门

撰写主题式校本研修计划

各教研组主题式校本研修计划

制订、交流、完善

必修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研室

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相关教育教学理论

听报告、购书自学

必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

阶段性成果展示

校本研修阶段进展情况展示

大会交流等

必修

校长室、教导处、教科研室

编制本学科本年段学科教学手册

校本学习目标,

学科学期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学科“三题”

编制、修改完善

必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各教研组

听课、评课

课堂观察技术、课堂评价用语的研究与实践

专题比赛活动

必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各教研组

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引入、课堂提问、当堂学情检测反馈、教学实验开展、例题习题科学使用、复习课教学等自主选择进行实践研究

进行“一学期一主题”、“一主题多课例”的课例研究

必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各教研组

学法指导策略研究

学生学法指导策略的实践研究

案例研究

必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政教处、各教研组、年级组

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践研究

教学生学做人、教学生学做学问

案例交流、主题班会大奖赛

必修

校长室、教科研室、政教处、各年级组

编写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校本教材

编写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校本教材

部分学科先行一步

选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政教处、各教研组

编写其他教学配套校本教材。

各相关学科结合本学科教学特点编写校本教材

相关学科特色教材编写汇总、修改完善

选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各教研组

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技术、新资源在教学中的实践

专题展示交流

选修

教导处、教科研室、各教研组

(3)反思提炼阶段(2018年3月-2018年7月)

在前两个阶段有序推进的基础上,反思提炼阶段重在总结、梳理、反思、完善,为后3-5年的校本研修打基础。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科研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骨干的校本研修团队成员。形成研修网络,教导主任为具体责任人,其他中层干部为分管责任人,各教研组、备课组为实施单位,每位教师为实际参与者。

2、制度保障

(1)校本研修课时制度。每学期每周全校性的研修活动不少于1次,教研组(年级组)的团队研修活动每两周不少于1次,教师个人研修每学期不少于40学时(每周2学时以上)。

(2)校本研修督查制度。结合年级教学视导工作、学期末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定期检查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的研修落实情况,并记录备案。

(3)校本研修评价制度。结合学期末示范/合格教研组自评与互评工作,建立校本研修评价体系(教师自评、组内互评、教导处导评、学校审评),学期、学年末开展“学习型教师”评比表彰活动。评价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评挂钩。

3、专业保障

(1)组建校本研修指导组。排摸本校教师参与区学科教学手册基本情况,以区学科带头人、区中青年骨干教师、部分高级教师、部分教研组长为核心组建校本研修指导组,在校本研修中先想一步,先行一步,发挥引领作用。

(2)外聘专家对本校研修工作给予必要的专业指导。

4、经费保障

对购买教师学习用书,以及校本研修的指导、督查、评估、“学习型教师”表彰等,学校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

   2015年11月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