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首页 | 学校概况 | 学科教学 | 师资队伍 | 教育科研 | 招生入学 | 学生天地 | 西南模范风采 | 基层党务 | 工会园地 | 文明校园创建 | 科技之窗 | 党员入口
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22周校园心语 - 内容 - 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心语
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22周校园心语

作者/来源:校园心语编辑部    发布时间:2018-01-22

校 园 心 语(一)

让安静成为力量

预初(4)班   厉嘉琪

小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教导我们:“让安静成为力量。”起初,我们都觉得很诧异:安静怎么能变成力量?时间久了,我们渐渐懂得了:安静的目的是心静,“静”使人头脑清醒,聪慧沉着。只有心静才能有利于我们专注地学习、做事、思考。“静”在细心体会,“静”在集中精力,“静”在提高效率。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活泼好动是青少年的特质,安静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正因为我们处在活泼好动的少年时期,更需要思考“动”与“静”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好“动”与“静”之间的关系。在操场上、舞台上、比赛中、活动时,要动如脱兔;在公共场合,则要静若处子;在课堂上,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发言要安静,而跟随老师的讲课节奏则要积极动脑……可见,一“动”一“静”的学问是很大的呢!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告诫我们“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成功必要心静,要心静必先平静,要平静必要先安静。只有安静下来,不被杂念所左右,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闲能生静,静能生慧”。在公共场合,安静是对他人的尊重;学习时,安静能让我们头脑清醒,提高效率。让我们“让安静成为力量”共勉,愿大家“以静养心”,换得收获与成长。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二)

《光阴——中国人的节气》读后感

预初(6)班   郭欣怡

最近,我读了《光阴——中国人的节气》一书,颇有收获。我觉得中国古人太伟大了,他们把生活中的经验记载为“二十四节气”,留给了子孙后代。

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智慧的古人总结出了每个节气要做的事,而且这些事不可提前做,也不可推后做。譬如说“芒种”,它是一年最忙之时,人们要赶着收麦子,收完后,必须立即把麦地耕了,放了水,淹成水田,之后便要插秧了。如果不及时插秧,到了秋天可就没有好收成了。所以因时因地完成应该完成的事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农业生产,学习生活亦如是,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勤学习。记得一次假期里,本应先完成作业的时候,我却一直在看小说。结果呢,只能在出游时把作业带上。后来,玩也没玩好,作业也没完成,又把沉甸甸的作业背回来了。早知道这样,就应该抓紧把作业完成。现在想来,古人的教导很有道理,太敬佩古人的智慧了!

古人给节气起名字也很讲究。譬如,有“小满”,却没有“大满”。因为“小满”是丰收的日子,古人不贪心,所以就没有大满。这让我联想到书中所说的一个土地庙只有半米多高,因为当时土地公要用射箭来决定庙的高度,所以他贪心地拉足了弦,可弦断了,所以土地庙很矮。这让我回想起,前几天我和父母去MoMo牧场吃自助火锅。因为是自助餐,我就多吃了几盘牛肉,结果吃撑了,晚上胃疼得难受。吃完了,我就后悔了,其实吃个七分饱就可以了,万事都不能太满,人不能太贪心。《尚书》有云:“满招损,谦受益。”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

看完这本书,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要把它推荐给我所有的朋友。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古代中国人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也是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其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哲学观。而如今很多人都不了解二十四节气,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民族留存的宝贵财富传承下去。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三)

孩子,我想对你说

预初(6)班   侯彦博家长

半学期的初中生活在跌跌撞撞中结束。为了提高你的学习成绩我逼迫你使劲地学,结果是你更加的厌烦和抗拒;我也曾带着理想的放松心态撒手不管,效果亦不尽人意。迷茫和不知所措一直伴随着你,也紧跟着我。我常常在思考: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让你获得快乐又不感到痛苦呢?想了好久好久,我想如果你做到以下几点是不是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呢?

