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家庭“精神污染”
这是指家庭存在着消极、低级、不健康的生活情调和文化氛围,而这些情况往往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是直接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极的政治态度。一些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谈论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不正之风、分配不公、道德沦丧、贪污腐化等社会阴暗面,发牢骚、讲怪话、怨气连天;有的父母甚至还把反映社会阴暗面的“顺口溜”说给孩子听;向孩子宣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消极人生观。长期耳濡目染,孩子就会缺少社会责任感和远大志向,看问题偏激、情绪不稳定,自私自利、任性蛮横,这样的孩子将来很难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享乐的生活方式。有的家庭有相当的优越条件,生活富裕,但他们缺少一种艰苦朴素,奋发进取的精神,只满足于小市民的安乐生活,不求上进,无所作为,经常沉湎于吃喝玩乐中。这种环境可能造成孩子目光短浅,不求上进,养尊处优,玩世不恭。
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家庭主要成员不能和睦相处,经常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这种状况不仅给家庭生活罩上了阴影,而且给孩子带来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造成孩子性格孤僻、自卑感强,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差,并有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流浪街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打骂的教育方法。孩子经常处在被打骂责难的环境中,是对孩子幼小心灵和肉体的一种摧残,会使孩子意志脆弱、胆小怕事、精神恍惚、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容易使孩子患精神忧郁症和精神封闭症。
缺乏修养的讲话方式。有些父母由于缺乏文化修养,平时脏话、粗话不离口,甚至当着孩子的面讲低级趣味的话,长期如此会使孩子从小讲话就没有礼貌,不讲理,粗鲁蛮横,使人讨厌,不易被社会所接受和容纳。
家庭心理氛围对子女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子女的认知。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中,子女的学习不受干扰,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父母的经常关心、启发和各种形式的激励,会使子女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父母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所形成的勤奋好学的家庭心理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子女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影响子女的情感。子女的情感是脆弱而多变的,家长的爱护和关怀显得十分必要。在子女不安时表示安慰;在子女进步时表示激励;在子女委屈时表示理解。父母所创造的充满爱的氛围,会使子女身心放松,心情舒畅。日长天久,子女会以同样的爱心回报父母,情感世界不断得到丰富。
影响子女的品质。由于子女小,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服从家长的权威,以家长的判断为自己的判断。家长是否以身作则,对形成子女的品德具有更直观的心理意义。
影响子女的健康。长期生活在良好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子女,心情愉快,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喜欢交际。他们生活休息有序,加之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质会不断增强。相反,长期生活在不良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子女往往会过度焦虑,心情压抑,甚至会存在心理障碍,由此会造成子女饮食不足,思维不灵活,身体各部的机能不能发挥最佳水平,从而影响身体发育。