首先,要学会控制情绪。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学着冷处理。“哈哈,又设了一个坑,难不倒我,我轻轻一跳就过关了”,试着用这样乐观的心态去接受。心态放松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次,拒绝浮躁,因为浮躁是人生的大敌。面对困难时要不急不躁,不慌不忙,井然有序。直面难题时要不愠不怒,不惊不惧,不爆不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心态平静,从容面对。

第三,网上流行一句话:“战胜自己的人,才配得到上天的奖赏。”当你碰到难解的题时一定不要害羞,要多问同学,请教老师,记住不会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多问、善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才是学习的精髓所在。所谓学问:“就是边学边问,不会就问”。当你勤奋时需要鼓足勇气战胜懒惰;当你需要勇气时,需要先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成功者绝不放弃,放弃者不会成功。狠下心坚持住,有什么事不能做成呢?

生命的奖赏从来不在起点。初中生活才刚刚开始起步,尽管我们的第一步迈得不是非常完美,但希望你不要气馁,调整好步伐重新开始。你的理想不是想成为一名军事家吗?爱默生曾说:“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他让路。加油吧!少年!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搏的自己。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四)

家校互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初一家长会有感

初一(4)班   迟乐云家长

17日,参加了初一年级家长会,这次家长会非常务实,老师们说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孩子们的在校情况,统一育人思想,寻求家校合作,帮助孩子们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家长的我们获益良多。

其实,孩子从小到大我们开过很多家长会,自己也曾经是那个忐忑不安地等着开完家长会的父母回家的孩子。所以,作为非学霸的自己,和非学霸孩子的家长,对家长会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可是,进入西南模后的家校沟通都让我们感到诚恳,温暖与务实。这次家长会也不例外。

老师首先总结了这个班孩子的特点,纯朴单纯,但贪玩,学习习惯不够好,学习劲头不足。我们孩子也不例外。但是老师并没有一味批评,而是告诉我们如何从点滴开始,从细节着手,听课、作业、订正,每个学习环节均强调规则意识,强调在学习中培养责任感、自信心,踏实勤勉等优秀的品质。老师们并不单纯强调学习成绩,而是引导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人格养成。作为家长,我们非常赞成学校和老师的观点,因为我们的孩子总是要独立成长,独立面对未来的,他认真生活的能力,体验幸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一点是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目标。

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孩子对社会,对集体,对家庭的责任感。这一点也是我们特别赞赏的。现在的孩子大多生活条件好,媒体上常常宣扬着一夜成名的神话,我们一直担心孩子不懂得生活的艰辛,不懂得脚踏实地生活。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学期班上的另一位同学和孩子一起承担了劳动委员的工作,孩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劳动,如何完成对集体的承诺。和同学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做好“三关”,这些看起来不大的事情,让她成长了许多,体会到很多。前两天,她看到语文老师把所有同学古诗默写的情况做了一张表格,细致到把同学的每个错别字都列了出来,感慨地说,老师太辛苦了。当她说完这句话,我很欣慰的是,她心里有别人,她能看到老师的辛苦付出,这是非常重要的成长。

关于西南模这些年教学的成果有许多说法,在我看来,一个学校成绩和口碑的提高必然体现于学校整体教书育人观念和管理水平,而家长会就是一个小小的呈现。我想说,孩子在这里学习我们很骄傲,作为家长,我们也一定会配合学校,教育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五)

                    我的寒假计划

                     初一(9)班   石卜葳蕤

东流逝水,叶落纷飞,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流逝了。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又偷偷远离,我又要向新的一年迈去。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刚刚结束了期末考试,即将迎来令人愉快的寒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整日玩耍,而对学习松懈了下来。因为知识具有连贯性,并层层递进,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学期的学习,这个寒假我需要好好利用起来!

首先,要认真完成寒假作业。古人说“温故而知新”,假期作业便是起到了“温故”的作用,通过对已学知识的练习,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争取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透彻。

其次,要加强并坚持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渐渐感觉到作文的难度在加深,而我却没有信手拈来的本领,这样在考试时,写作部分就成了问题,占时较多还总拿不到高分。妈妈说是我“肚子里的料”太少了,书读得不够多。放假前妈妈已为我更新了书架上的书册,我准备每天要花些时间在阅读上,相信慢慢地积累会令我减少“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最后,要积极学做家务。过完年就又长大一岁了,除了学习之外,自理能力也得跟上。平时上学功课忙,很多事情爸妈都代劳了,我要利用这个假期,学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主动帮爸妈分担一些家务。

以上便是我的假期计划,希望我在新的一年,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能有更大的突破!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六)

就这样,埋下了一颗种子

初三(7)班   韦嘉弘

风吹起了渺小的种子,吹过了宜于生长的田野,拂过了茂密的花丛,在陡峭的崖缝处悄然落下,无声无息。

自小时候起,外公与爸爸便喜欢捧着两本厚厚的册子交头接耳。他们用镊子夹起那些方块状的纸片塞进塑料套里,再小心翼翼地夹进那册子里如获珍宝。

我好奇地凑了过去,正瞧见册里载的满满的都是小纸片。图案各不相同,自有绚丽与素雅,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翻看着,外公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些都是邮票,它们承载了人与人之间通信往来的故事”。没料到小小的纸片有着这么大的价值。我顿时抱紧了邮册:“外公,那这本送给我研究研究好了。”外公与父亲一下子笑了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你呀,要学会自己收藏。”贫瘠的土壤里迎来了第一抹深藏的新绿。

我从外公的典藏里要到了几张“水浒传”的邮票。小小的邮票上却精致地绘出了一个个传神的人物。“梁山泊戴宗传假信”这张邮票上可见戴宗急欲前去救宋江性命的焦急,军师恍然想起自己出差错的懊悔都刻画得入目三分。我拿出《水浒传》一书饶有兴致地研究起来。费了多个午后光景,我才搞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我把原本错误的邮票组序调正,轻轻抚过外层的塑料套,好似直直触及《水浒传》中当时的情。我沉浸在文学的余韵中,久久不散。幼苗破土而出,享受着春雨的滋润生机勃勃。

随着年轮圈圈增长,我的邮册也愈发厚了。正如外公说的,邮票里蕴藏着知识。邮票代表着自己的喜好。古诗词类的占据着邮册一方土地。朴素的唐诗三百首亦或是诗词总集。考古类的也深邃屹立于繁花之中。新石器,战国的乐舞盒,清的朱漆……集邮册包揽了古今中外的知识。不觉中,那颗幼苗而今已枝繁叶茂。

方寸天地间,纵横数千年。人文通古今,三山五岳秀。小小的邮册承载着我的钟爱,兴趣连通着文化,在延续。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七)

灯 下

高一(1)班   龙思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台的灯光下演员们淋漓尽致地演绎着;下班后的办公桌前,灯光下加班的人无处不在;夜间厨房里点亮着的微黄色灯光,是父母在为勤勉学习的孩子准备夜宵……灯下,是温暖的;灯下,是辛苦的;灯下,更令人感慨。

学习是每一个学生的“本职”,虽然会很辛苦,但是有陪伴我们的家长,是这样温暖的事情。早上为我们准备早饭,然后送我们上学,放学来接我们回家后忙着做晚饭。

进了高中我几乎每晚做作业到夜深,爸爸担心我的身体,生怕营养跟不上,每晚都会陪伴我,并为我精心准备夜宵。

每晚当我看到周围房屋的灯光都已熄灭,我们家还有一个房间发出令人感动的灯光,爸爸每晚在厨房里都会为我准备精致的夜宵。

一次,在微弱的灯光下,我静静地看了一次,爸爸给我做豚骨拉面。他从冰箱中拿出猪大骨、味增、拉面、昆布和溏心蛋,先开锅煮猪大骨,等煮熟后放入味增熬成豚骨汤,在暗黄的灯下看清了爸爸脸上为我操劳的疲惫和一丝丝的白发。熟练的手法中饱含了他对我满满的爱意。为了不让我晚上饿,爸爸一有空就会去学做饭。每晚只有我睡了,他才会睡。他在灯下一直等我,让我明白他一直都在陪伴我。经过半小时的小火熬煮,豚骨汤香气扑鼻,接着爸爸把手工做的鸡蛋面条放入其中,最后用溏心蛋和昆布做装饰,一碗暖心的面条出锅了,夜晚的寒意顿时消散的无踪影。

在餐桌上爸爸看着我吃面,灯下我更是看到了爸爸照顾我的辛苦和爸爸头上的银丝,从没如此清晰,一根一根印在我心底。泪珠在我眼中打转,内心的感动早已控制不住了。

灯下,一碗滚烫的面条,温暖着我的心,散去了寒冷的夜气,心中的感恩和无限的感激在不断蔓延……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 园 心 语(八)

一位艺术生家长的感言

高三(2)班   吴嘉依家长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在陪读。

我只是和以往任何时候一样,陪伴她,和她一起,在生活里成长。即便是在高考这个众人皆以为特殊和重要的阶段,于我,也只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努力练习如何照顾和陪伴好我的孩子。

结果很重要,结果也不很重要。比结果更重要的是我们陪着她一起度过日子,我们一起面对困境,一起经历悲欢,我们共同成长。

高二的时候,我们决定往艺术生方向努力。

慢慢地,方向越来越清晰,情况越来越清楚:向往的专业,心仪的院校,想从事的行业和职业,这个行业当下的状况,未来的政策空间和发展趋势,自身的水平、优势、劣势和差距,等等。

这个决定,意味着一切从零开始,意味着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好多的考试,好多的补习,好多的开销,好多的压力,件件桩桩都是挑战和未知。挑战不怕,未知不怕,竞争不怕,压力不怕,那都是生活的调味品和成长的必需品,好在,一切始发于孩子的兴趣,是她无怨无悔的选择。

幸好,幸好。我总和嘉依说:“真的好羡慕你,在那么年轻的时候,便晓得自己想要的。那么清晰,那么坚定,那么兴致盎然。”我还对嘉依说:“让我们一方面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会吃苦,好多‘第一次’。另一方面,让我们好好享受这段难得的艺术生时光吧!”

到目前为止,高考结果尚不得而知。我却已经看到好多好多的欣喜,看到好多好多的生长。这些是我最看重的,最珍贵的。

其一,孩子一直在练习平衡自己的生活,不失身心健康之根本,不失整体向上之态势。这段时间,她越来越注意饮食起居。懂营养,知冷暖,规律生活,劳逸结合。她自发地想要做好这些根基性事务,在我看来实在是大智慧。从过往的经历里,我们学到:一个人,保有好的状态,才能做好事情。

其二,孩子一直在练习独立自主,精神层面和操作层面的。自己的人生,靠自己打理。她一个人和各种老师打交道,安顿好校内学习和校外补习,尝试按优先主次排进度。她学到了有些事情、有些时候,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我们不着急做决定、下结论。她收获了来自专业老师的评点和激励,这比我们的夸赞和肯定更有力。她因此积攒了好多新的自我认识和信心。她品尝了痛哭、沮丧、坐卧不安、颓势、弃离心的苦涩滋味,知道了什么是拥有硬实力、什么是“打有准备的仗”,仅靠天资、天赋无法长久心安稳妥。

其三,我们也因此得以练习“在一起”。困境,唯有困境,激发我们的坚强、果断和团结。我们练习到“无论发生什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支持你,并和你一起承担所有可能发生的好或不好。”家长和孩子,彼此之间,因此体会到什么是家和家人,什么是真正的爱和陪伴。

第二十二周  2018122~~125


校址:上海市徐汇区百色路汇成一村67号
邮编:200237 电话:64239210(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